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日龙山无数客”出自宋代曾几的《九日二首》,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dāng rì lóng shān wú shù kè,诗句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
“当日龙山无数客”全诗:尊前韵度落乌纱,却是西风识孟嘉。
当日龙山无数客,问谁整整复斜斜。
《九日二首》是宋代诗人曾几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在您面前,酒杯中的美酒如同黑色的乌纱般闪烁,可西风却能辨认出它是属于孟嘉的。那一天,龙山上聚集了无数客人,他们纷纷询问谁整整齐齐地穿行,又斜斜地离开。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场景,即在一个宴会上,美酒在酒杯中晃动,而西风却能辨认出它的来历。诗人通过描写这一情景,表达了对美酒的赞美和对西风的敏感。随后,诗人提到了当天参加宴会的众多客人,他们纷纷询问谁走得整齐,又走得斜斜。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刻画了一个细致而有趣的情景。诗人通过对酒杯中美酒和西风的描述,展示了对美酒的赞美和对自然力量的敏感。这种对细节的观察和对自然的感知,使诗词显得生动而有情趣。
诗中的"尊前韵度落乌纱"一句,形象地描绘了酒杯中美酒的动态,乌纱闪烁的形象给人以美的享受。"却是西风识孟嘉"一句,则通过对西风的拟人化描写,表达了西风能够辨认出美酒的特殊品质,突显了美酒的珍贵和独特。
接下来的两句"当日龙山无数客,问谁整整复斜斜",展示了宴会上众多客人的好奇心和对细节的关注。他们纷纷询问谁走得整齐,又走得斜斜,显示了他们对于有趣和与众不同之事的追求。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以简洁、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一个琐碎而有趣的场景,通过对细节的观察和对自然的感知展示了诗人的灵敏和对美的追求。
jiǔ rì èr shǒu
九日二首
zūn qián yùn dù luò wū shā, què shì xī fēng shí mèng jiā.
尊前韵度落乌纱,却是西风识孟嘉。
dāng rì lóng shān wú shù kè, wèn shuí zhěng zhěng fù xié xié.
当日龙山无数客,问谁整整复斜斜。
拼音:dāng rì lóng shān wú shù kè
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
韵脚:(仄韵) 入声十一陌
曾几(1085--1166)中国南宋诗人。字吉甫,自号茶山居士。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曾几学识渊博,勤于政事。他的学生陆游替他作《墓志铭》,称他“治经学道之余,发于文章,雅正纯粹,而诗尤工。”后人将其列入江西诗派。其诗多属抒情遣兴、唱酬题赠之作,闲雅清淡。五、七言律诗讲究对仗自然,气韵疏畅。古体如《赠空上人》,近体诗如《南山除夜》等,均见功力。所著《易释象》及文集已佚。《四库全书》有《茶山集》8卷,辑自《永乐大典》。
生平阅历及主要著作
徽宗朝,以兄弼恤恩授将仕郎。试吏部优等,赐上舍出身,擢国子正兼钦慈皇后宅教 授。迁辟雍博士,除校书郎。历应天少尹。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提举淮东茶盐。高宗建煤田为三年(一一二九),改提举湖北茶盐,徙广西运判,历江西、浙西提刑。绍兴八年(一一三八),会兄开与秦桧力争和议,兄弟俱罢。逾月复广西转运副使,得请主管台州崇道观,侨居上饶七年,自号茶山居士。二十五年桧卒,起为浙东提刑。明年改知台州。二十七年召对,授秘书少监,擢权礼部侍郎。以老请谢,提举洪州玉隆观。孝宗隆兴二年(一一六四)以左通议大夫致仕。乾道二年卒,年八十二,谥文清。有《经说》二十卷、文集三十卷,久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茶山集》八卷。《宋史》卷三八二有传。曾几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参校武英殿聚珍版本(简称武英殿本),及《两宋名贤小集》所收《茶山集》(简称小集)、《瀛奎律髓》(简称律髓)。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曾几诗的特点讲究用字炼句,作诗不用奇字、僻韵,风格活泼流动,咏物重神似。
亲属
父亲:曾准,仁宗嘉祐八年进士。
长兄:曾弼,徽宗崇宁二年(公元1103年)进士,官至提举京西南路学事。
次兄:曾懋,徽宗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进士,累官至吏部尚书。
三兄:曾开,徽宗崇宁进士,官至礼部侍郎兼直学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