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根远别旧林风”出自唐代齐己的《庭际新移松竹》,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pán gēn yuǎn bié jiù lín fēng,诗句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
“盘根远别旧林风”全诗:三茎瘦竹两株松,瑟瑟翛翛韵且同。
抱节乍离新涧雪,盘根远别旧林风。
岁寒相倚无尘地,荫影分明有月中。
更待阳和信催促,碧梢青杪看凌空。
庭际新移松竹
三茎瘦竹两株松,
瑟瑟翛翛韵且同。
抱节乍离新涧雪,
盘根远别旧林风。
岁寒相倚无尘地,
荫影分明有月中。
更待阳和信催促,
碧梢青杪看凌空。
诗意:
这首诗以庭院中重新种植的松树和竹子为题材,表达了时光更迭和变化的寓意。通过描述松树和竹子的新生和离别,表达了生命的不断更新和追求新的发展的精神。同时,也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展示了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之处。
赏析:
这首诗通过以庭院中的新移植的松树和竹子为形象,表达了时间的流转和生命的轮回。诗中的“三茎瘦竹两株松”,既描绘了数量上的平衡,也暗示了新生之处的稚嫩。诗句“瑟瑟翛翛韵且同”用来形容竹子和松树的风姿,形象地描绘了它们的婀娜多姿。
接下来的两句“抱节乍离新涧雪,盘根远别旧林风”,通过描绘松树离开了原来的林子,重新生长在新的地方,以及竹子在新涧的雪中抱节的形象,表达了生命的重新开始和变迁的寓意。
接着,诗人通过描述庭院中的景物,揭示了岁月更迭和时光变化的主题。诗句“岁寒相倚无尘地,荫影分明有月中”,形象地描绘了竹子和松树在寒冷的季节中相互依靠,而被月光照耀的景象。这一景象意味着即使在寒冷的岁月中,生命依然充满希望和美丽。
最后两句“更待阳和信催促,碧梢青杪看凌空”,表达了对新的春天的期待和渴望。诗人通过描述松树的“碧梢”和竹子的“青杪”,揭示了春天即将到来的迹象,以及对新生活的希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庭院中新移植的松树和竹子,表达了生命的循环和时光的变迁,展示了生命的坚韧和追求新的发展的精神。同时,通过具体而美丽的景物描写,展示了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之处。
tíng jì xīn yí sōng zhú
庭际新移松竹
sān jīng shòu zhú liǎng zhū sōng, sè sè xiāo xiāo yùn qiě tóng.
三茎瘦竹两株松,瑟瑟翛翛韵且同。
bào jié zhà lí xīn jiàn xuě,
抱节乍离新涧雪,
pán gēn yuǎn bié jiù lín fēng.
盘根远别旧林风。
suì hán xiāng yǐ wú chén dì, yīn yǐng fēn míng yǒu yuè zhōng.
岁寒相倚无尘地,荫影分明有月中。
gèng dài yáng hé xìn cuī cù, bì shāo qīng miǎo kàn líng kōng.
更待阳和信催促,碧梢青杪看凌空。
拼音:pán gēn yuǎn bié jiù lín fēng
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上平一东
齐己(863年—937年)出家前俗名胡德生,晚年自号衡岳沙门,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人,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齐己(约860~约937)唐诗僧,本姓胡,名得生,潭州益阳(今属湖南宁乡)人。齐己的一生经历了唐朝和五代中的三个朝代。
864年,齐己出生于湖南长沙宁乡大沩山同庆寺的一个佃户家庭,家境贫寒。6岁多就和其他佃户家庭的孩子一起为寺庙放牛,一边放牛时一边学习、作诗,常常用竹枝在牛背上写诗,而且诗句语出天然,同庆寺的和尚们为寺庙声誉,便劝说齐己出家为僧,拜荆南宗教领袖仰山大师慧寂为师傅。
齐己出家后,更加热爱写诗。成年后,齐己出外游学,云游期间曾自号“衡岳沙弥”。登岳阳,望洞庭,又过长安,遍览终南山、华山等风景名胜,还到过江西等地。这段游学生活丰富了他的写作素材。且他的不少名作佳作是在外游历时写的。
齐己云游天下的时候,曾拿他的诗作《早梅》向诗人郑谷请教。诗句是:“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明年犹应律,先发映春台”。郑谷阅读后,笑着说:“数枝”非早,不如“一枝”更佳。齐己听后,对郑谷肃然起敬,顶地膜拜。此后,人们便称郑谷为齐己的“一字之师”。
齐己游历天下回到长沙时,他的名声已经显赫天下,湖南节帅幕府中的诗人徐东野曾评价他说:“我辈所作,皆拘于一途,非所谓通方之士。若齐己,才高思远,无所不通,殆难及矣”。
921年,齐己在去四川途中路过荆州,被荆州节帅高季兴挽留,安置在龙兴寺,并任命为僧正。齐己在荆州,虽然月俸丰厚,但是他并不喜好钱财,于是写作了《渚宫莫问篇》十五章,以表明他的高洁志向。齐己在荆州期间写了许多诗,76岁的齐己圆寂于江陵。死后以《白莲集》传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