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今疑是避秦人”出自宋代洪咨夔的《次及甫入峡杂咏·钓鱼石翁》,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zhì jīn yí shì bì qín rén,诗句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至今疑是避秦人”全诗:刀耕火种皆丘甲,背负腰缠尽算缗。
独有石翁鱼得计,至今疑是避秦人。
诗词:《次及甫入峡杂咏·钓鱼石翁》
朝代:宋代
作者:洪咨夔
刀耕火种皆丘甲,
背负腰缠尽算缗。
独有石翁鱼得计,
至今疑是避秦人。
中文译文:
刀耕火种都是农民的日常劳作,
背负重担,腰间系满了缗索。
唯有石翁懂得钓鱼的技巧,
至今人们仍怀疑他是为躲避秦朝而隐居。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普通农民与钓鱼石翁的对比。农民们辛勤劳作,用刀耕田地,用火种耕作,他们的生活艰辛而平凡。然而,石翁却是一个与众不同的人,他懂得钓鱼的技巧,似乎有着超凡的智慧。人们对于石翁的身份和动机充满了疑惑,认为他可能是为了躲避秦朝的统治而隐居。这首诗表达了对于智慧和与众不同的人的景仰和赞叹,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对于历史和过去的思考。
赏析:
这首诗采用了简洁明了的语言,通过对比农民和石翁的生活来表达作者的思考和感慨。诗中的"刀耕火种皆丘甲"形象地描绘了农民的辛勤劳作,"背负腰缠尽算缗"则展示了他们负重劳作的辛苦。而石翁则以钓鱼的技巧成为了众人瞩目的焦点,他的智慧和与众不同令人惊叹。最后两句"独有石翁鱼得计,至今疑是避秦人"则给整首诗带来了一种神秘和历史的色彩,使人们对于石翁的身份和目的产生了疑问和思考。整首诗意味深远,用简洁而凝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于智慧和个体的赞美,同时也引发了读者对于历史和人生意义的思考。
cì jí fǔ rù xiá zá yǒng diào yú shí wēng
次及甫入峡杂咏·钓鱼石翁
dāo gēng huǒ zhòng jiē qiū jiǎ, bēi fù yāo chán jǐn suàn mín.
刀耕火种皆丘甲,背负腰缠尽算缗。
dú yǒu shí wēng yú dé jì, zhì jīn yí shì bì qín rén.
独有石翁鱼得计,至今疑是避秦人。
拼音:zhì jīn yí shì bì qín rén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上平十一真 (平韵) 下平十二侵
洪咨夔,(1176~1236),南宋诗人,汉族人。字舜俞,号平斋。於潜(今属浙江临安县)人。嘉泰二年(1202)进士。授如皋主簿,寻为饶州教授。作《大治赋》,受到楼钥赏识。著作有《春秋说》3卷、《西汉诏令揽钞》等。
洪咨夔(1176~1236),嘉泰元年(1201)进士。授如皋主簿,累官至刑部尚书、翰林学士,知制诰,加端明殿学士。卒谥忠文。
洪咨夔为人正直敢言。在现存的 920多首诗里,像"今岁啼饥眼欲枯"(《刘后溪和雁湖即事诗十绝见示次韵》其四),这样直接反映农民生活疾苦的诗句并不少见。又如《次韵闵饥》其一写道"贵人生长不知田,丝竹声中醉饱眠。渠信春山青草尽,排门三日未炊烟。"已接触到农村贫富对立的事实。他感叹"月行九霄上,安知下民愁"(《酬程嘉定杨汉州见和》其二),足见其十分同情人民。他也常有讽刺官吏、讥刺朝政之作,如《狐鼠》一诗,最为淋漓痛快。他善于描写农村景物,如描绘牧童"秃穿犊鼻迎风去,横坐牛腰趁草行"(《夏至过东市》其一),笔调清新、生活气息浓厚。不过他受江西诗派影响较深,也有一些平庸之作。
著作有《平斋文集》32卷、《平斋词》1卷等。其《平斋文集》所收多为讲经及制诰之文,余为诗歌、杂文,其词“淋漓激壮,多抑塞磊落之感”,风格颇似辛弃疾,清毛晋将其刊入《宋六十名家词》。《平斋文集》32卷,有《四部丛刊》影宋本;又有洪氏《晦木斋丛书》本,收诗寥寥。《平斋词》有汲古阁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