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句

“醉帽迎风落”的全诗出处及翻译赏析


“醉帽迎风落”出自宋代李弥逊的《游梅坡席上杂酬》,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zuì mào yíng fēng luò,诗句平仄:仄仄平平仄。

“醉帽迎风落”全诗

《游梅坡席上杂酬》

醉帽迎风落

醉帽迎风落,春衣日径斜。
花梢密藏路,隐约见山家。

标签:迎风花梢

赏析


《游梅坡席上杂酬》是宋代诗人李弥逊的作品。这首诗描述了作者在游览梅坡时的情景和感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醉帽迎风落,
春衣日径斜。
花梢密藏路,
隐约见山家。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游览梅坡时的景象和内心感受。诗中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描写醉帽飘落、春衣斜径、花梢掩藏等细腻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观察和描绘,抒发了内心深处的情感。

赏析:
《游梅坡席上杂酬》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作者游览梅坡的情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和鲜明的意象,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敏感和对生活的热爱。诗中的“醉帽迎风落”描绘了风吹动下帽子的情景,给人一种轻松愉快的感觉,同时也暗示了作者心境的放松和舒适。而“春衣日径斜”则通过描写斜阳下的春衣,传达了一种岁月流转、时光逝去的意味,暗示了人生短暂的感慨。诗中的“花梢密藏路,隐约见山家”则以花梢和山家作为象征,表达了自然的宁静和人们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和准确的意象,将作者对自然景物的感知与内心情感相融合,展现了宋代诗人崇尚自然、追求闲适自在生活的特点。这首诗以纤巧的笔触勾勒出自然与人的和谐共生,给人以宁静、舒适的感受,让人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得到一份宁静和慰藉。

“醉帽迎风落”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yóu méi pō xí shàng zá chóu
游梅坡席上杂酬

zuì mào yíng fēng luò, chūn yī rì jìng xié.
醉帽迎风落,春衣日径斜。
huā shāo mì cáng lù, yǐn yuē jiàn shān jiā.
花梢密藏路,隐约见山家。

“醉帽迎风落”平仄韵脚


拼音:zuì mào yíng fēng luò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韵脚:(仄韵) 入声十药

作者简介


李弥逊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作者介绍


李弥逊的著述名录

  李弥逊和李纲是好朋友,政治主张相同,诗歌酬答也很多。钱钟书认为他的诗不受苏轼和黄庭坚的影响,命意造句都新鲜轻巧,在当时可算独来独往。著有《筠溪集》二十四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又《甘露集》(《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二八),已佚。《宋史》卷三八二有传。

李弥逊的生平

  李弥逊,约生于宋神宗元丰中,卒于高宗绍兴二十三年,年约七十二岁左右。徽宗大观三年(1109)进士,调单州司户。政和四年(1114)除国朝会要所检阅文字。八年,擢起居郎,因上封事剀切,贬知卢山县。宣和七年(1125),知冀州。钦宗靖康元年(1126),召为卫尉少卿,出知瑞州。高宗建炎元年(1127),除淮南路转运副使。绍兴二年(1132),知饶州。五年,知吉州。七年,迁起居郎,试中书舍人。八年,试户部侍郎。九年,因反对议和忤秦桧,出知漳州。十年奉祠,归隐福建连江西山。二十三年卒。

网友评论



Copyright © 2024 www.suishouch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随手查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沪ICP备20230276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