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曾看竹过焦山”出自宋代赵蕃的《赠别徐永叔》,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yì céng kàn zhú guò jiāo shān,诗句平仄:仄平仄平仄平平。
“忆曾看竹过焦山”全诗:忆曾看竹过焦山,重记同舟骇浪间。
邂逅真成肺肝热,别离空益鬓毛斑。
刍青饭白吾能设,车殆马烦君莫还。
此去江淮两萧瑟,为言无遣尺书悭。
赠别徐永叔
忆曾看竹过焦山,重记同舟骇浪间。
邂逅真成肺肝热,别离空益鬓毛斑。
刍青饭白吾能设,车殆马烦君莫还。
此去江淮两萧瑟,为言无遣尺书悭。
【诗意与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蕃的《赠别徐永叔》。诗人通过表达自己对徐永叔的离别之情,抒发了内心深处的思绪和感慨。
首两句“忆曾看竹过焦山,重记同舟骇浪间。”表达了与徐永叔共同经历过的艰险和困境,诗人回忆起他们一同乘舟度过焦山、经历惊涛骇浪的情景。这种共同的经历使他们之间建立起真挚的感情。
接下来两句“邂逅真成肺肝热,别离空益鬓毛斑。”表达了离别之难和离别后的思念之情。诗人形容他们的相遇是如此意外和珍贵,使他们之间的情感更加深厚。而分别后的离情更加加重了他们的鬓发斑白,显示出他们的相聚和分离对彼此的影响。
接下来两句“刍青饭白吾能设,车殆马烦君莫还。”表达了诗人对徐永叔的心意和期盼。诗人表达了自己宁愿吃简陋的饭菜、乘坐破旧的车辆,只要徐永叔能留下来,不再离去。这表现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和对徐永叔的留恋之情。
最后一句“此去江淮两萧瑟,为言无遣尺书悭。”表达了诗人对徐永叔离去后的孤寂和思念。江淮之间的风景萧瑟凄凉,诗人无法用言语表达他的思念之情,无法寄出尺书传达思念之意。
整首诗通过对离别情感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徐永叔深切的思念和对友谊的珍视。同时,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和对内心感情的抒发,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和对生活的真实感受。
zèng bié xú yǒng shū
赠别徐永叔
yì céng kàn zhú guò jiāo shān, zhòng jì tóng zhōu hài làng jiān.
忆曾看竹过焦山,重记同舟骇浪间。
xiè hòu zhēn chéng fèi gān rè, bié lí kōng yì bìn máo bān.
邂逅真成肺肝热,别离空益鬓毛斑。
chú qīng fàn bái wú néng shè, chē dài mǎ fán jūn mò hái.
刍青饭白吾能设,车殆马烦君莫还。
cǐ qù jiāng huái liǎng xiāo sè, wèi yán wú qiǎn chǐ shū qiān.
此去江淮两萧瑟,为言无遣尺书悭。
拼音:yì céng kàn zhú guò jiāo shān
平仄:仄平仄平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上平十五删
赵蕃(1143年~1229年),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
赵蕃(诗人,学者)(一一四三~一二一九),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南渡后侨居信州玉山(今属江西)。生于宋高宗绍兴十三年,卒于理宗绍定二年,年八十七岁。早岁从刘清之学,以曾祖旸致仕恩补州文学,调浮梁尉、连江主簿,皆不赴。为太和主簿,调辰州司理参军,因与知州争狱罢。时清之知衡州,求为监安仁赡军酒库以卒业,至衡而清之罢,遂从之归。后奉祠家居三十三年。年五十犹问学于朱熹。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同年卒,年八十七。谥文节。蕃诗宗黄庭坚,与韩淲(涧泉)有二泉先生之称。著作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水乐大典》辑为《乾道稿》二卷、《淳熙稿》二十卷、《章泉稿》五卷(其中诗四卷)。事见《漫塘文集》卷三二,《章泉赵先生墓表》,《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赵蕃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参校清武英殿聚珍版(简称殿本)、《水永大典》残本等。新辑集外诗编为第二十七卷。
赵蕃是南宋中期著名诗人,他和当时居住在上饶的韩淲 (号涧泉),是很要好的朋友,二人齐名,号称“上饶二泉”,同为江西诗派的殿军人物。当时著名学者、弋阳人谢枋得曾提到,江西诗派传至“二泉”,隆昌极致,但此二人死后,江西诗派的气脉也因此而断绝,风华不再。
靖康之变后,居信州玉山(今属江西)。师从刘清之,曾为太和主簿。后居家三十三年,问学于朱熹,能诗,宗黄庭坚,与韩淲合称二泉先生。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宋史》卷四四五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