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当还此笏”出自宋代葛立方的《和新城旅店壁间韵》,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huì dāng hái cǐ hù,诗句平仄:仄平平仄仄。
“会当还此笏”全诗:我本臞山泽,冠裳绊此身。
平生只黄卷,晚岁误朱轮。
妓舞山禽怪,驺呼叠颖嗔。
会当还此笏,不愧葛天民。
《和新城旅店壁间韵》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葛立方。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我本是个居住在荒山野泽的人,披着粗布衣裳束缚我的身体。
一生只与黄色的书卷相伴,晚年却误入红尘之中。
妓女跳舞时,山禽却感到奇怪;驺呼声中,羽翼展开发出怨嗔之意。
如今我将回到自己的笏板前,不负我作为葛天民的名义。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的遭遇和内心的矛盾。诗人自称是居住在荒山野泽之中的人,生活简朴,与黄色的书卷为伴。然而,晚年却误入了红尘,被世俗的纷扰所困扰,感到束缚和迷茫。
诗中提到了妓女跳舞和驺呼声,这些都是世俗的喧嚣和娱乐活动,与诗人内心的清静形成鲜明的对比。妓女和山禽之间的怪异交融,驺呼声中的嗔怨情绪,都反映了诗人对于现实世界的不满和疏离感。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归心之愿。他希望能够回到自己的笏板前,重新拾起过去的清静和才华,以不辜负自己作为葛天民的身份和名义。这也可以理解为诗人对于真实自我的追寻和寄托。
整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红尘世界中的迷茫和困惑,同时也流露出对于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于内心真实的追求。通过对世俗和清静、红尘和山野的对比,诗人表达了对于人生和境遇的思考和抒发。这种对于内心自我与外部环境的冲突和矛盾,是许多文人士人常常面临的心境,也是宋代文学中常见的主题之一。
hé xīn chéng lǚ diàn bì jiān yùn
和新城旅店壁间韵
wǒ běn qú shān zé, guān shang bàn cǐ shēn.
我本臞山泽,冠裳绊此身。
píng shēng zhǐ huáng juǎn, wǎn suì wù zhū lún.
平生只黄卷,晚岁误朱轮。
jì wǔ shān qín guài, zōu hū dié yǐng chēn.
妓舞山禽怪,驺呼叠颖嗔。
huì dāng hái cǐ hù, bù kuì gé tiān mín.
会当还此笏,不愧葛天民。
拼音:huì dāng hái cǐ hù
平仄:仄平平仄仄
韵脚:(仄韵) 入声六月
葛立方(?~1164), 南宋诗论家、词人。字常之,自号懒真子。丹阳(今属江苏)人,后定居湖州吴兴(今浙江湖州)。
其父葛胜仲也是填词名家,父子齐名于世。葛立方于绍兴八年(1138)举进士。曾任正字、校书郎及考功员外郎等职。后因忤秦桧而得罪,罢吏部侍郎,出知袁州、宣州。二十六年归休于吴兴汛金溪上。隆兴二年卒。宋史》附《葛宫传》。事迹另见于《建炎以来系年要录》。清人缪荃孙撰有《葛立方传》刊于《归愚集》卷末。
葛立方“博极群书,以文章名一世”(沈洵《韵语阳秋序》)。曾自题草庐:"归愚识夷涂,游宦泯捷径。"所以名其集为《归愚集》。著述除现存《归愚集》、《韵语阳秋》外,还有失传的《西畴笔耕》、《万舆别志》等书。《韵语阳秋》20卷,又名《葛立方诗话》,主要是评论自汉魏至宋代诸家诗歌创作意旨之是非。《四库全书总目》以为"未免舛误","然大旨持论严正,其精确之处,亦未可尽没也"。葛立方词现存40首,多是写景咏物和赠答之作,较少伤时感乱的内容。《四库全书总目》评其词说:"多平实铺叙,少清新宛转之思,然大致不失宋人规格。"他写有数首咏梅词,赞美梅花的"傲霜凌雪"、"高标孤韵",都比较清丽。其〔卜算子〕《席间再作》中共用了18个叠字,新颖、巧妙,很受人们的赞赏,周密称许为"妙手无痕"(《词林纪事》卷九引《梦窗词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