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风涛连建业”出自唐代齐己的《秋夕言怀寄所知》,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chuāng wài fēng tāo lián jiàn yè,诗句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
“窗外风涛连建业”全诗:休问蒙庄材不材,孤灯影共傍寒灰。
忘筌话道心甘死,候体论诗口懒开。
窗外风涛连建业,梦中云水忆天台。
相疏却是相知分,谁讶经年一度来。
秋夕言怀寄所知
休问蒙庄材不材,孤灯影共傍寒灰。
忘筌话道心甘死,候体论诗口懒开。
窗外风涛连建业,梦中云水忆天台。
相疏却是相知分,谁讶经年一度来。
诗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齐己写的,表达了他在秋夜思念朋友的心情。诗中通过描述自己孤灯影映在寒灰旁,表示自己的孤独和冷落,但他并不执念于此,而是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之情。他说忘记了筌(一种捕鱼的器具),意味着他愿意为友情甘愿舍弃生命。他谈到候(指候载之)体,候载之是他的朋友,他说不愿意为诗歌论述开口,可能是因为他不想多说,只是默默地想念朋友。
他通过窗外的风涛连绵,回忆起过去的建业城,这里象征着曾经与朋友共同度过的美好时光。他在梦中回忆起过去的云水天台,这可能是他与朋友曾经经历过的地方,对他们而言有着特殊的意义。
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相互疏远却又真正相知的矛盾感受。他问谁会惊讶经过了这么多年,一次又一次地来和他见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秋夜里诗人孤独的心情,以及对朋友的思念之情。通过描述孤独的灯影,以及回忆过去的风景和经历,表达了他与朋友之间的情感纽带和亲密关系。最后两句表达了与朋友相互疏远却又真心相知的矛盾感受,展示了人与人之间复杂的情感关系。整首诗抒发了一种寂寞与思念交融的南柯一梦之感,文字简练而意蕴深远,给人以深思与共鸣。
qiū xī yán huái jì suǒ zhī
秋夕言怀寄所知
xiū wèn méng zhuāng cái bù cái, gū dēng yǐng gòng bàng hán huī.
休问蒙庄材不材,孤灯影共傍寒灰。
wàng quán huà dào xīn gān sǐ,
忘筌话道心甘死,
hòu tǐ lùn shī kǒu lǎn kāi.
候体论诗口懒开。
chuāng wài fēng tāo lián jiàn yè, mèng zhōng yún shuǐ yì tiān tāi.
窗外风涛连建业,梦中云水忆天台。
xiāng shū què shì xiāng zhī fēn, shuí yà jīng nián yí dù lái.
相疏却是相知分,谁讶经年一度来。
拼音:chuāng wài fēng tāo lián jiàn yè
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
韵脚:(仄韵) 入声十七洽
齐己(863年—937年)出家前俗名胡德生,晚年自号衡岳沙门,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人,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齐己(约860~约937)唐诗僧,本姓胡,名得生,潭州益阳(今属湖南宁乡)人。齐己的一生经历了唐朝和五代中的三个朝代。
864年,齐己出生于湖南长沙宁乡大沩山同庆寺的一个佃户家庭,家境贫寒。6岁多就和其他佃户家庭的孩子一起为寺庙放牛,一边放牛时一边学习、作诗,常常用竹枝在牛背上写诗,而且诗句语出天然,同庆寺的和尚们为寺庙声誉,便劝说齐己出家为僧,拜荆南宗教领袖仰山大师慧寂为师傅。
齐己出家后,更加热爱写诗。成年后,齐己出外游学,云游期间曾自号“衡岳沙弥”。登岳阳,望洞庭,又过长安,遍览终南山、华山等风景名胜,还到过江西等地。这段游学生活丰富了他的写作素材。且他的不少名作佳作是在外游历时写的。
齐己云游天下的时候,曾拿他的诗作《早梅》向诗人郑谷请教。诗句是:“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明年犹应律,先发映春台”。郑谷阅读后,笑着说:“数枝”非早,不如“一枝”更佳。齐己听后,对郑谷肃然起敬,顶地膜拜。此后,人们便称郑谷为齐己的“一字之师”。
齐己游历天下回到长沙时,他的名声已经显赫天下,湖南节帅幕府中的诗人徐东野曾评价他说:“我辈所作,皆拘于一途,非所谓通方之士。若齐己,才高思远,无所不通,殆难及矣”。
921年,齐己在去四川途中路过荆州,被荆州节帅高季兴挽留,安置在龙兴寺,并任命为僧正。齐己在荆州,虽然月俸丰厚,但是他并不喜好钱财,于是写作了《渚宫莫问篇》十五章,以表明他的高洁志向。齐己在荆州期间写了许多诗,76岁的齐己圆寂于江陵。死后以《白莲集》传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