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句

“于越霸兴”的全诗出处及翻译赏析


“于越霸兴”出自宋代李华的《鸱夷子皮赞》,诗句共4个字,诗句拼音为:yú yuè bà xìng,诗句平仄:平仄仄仄。

“于越霸兴”全诗

《鸱夷子皮赞》

于越霸兴

龙蟠幽谷,非时则伏。
蝉蜕高枝,饮露而飞。
进如风行,退若云归。
冥冥其几,赫赫其居。
于越霸兴,强吴荡荑。
功成不居,先生得之。


赏析


诗词:《鸱夷子皮赞》

龙蟠幽谷,非时则伏。
蝉蜕高枝,饮露而飞。
进如风行,退若云归。
冥冥其几,赫赫其居。
于越霸兴,强吴荡荑。
功成不居,先生得之。

译文:
龙蟠于深谷中,不是时候则蛰伏。
蝉蜕在高枝上,喝露水而飞翔。
前进如疾风行驶,后退如云归。
默默地计划,威严地居住。
在越国崛起,征服了强大的吴国。
功业完成后不久,先生得到了它。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龙、蝉和先生(鸱夷子)的形象,并通过对它们的描述,传达了一种深刻的道德教诲。

首先,诗中的龙被描绘为蛰伏于幽谷之中的神秘存在。龙象征着力量和威严,它在非时候保持沉默,等待时机的到来。这表达了一种智慧和耐心的品质,暗示人们应当待机而动,等待合适的时机才展现自己的能力。

其次,蝉则被描绘为在高枝上蜕变成翅膀,喝露水而飞翔的昆虫。蝉的蜕变象征着成长和变革,喝露水则象征着从大自然中获取滋养和能量。这表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鼓励人们在成长过程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以便在适当的时候展翅高飞。

最后,诗中提到的先生(鸱夷子)被赞颂为能够在越国崛起并征服吴国的人。这暗示了一个重要的道德观念,即功成不居。先生在完成伟大的功业后并没有停止,而是将其传承给后人,让后人继续发扬光大。这传达了一个价值观,即个人的成就应该为社会和后代的福祉服务。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描绘龙、蝉和先生的形象,以及对它们象征意义的诠释,传达了一种智慧、耐心、成长和奉献的道德观念。它鼓励人们在面对困境时保持耐心,积极成长并将个人的成就贡献给社会,以实现更大的价值和意义。

“于越霸兴”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chī yí zi pí zàn
鸱夷子皮赞

lóng pán yōu gǔ, fēi shí zé fú.
龙蟠幽谷,非时则伏。
chán tuì gāo zhī, yǐn lù ér fēi.
蝉蜕高枝,饮露而飞。
jìn rú fēng xíng, tuì ruò yún guī.
进如风行,退若云归。
míng míng qí jǐ, hè hè qí jū.
冥冥其几,赫赫其居。
yú yuè bà xìng, qiáng wú dàng tí.
于越霸兴,强吴荡荑。
gōng chéng bù jū, xiān shēng de zhī.
功成不居,先生得之。

“于越霸兴”平仄韵脚


拼音:yú yuè bà xìng
平仄:平仄仄仄
韵脚:(平韵) 下平十蒸  (仄韵) 去声二十五径

作者简介


李华李华(约715-766),唐代散文家,诗人。字遐叔,赵郡赞皇(今属河北)人。开元二十三年(735)进士,天宝二年(743)登博学宏辞科,官监察御使、右补阙。安禄山陷长安时,被迫任凤阁舍人。“安史之乱”平定后,贬为杭州司户参军。明年,因风痹去官,后又托病隐居山阳以终,信奉佛法。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病故。作为著名散文家,与萧颖士齐名,世称"萧李"。并与萧颖士、颜真卿等共倡古义,开韩、柳古文运动之先河。他的文章“大抵以《五经》为泉源”(独孤及《赵郡李公中集序》),“非夫子之旨不书”。主张“尊经”、“载道”。其传世名篇有《吊古战场文》。亦有诗名。原有集,已散佚,后人辑有《李遐叔文集》四卷。

网友评论



Copyright © 2024 www.suishouch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随手查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沪ICP备20230276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