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依江寺庭无树”出自唐代齐己的《荆渚偶作》,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shēn yī jiāng sì tíng wú shù,诗句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
“身依江寺庭无树”全诗:无味吟诗即把经,竟将疏野访谁行。
身依江寺庭无树,山绕天涯路有兵。
竹瓦雨声漂永日,纸窗灯焰照残更。
从容一觉清凉梦,归到龙潭扫石枰。
《荆渚偶作》是唐代齐己创作的一首诗。该诗通过描述自己闲适写诗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世俗纷扰的厌倦和对自然宁静的向往。
诗中的“无味吟诗即把经,竟将疏野访谁行”表明了诗人不热衷于世俗的名利,而将写诗当作修身养性的方式。虽然是在疏离的野外之地,但诗人仍然有意识地在探寻宁静和心灵的归宿。
“身依江寺庭无树,山绕天涯路有兵”,表现了诗人所处的环境,江寺悠然宁静,而山路上充满了战争的阴影。通过对比,诗人表达了对内心安宁和外在动荡的反思。
“竹瓦雨声漂永日,纸窗灯焰照残更”描绘了一个静谧的场景。竹瓦上雨声萦绕,纸窗透出微弱的灯光,引发读者对于寂静和萧瑟的感悟。
最后两句“从容一觉清凉梦,归到龙潭扫石枰”表明了诗人对于宁静生活的渴望。诗人意犹未尽地在龙潭中扫石,暗示了他在追求心灵净化的过程中的坚持和自我修炼。
总之,这首诗以自然的景象和宁静的氛围传达了对于世俗的疏离和对心灵净化的追求。通过描写环境和情感,诗人表达了对于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于内心寂静的追求。
jīng zhǔ ǒu zuò
荆渚偶作
wú wèi yín shī jí bǎ jīng, jìng jiāng shū yě fǎng shuí xíng.
无味吟诗即把经,竟将疏野访谁行。
shēn yī jiāng sì tíng wú shù,
身依江寺庭无树,
shān rào tiān yá lù yǒu bīng.
山绕天涯路有兵。
zhú wǎ yǔ shēng piào yǒng rì, zhǐ chuāng dēng yàn zhào cán gèng.
竹瓦雨声漂永日,纸窗灯焰照残更。
cóng róng yī jiào qīng liáng mèng, guī dào lóng tán sǎo shí píng.
从容一觉清凉梦,归到龙潭扫石枰。
拼音:shēn yī jiāng sì tíng wú shù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
韵脚:(仄韵) 上声七麌 (仄韵) 去声七遇 (仄韵) 去声十五翰
齐己(863年—937年)出家前俗名胡德生,晚年自号衡岳沙门,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人,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齐己(约860~约937)唐诗僧,本姓胡,名得生,潭州益阳(今属湖南宁乡)人。齐己的一生经历了唐朝和五代中的三个朝代。
864年,齐己出生于湖南长沙宁乡大沩山同庆寺的一个佃户家庭,家境贫寒。6岁多就和其他佃户家庭的孩子一起为寺庙放牛,一边放牛时一边学习、作诗,常常用竹枝在牛背上写诗,而且诗句语出天然,同庆寺的和尚们为寺庙声誉,便劝说齐己出家为僧,拜荆南宗教领袖仰山大师慧寂为师傅。
齐己出家后,更加热爱写诗。成年后,齐己出外游学,云游期间曾自号“衡岳沙弥”。登岳阳,望洞庭,又过长安,遍览终南山、华山等风景名胜,还到过江西等地。这段游学生活丰富了他的写作素材。且他的不少名作佳作是在外游历时写的。
齐己云游天下的时候,曾拿他的诗作《早梅》向诗人郑谷请教。诗句是:“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明年犹应律,先发映春台”。郑谷阅读后,笑着说:“数枝”非早,不如“一枝”更佳。齐己听后,对郑谷肃然起敬,顶地膜拜。此后,人们便称郑谷为齐己的“一字之师”。
齐己游历天下回到长沙时,他的名声已经显赫天下,湖南节帅幕府中的诗人徐东野曾评价他说:“我辈所作,皆拘于一途,非所谓通方之士。若齐己,才高思远,无所不通,殆难及矣”。
921年,齐己在去四川途中路过荆州,被荆州节帅高季兴挽留,安置在龙兴寺,并任命为僧正。齐己在荆州,虽然月俸丰厚,但是他并不喜好钱财,于是写作了《渚宫莫问篇》十五章,以表明他的高洁志向。齐己在荆州期间写了许多诗,76岁的齐己圆寂于江陵。死后以《白莲集》传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