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水满插秧时”出自宋代曾几的《途中二首》,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dào tián shuǐ mǎn chā yāng shí,诗句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
“稻田水满插秧时”全诗:鹁鸠晴雨报人知,更问农家底事宜。
村落泥干收麦地,稻田水满插秧时。
《途中二首》是宋代诗人曾几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鹁鸠晴雨报人知,
更问农家底事宜。
村落泥干收麦地,
稻田水满插秧时。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田园为背景,描绘了农村生活的场景和情感。诗的开篇写道:“鹁鸠晴雨报人知”,意味着鹁鸠的行为可以预示着天气的变化,是农民们天气预报的标志。这句话表达了人们对自然环境的敏感,也暗示了农民们对天气的期盼和关注。
接下来的两句“更问农家底事宜”,表达了诗人对农村家庭生活的关心和好奇。诗人想要了解农民们具体的农事安排和生活状态,显示出他对农村人民的关怀和尊重。
最后两句“村落泥干收麦地,稻田水满插秧时”,通过描绘农田的景象,展示了农村的农事活动。村庄的田地在晴雨之后变得干燥,农民们开始收割麦子;稻田中的水满了,正是插秧的时候。这些描写展示了农村人民的辛勤劳动和对大自然的依赖。
整首诗词通过简洁而贴切的描写,展现了农村生活的真实情景,同时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的关怀和对自然的敬畏。这首诗词以朴素的语言表达了对农村生活的理解和赞美,展现了宋代田园诗的典型特征。
tú zhōng èr shǒu
途中二首
bó jiū qíng yǔ bào rén zhī, gèng wèn nóng jiā dǐ shì yí.
鹁鸠晴雨报人知,更问农家底事宜。
cūn luò ní gàn shōu mài dì, dào tián shuǐ mǎn chā yāng shí.
村落泥干收麦地,稻田水满插秧时。
拼音:dào tián shuǐ mǎn chā yāng shí
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
韵脚:(平韵) 上平四支
曾几(1085--1166)中国南宋诗人。字吉甫,自号茶山居士。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曾几学识渊博,勤于政事。他的学生陆游替他作《墓志铭》,称他“治经学道之余,发于文章,雅正纯粹,而诗尤工。”后人将其列入江西诗派。其诗多属抒情遣兴、唱酬题赠之作,闲雅清淡。五、七言律诗讲究对仗自然,气韵疏畅。古体如《赠空上人》,近体诗如《南山除夜》等,均见功力。所著《易释象》及文集已佚。《四库全书》有《茶山集》8卷,辑自《永乐大典》。
生平阅历及主要著作
徽宗朝,以兄弼恤恩授将仕郎。试吏部优等,赐上舍出身,擢国子正兼钦慈皇后宅教 授。迁辟雍博士,除校书郎。历应天少尹。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提举淮东茶盐。高宗建煤田为三年(一一二九),改提举湖北茶盐,徙广西运判,历江西、浙西提刑。绍兴八年(一一三八),会兄开与秦桧力争和议,兄弟俱罢。逾月复广西转运副使,得请主管台州崇道观,侨居上饶七年,自号茶山居士。二十五年桧卒,起为浙东提刑。明年改知台州。二十七年召对,授秘书少监,擢权礼部侍郎。以老请谢,提举洪州玉隆观。孝宗隆兴二年(一一六四)以左通议大夫致仕。乾道二年卒,年八十二,谥文清。有《经说》二十卷、文集三十卷,久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茶山集》八卷。《宋史》卷三八二有传。曾几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参校武英殿聚珍版本(简称武英殿本),及《两宋名贤小集》所收《茶山集》(简称小集)、《瀛奎律髓》(简称律髓)。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曾几诗的特点讲究用字炼句,作诗不用奇字、僻韵,风格活泼流动,咏物重神似。
亲属
父亲:曾准,仁宗嘉祐八年进士。
长兄:曾弼,徽宗崇宁二年(公元1103年)进士,官至提举京西南路学事。
次兄:曾懋,徽宗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进士,累官至吏部尚书。
三兄:曾开,徽宗崇宁进士,官至礼部侍郎兼直学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