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句

“不放春心落别枝”的全诗出处及翻译赏析


“不放春心落别枝”出自宋代李弥逊的《病中初见梅花驰送季申枢密并以二绝》,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bù fàng chūn xīn luò bié zhī,诗句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

“不放春心落别枝”全诗

《病中初见梅花驰送季申枢密并以二绝》

不放春心落别枝

病眼逢药不忍窥,飞奴走送已嫌迟。
定知着意怜纤瘦,不放春心落别枝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李弥逊创作的《病中初见梅花驰送季申枢密并以二绝》。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病眼逢药不忍窥,
飞奴走送已嫌迟。
定知着意怜纤瘦,
不放春心落别枝。

诗词的中文译文:
生病的眼睛遇见了药物,却不忍心去打开看。
飞快的仆人送来的时候,已经觉得有点晚了。
我明白你关切地注视着我,因为我病弱而消瘦,
然而,我不愿意让春天的心情在别的枝条上落脚。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写作者病中初次见到梅花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珍惜和对爱的期待。诗中的“病眼”暗示了作者的身体状况不佳,眼睛不舒服,但作者却不愿意去看药物,这可能暗示着作者对生死的思考和对疾病的无奈。

诗词中的“飞奴走送已嫌迟”描写了快速送来的仆人,但却觉得时间已经来得有些晚了,这暗示了作者对时间的珍惜和对生命的急迫感。在这种情况下,作者仍然能够感受到他人的关切和关注,这体现了人情之丰厚和友情之深厚。

诗的最后两句“定知着意怜纤瘦,不放春心落别枝”,表达了作者对梅花的喜爱和对爱情的向往。作者虽然身体瘦弱,但他希望人们能够怜惜他,理解他内心的渴望。他不愿意让自己的心灵在别的事物上停留,而是期待与春天和爱情相遇。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在病中对生命的思考、对关爱的渴望以及对美好的追求。通过描绘病中见到梅花的场景,诗人传达了对生命的热爱和对希望的追求。整首诗情感真挚,表达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给人以启迪和思考。

“不放春心落别枝”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bìng zhōng chū jiàn méi huā chí sòng jì shēn shū mì bìng yǐ èr jué
病中初见梅花驰送季申枢密并以二绝

bìng yǎn féng yào bù rěn kuī, fēi nú zǒu sòng yǐ xián chí.
病眼逢药不忍窥,飞奴走送已嫌迟。
dìng zhī zhuó yì lián xiān shòu, bù fàng chūn xīn luò bié zhī.
定知着意怜纤瘦,不放春心落别枝。

“不放春心落别枝”平仄韵脚


拼音:bù fàng chūn xīn luò bié zhī
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上平四支

作者简介


李弥逊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作者介绍


李弥逊的著述名录

  李弥逊和李纲是好朋友,政治主张相同,诗歌酬答也很多。钱钟书认为他的诗不受苏轼和黄庭坚的影响,命意造句都新鲜轻巧,在当时可算独来独往。著有《筠溪集》二十四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又《甘露集》(《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二八),已佚。《宋史》卷三八二有传。

李弥逊的生平

  李弥逊,约生于宋神宗元丰中,卒于高宗绍兴二十三年,年约七十二岁左右。徽宗大观三年(1109)进士,调单州司户。政和四年(1114)除国朝会要所检阅文字。八年,擢起居郎,因上封事剀切,贬知卢山县。宣和七年(1125),知冀州。钦宗靖康元年(1126),召为卫尉少卿,出知瑞州。高宗建炎元年(1127),除淮南路转运副使。绍兴二年(1132),知饶州。五年,知吉州。七年,迁起居郎,试中书舍人。八年,试户部侍郎。九年,因反对议和忤秦桧,出知漳州。十年奉祠,归隐福建连江西山。二十三年卒。

网友评论



Copyright © 2024 www.suishouch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随手查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沪ICP备20230276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