“平生退之南山句”出自宋代赵蕃的《芙蓉道间二首》,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píng shēng tuì zhī nán shān jù,诗句平仄:平平仄平平平仄。
“平生退之南山句”全诗:芙蓉山上芙蓉尖,向人咫尺分毫纖。
或如冠剑或鸟兽,令我左右烦窥觇。
平生退之南山句,为渠持骋笔力严。
那知刻画果办此,造物至是无留殓殲。
芙蓉道间二首
芙蓉山上芙蓉尖,
向人咫尺分毫纤。
或如冠剑或鸟兽,
令我左右烦窥觇。
平生退之南山句,
为渠持骋笔力严。
那知刻画果办此,
造物至是无留殓殲。
【中文译文】
芙蓉山上的芙蓉峰,
离人近得如同分毫纤。
或像冠冕的剑,或像飞翔的鸟兽,
让我左右为之心烦意乱。
平生将这峰峦退为南山句,
为了他而挥毫笔力严谨。
谁曾知道描绘终成这般,
造物主无处容留与消亡。
【诗意与赏析】
这首诗词是宋代赵蕃创作的,通过描绘芙蓉山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和思考。首先,诗人以芙蓉山上的芙蓉峰为主题,将其比喻为冠冕的剑或飞翔的鸟兽,以形容其雄伟壮丽之态。这样的形象描绘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山峰的威严和美丽,同时也暗示了自然界的无穷魅力。
诗中的"咫尺分毫纤"表达了芙蓉山离人近得几乎可以触摸到,但却又有着微小而精细的差别。这种细微的差别让诗人感到左右为难,烦窥觇。这种矛盾的心理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微妙关系,人类对自然景观的渴望和敬畏之情。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将自己平生将芙蓉山退为南山句,意味着他一直以来都将这种自然美景作为自己创作诗句的对象。他坚持用笔力严谨的方式描绘芙蓉山,但却不知道自己的画笔能够达到如此的效果,使得描绘的山峰栩栩如生,仿佛能够活动起来。这表现了诗人对艺术创作的自信和对自然美的追求。
最后两句"造物至是无留殓殲"表达了造物主的伟大和无尽的创造力,即使是最精湛的艺术描绘也无法完全捕捉和表达自然界的真实。这种无法言尽的美和奥秘使得自然景观更加珍贵和令人敬畏。
整首诗词通过对芙蓉山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敬畏和赞美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微妙关系,以及艺术创作的边界。这种充满思考和感悟的诗意,使得诗词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观赏性。
fú róng dào jiān èr shǒu
芙蓉道间二首
fú róng shān shàng fú róng jiān, xiàng rén zhǐ chǐ fēn háo xiān.
芙蓉山上芙蓉尖,向人咫尺分毫纖。
huò rú guān jiàn huò niǎo shòu, lìng wǒ zuǒ yòu fán kuī chān.
或如冠剑或鸟兽,令我左右烦窥觇。
píng shēng tuì zhī nán shān jù, wèi qú chí chěng bǐ lì yán.
平生退之南山句,为渠持骋笔力严。
nǎ zhī kè huà guǒ bàn cǐ, zào wù zhì shì wú liú liàn jiān.
那知刻画果办此,造物至是无留殓殲。
拼音:píng shēng tuì zhī nán shān jù
平仄:平平仄平平平仄
韵脚:(仄韵) 去声七遇
赵蕃(1143年~1229年),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
赵蕃(诗人,学者)(一一四三~一二一九),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南渡后侨居信州玉山(今属江西)。生于宋高宗绍兴十三年,卒于理宗绍定二年,年八十七岁。早岁从刘清之学,以曾祖旸致仕恩补州文学,调浮梁尉、连江主簿,皆不赴。为太和主簿,调辰州司理参军,因与知州争狱罢。时清之知衡州,求为监安仁赡军酒库以卒业,至衡而清之罢,遂从之归。后奉祠家居三十三年。年五十犹问学于朱熹。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同年卒,年八十七。谥文节。蕃诗宗黄庭坚,与韩淲(涧泉)有二泉先生之称。著作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水乐大典》辑为《乾道稿》二卷、《淳熙稿》二十卷、《章泉稿》五卷(其中诗四卷)。事见《漫塘文集》卷三二,《章泉赵先生墓表》,《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赵蕃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参校清武英殿聚珍版(简称殿本)、《水永大典》残本等。新辑集外诗编为第二十七卷。
赵蕃是南宋中期著名诗人,他和当时居住在上饶的韩淲 (号涧泉),是很要好的朋友,二人齐名,号称“上饶二泉”,同为江西诗派的殿军人物。当时著名学者、弋阳人谢枋得曾提到,江西诗派传至“二泉”,隆昌极致,但此二人死后,江西诗派的气脉也因此而断绝,风华不再。
靖康之变后,居信州玉山(今属江西)。师从刘清之,曾为太和主簿。后居家三十三年,问学于朱熹,能诗,宗黄庭坚,与韩淲合称二泉先生。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宋史》卷四四五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