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久吟移调”出自唐代方干的《酬故人陈乂都》,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zuò jiǔ yín yí diào,诗句平仄:仄仄平平仄。
“坐久吟移调”全诗:远别那无梦,重游自有期。
半年乡信到,两地赤心知。
坐久吟移调,更长砚结凘.文人才力薄,终怕阿戎欺。
酬故人陈乂都
远别那无梦,重游自有期。
半年乡信到,两地赤心知。
坐久吟移调,更长砚结凘。
文人才力薄,终怕阿戎欺。
译文:
回应陈乂都
远离那无梦幻,重游自有时机。
半年乡信到,两地红心相知。
坐久吟咏调子,更长砚台结霜。
文人才力薄,终怕强敌欺凌。
诗意:
这首诗是唐代方干写给故友陈乂都的回信。诗中表达了离别之后的思念和期待重逢的情感,也反映了文人对自身才能的不足和对强敌威胁的畏惧。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的情感。首句“远离那无梦幻,重游自有时机。”将离别的痛苦与重逢的期盼相对比,传达了作者对重逢的渴望和坚定的信念。
接下来的两句“半年乡信到,两地红心相知。”表达了作者收到故乡的来信后的喜悦,也表明了两地之间的情谊深厚。
接着的两句“坐久吟咏调子,更长砚台结霜。”描绘了作者长时间坐在案前吟咏调子,以及久坐导致的砚台结霜的寒冷景象,这也暗示了文人才力薄弱的现状。
最后一句“文人才力薄,终怕强敌欺凌。”表达了作者对自身才能的不足和对强敌威胁的忧虑,展现了一个文人对世俗的无奈与警惕。
总体而言,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友谊的珍视和对命运的无奈和畏惧,以简练的语言传递出真挚的情感。
chóu gù rén chén yì dōu
酬故人陈乂都
yuǎn bié nà wú mèng, zhòng yóu zì yǒu qī.
远别那无梦,重游自有期。
bàn nián xiāng xìn dào, liǎng dì chì xīn zhī.
半年乡信到,两地赤心知。
zuò jiǔ yín yí diào, gèng zhǎng yàn jié sī. wén rén cái lì báo, zhōng pà ā róng qī.
坐久吟移调,更长砚结凘.文人才力薄,终怕阿戎欺。
拼音:zuò jiǔ yín yí diào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韵脚:(平韵) 下平二萧 (仄韵) 去声十八啸
方干(809—888)字雄飞,号玄英,睦州青溪(今淳安)人。擅长律诗,清润小巧,且多警句。其诗有的反映社会动乱,同情人民疾苦;有的抒发怀才不遇,求名未遂的感怀。文德元年(888年),方干客死会稽,归葬桐江。门人相与论德,谥曰“玄英先生”,并搜集他的遗诗370余篇,编成《方干诗集》传世。《全唐诗》编有方干诗6卷348篇。宋景佑年间,范仲淹守睦州,绘方干像于严陵祠配享。
方干(809—888)字雄飞,号玄英,睦州青溪(今淳安)人。为人质野,喜凌侮。每见人设三拜,曰礼数有三,时人呼为“方三拜”。爱吟咏,深得师长徐凝的器重。一次,因偶得佳句,欢喜雀跃,不慎跌破嘴唇,人呼“缺唇先生”。桐庐章八元爱其才,招为过门女婿,遂居家桐江白云源(今桐庐县芦茨乡)。唐宝历中,参加科举考试不第。以诗拜谒钱塘太守姚合。初次见面,因其容貌丑陋,姚合看不起他,待读过方干诗稿后,为其才华所动,于是满心欢喜,一连款待数日。开成年间,常与寓居桐江的喻凫为友,并与同里人李频唱和,诗来歌往,关系甚笃。大中年间,流寓会稽鉴湖。咸通年间,浙东廉访使王龟慕名邀请,一经交谈,觉得方干不仅才华出众,且为人耿直,于是竭力向朝廷推荐。终因朝廷腐败,忌贤妒能,不被起用。后人赞叹他“身无一寸禄,名扬千万里”。
方干擅长律诗,清润小巧,且多警句。其诗有的反映社会动乱,同情人民疾苦;有的抒发怀才不遇,求名未遂的感怀。文德元年(888年),方干客死会稽,归葬桐江。门人相与论德,谥曰“玄英先生”,并搜集他的遗诗370余篇,编成《方干诗集》传世。《全唐诗》编有方干诗6卷348篇。宋景佑年间,范仲淹守睦州,绘方干像于严陵祠配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