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他为谁”出自宋代葛立方的《沙塞子(咏梅)》,诗句共4个字,诗句拼音为:zhī tā wèi shuí,诗句平仄:平平仄平。
“知他为谁”全诗:天生玉骨冰肌。
瘦损也、知他为谁。
□寒底、傲霜凌雪。
不教春知。
高楼横笛试轻吹。
要一片、花飞酒卮。
拚沈醉、帽帘斜插,折取南枝。
《沙塞子(咏梅)》是宋代葛立方创作的一首诗,描述了梅花的坚韧和不畏严寒的品质。这首诗表达了对梅花高洁的赞美,同时也暗示了作者自身的意志和情感。
中文译文:
天生玉骨冰肌,
瘦弱却展现出高洁的气质。
在寒冷的底下,傲然地耐受霜冻和雪雨。
不让春天得知它的存在。
高楼旁的笛声试图轻吹,
仿佛要为它的美丽而歌唱。
像是花瓣飘落在酒杯中。
我愿倾尽心意,陶醉其中。
头戴斜帽,帘幕斜插,
采摘下南枝上的花朵。
诗意和赏析:
《沙塞子(咏梅)》通过描绘梅花的坚韧生命力和不怕严寒的精神,表达了对高洁、坚韧和自信品质的赞美。梅花通常在寒冷的冬季开放,是花中的一股清香,象征着坚韧、坚强、高洁和独立。诗中的“天生玉骨冰肌”形容了梅花的纯洁和坚韧,虽然瘦小却能在寒冷环境中生长。作者用“知他为谁”暗示梅花的高傲,似乎是在问世人是否了解梅花的真正价值。
诗中的“□寒底、傲霜凌雪”表达了梅花在严寒的环境中仍能坚守自己的美丽和尊严。梅花傲霜凌雪,不因寒冷而退缩,体现了一种坚毅的生命力。而“不教春知”则暗示梅花在寒冷季节中开放,不与春天的花朵争艳,展示了梅花独特的个性和自信。
诗中的“高楼横笛试轻吹”是作者通过意象的手法,将梅花的美妙与高楼横笛的音乐相联系,强调了梅花的高洁和华美。而“花飞酒卮”则表现了梅花的独特美感,将花瓣飘落比作花瓣飞入酒杯,传达出一种诗意的情感。
最后两句“拚沈醉、帽帘斜插,折取南枝”,则写出了作者对梅花的深深喜爱之情。作者不仅愿意为梅花倾尽心意,陶醉其中,还借此表达了对梅花的赞美和钦佩之情。整首诗通过对梅花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对高洁、坚韧和独立品质的向往,同时也反映出作者的情感和审美情趣。
shā sāi zi yǒng méi
沙塞子(咏梅)
tiān shēng yù gǔ bīng jī.
天生玉骨冰肌。
shòu sǔn yě zhī tā wèi shuí.
瘦损也、知他为谁。
hán dǐ ào shuāng líng xuě.
□寒底、傲霜凌雪。
bù jiào chūn zhī.
不教春知。
gāo lóu héng dí shì qīng chuī.
高楼横笛试轻吹。
yào yī piàn huā fēi jiǔ zhī.
要一片、花飞酒卮。
pàn shěn zuì mào lián xié chā, zhé qǔ nán zhī.
拚沈醉、帽帘斜插,折取南枝。
拼音:zhī tā wèi shuí
平仄:平平仄平
韵脚:(平韵) 上平四支
葛立方(?~1164), 南宋诗论家、词人。字常之,自号懒真子。丹阳(今属江苏)人,后定居湖州吴兴(今浙江湖州)。
其父葛胜仲也是填词名家,父子齐名于世。葛立方于绍兴八年(1138)举进士。曾任正字、校书郎及考功员外郎等职。后因忤秦桧而得罪,罢吏部侍郎,出知袁州、宣州。二十六年归休于吴兴汛金溪上。隆兴二年卒。宋史》附《葛宫传》。事迹另见于《建炎以来系年要录》。清人缪荃孙撰有《葛立方传》刊于《归愚集》卷末。
葛立方“博极群书,以文章名一世”(沈洵《韵语阳秋序》)。曾自题草庐:"归愚识夷涂,游宦泯捷径。"所以名其集为《归愚集》。著述除现存《归愚集》、《韵语阳秋》外,还有失传的《西畴笔耕》、《万舆别志》等书。《韵语阳秋》20卷,又名《葛立方诗话》,主要是评论自汉魏至宋代诸家诗歌创作意旨之是非。《四库全书总目》以为"未免舛误","然大旨持论严正,其精确之处,亦未可尽没也"。葛立方词现存40首,多是写景咏物和赠答之作,较少伤时感乱的内容。《四库全书总目》评其词说:"多平实铺叙,少清新宛转之思,然大致不失宋人规格。"他写有数首咏梅词,赞美梅花的"傲霜凌雪"、"高标孤韵",都比较清丽。其〔卜算子〕《席间再作》中共用了18个叠字,新颖、巧妙,很受人们的赞赏,周密称许为"妙手无痕"(《词林纪事》卷九引《梦窗词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