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说天心正渴贤”出自宋代赵蕃的《送潘湖南二首》,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wén shuō tiān xīn zhèng kě xián,诗句平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闻说天心正渴贤”全诗:湖海频年历四迁,治声往往遂无前。
长沙夜席喜今召,右史素风追昔传。
要识平治端有道,不知论奏孰为先。
岂惟人士想风采,闻说天心正渴贤。
《送潘湖南二首》是宋代赵蕃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送行的方式,表达了对潘湖南的赞美和祝福。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湖海频年历四迁,
治声往往遂无前。
长沙夜席喜今召,
右史素风追昔传。
要识平治端有道,
不知论奏孰为先。
岂惟人士想风采,
闻说天心正渴贤。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潘湖南长期以来在政治上的多次调动和迁移,但他一直以来的治理声誉都是无人能及的。现在他受到了长沙的召唤,在夜晚的宴席上大家都对他的到来感到高兴,称赞他的素质和才能。诗人表达了对潘湖南政绩的赞许和对他未来事业的祝福。他希望潘湖南能够认清政治的本质,知道如何处理平治之道,并不知道在论奏之中应该如何选择先后。诗人认为真正的风采不仅仅体现在个人的才华上,而且传说中天心渴望的是贤能之士。
赏析:
这首诗词运用了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通过描述潘湖南的政治经历和声望,展现了他的才能和受到的赞誉。诗人对潘湖南的评价充满了敬意和赞美,表达了对他未来发展的期望。诗词中的"治声"一词,指的是潘湖南在政治上的声望和声誉,"素风"则是指他的品德和才能。通过这些词语的运用,诗人展现了对潘湖南的肯定和赞赏之情。整首诗词意境清新高远,表达了作者对才德兼备的人士的向往和景仰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政治清明和贤能之士的期望和祝福。
sòng pān hú nán èr shǒu
送潘湖南二首
hú hǎi pín nián lì sì qiān, zhì shēng wǎng wǎng suì wú qián.
湖海频年历四迁,治声往往遂无前。
cháng shā yè xí xǐ jīn zhào, yòu shǐ sù fēng zhuī xī chuán.
长沙夜席喜今召,右史素风追昔传。
yào shí píng zhì duān yǒu dào, bù zhī lùn zòu shú wèi xiān.
要识平治端有道,不知论奏孰为先。
qǐ wéi rén shì xiǎng fēng cǎi, wén shuō tiān xīn zhèng kě xián.
岂惟人士想风采,闻说天心正渴贤。
拼音:wén shuō tiān xīn zhèng kě xián
平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韵脚:(平韵) 下平一先
赵蕃(1143年~1229年),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
赵蕃(诗人,学者)(一一四三~一二一九),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南渡后侨居信州玉山(今属江西)。生于宋高宗绍兴十三年,卒于理宗绍定二年,年八十七岁。早岁从刘清之学,以曾祖旸致仕恩补州文学,调浮梁尉、连江主簿,皆不赴。为太和主簿,调辰州司理参军,因与知州争狱罢。时清之知衡州,求为监安仁赡军酒库以卒业,至衡而清之罢,遂从之归。后奉祠家居三十三年。年五十犹问学于朱熹。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同年卒,年八十七。谥文节。蕃诗宗黄庭坚,与韩淲(涧泉)有二泉先生之称。著作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水乐大典》辑为《乾道稿》二卷、《淳熙稿》二十卷、《章泉稿》五卷(其中诗四卷)。事见《漫塘文集》卷三二,《章泉赵先生墓表》,《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赵蕃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参校清武英殿聚珍版(简称殿本)、《水永大典》残本等。新辑集外诗编为第二十七卷。
赵蕃是南宋中期著名诗人,他和当时居住在上饶的韩淲 (号涧泉),是很要好的朋友,二人齐名,号称“上饶二泉”,同为江西诗派的殿军人物。当时著名学者、弋阳人谢枋得曾提到,江西诗派传至“二泉”,隆昌极致,但此二人死后,江西诗派的气脉也因此而断绝,风华不再。
靖康之变后,居信州玉山(今属江西)。师从刘清之,曾为太和主簿。后居家三十三年,问学于朱熹,能诗,宗黄庭坚,与韩淲合称二泉先生。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宋史》卷四四五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