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日无人谁得知”出自唐代王涯的《春闺思(一作闺人春思)》,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jǐn rì wú rén shuí dé zhī,诗句平仄:仄仄平平平平平。
“尽日无人谁得知”全诗:愁见游空百尺丝,春风挽断更伤离。
闲花落尽青苔地,尽日无人谁得知。
诗词《春闺思(一作闺人春思)》是唐代王涯创作的,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愁见游空百尺丝,
春风挽断更伤离。
闲花落尽青苔地,
尽日无人谁得知。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一位闺中女子春天的思念之情。诗中的女子感到忧愁,看到游丝漂浮于空中百尺之高,春风吹拂时更加伤感离别之情。闺中的花朵已经凋零,青苔长满了地面,整个白天都没有人来,只有她自己知道内心的思念之情。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春闺中女子的孤寂思念之情,展现出了一种深沉的离愁别绪和心灵的孤独感。诗中的游丝和春风都成为表达离别之痛的意象,游丝的高悬和春风的挽断象征了离别的痛苦和无法挽回的失去。闺中的花凋零、青苔满地,则衬托出女子孤寂无人的境遇,日复一日无人知晓她的内心苦闷。
这首诗词以简洁凝练的语言表达了女子内心的忧伤和孤独,通过意象的运用营造出一种凄美的离别之情。同时,诗中的春闺思念也代表了许多妇女被困在封闭空间中的心理状态,表达了她们渴望自由和外界交流的愿望。整首诗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给人以思索和共鸣的空间,展现了王涯独特的艺术才华。
chūn guī sī yī zuò guī rén chūn sī
春闺思(一作闺人春思)
chóu jiàn yóu kōng bǎi chǐ sī, chūn fēng wǎn duàn gèng shāng lí.
愁见游空百尺丝,春风挽断更伤离。
xián huā luò jǐn qīng tái dì, jǐn rì wú rén shuí dé zhī.
闲花落尽青苔地,尽日无人谁得知。
拼音:jǐn rì wú rén shuí dé zhī
平仄:仄仄平平平平平
韵脚:(平韵) 上平四支
王涯〔唐〕(764~835))字广津,太原人。约生于唐代宗广德二年,卒于文宗太和九年,年约七十余岁。博学工文。梁肃异其才,荐于陆贽。贞元八年,(公元七九二年)擢进士,又举宏辞。再调蓝田尉。久之,以左拾遗为翰林学士,进起居舍人。元和时,累官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穆宗立,出为剑南、东川节度使。文宗时,以吏部尚书代王播总盐铁,为政刻急,始变法,益其税以济用度,民生益困。
唐元和三年(808年),王涯的外甥皇甫諟与牛僧孺、李宗闵等人参加制举贤良方正科策试,因“指陈时政得失,无所避”,得罪了当朝宰相李吉甫。王涯也因“坐不避嫌”,褫夺翰林学土之职,贬出任虢州(今河南灵宝)司马,后迁任袁州(今江西宜春)刺史。元和五年(810年),王涯奉召回京,历任吏部员外郎、工部侍郎、知制诰等官职,扑再入为翰林学土,受封清源县男。 王涯文思清丽,风格雅正古朴,永贞(唐顺宗年号)、元和年间的诏令,多出自他的手笔。当时,士大夫们结党营私,互相倾轧,而王涯独以“孤进自树立”,深揖唐宪宗信任,“数访逮,以私居远,或召不时至,诏假光宅里官第,诸学士莫敢望”。元和十一年(816年),王涯担任宰相(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当时为讨伐淮西(今河南汝南)藩镇吴元济,执政大臣裴度、李逢吉等为和战问题斗争得非常激烈,在此事关国家安危的重大问题上,身为宰相的王涯竟不发一言,元和十三年(819年)因“循默不称职”罢相。
唐穆宗、敬宗在位的数年间,王涯在朝任职时间较短,较长时期在剑南东川(治在四川绵阳)和山南西道(治在陕西汉中)任节度使。王涯在东川时,针对吐蕃的严重威胁,曾上疏唐穆宗。建议“实边兵,选良将,明斥堠,广资储”,并特别建议朝廷应采取以回鹘牵制吐蕃的策略。
唐文宗太和三年(829年),王涯奉诏自山南西道调回中央,任太常卿,主持制定了《云韶乐》。次年,王涯升任吏部尚书、检校司空、兼领盐铁转运使,掌握了唐朝的财政大权。自宪宗朝平定淄青10余年来,淄青属州的巨额铜铁税收,一直被观察使霸占。王涯把这笔数额达百万之巨的税利权归唐朝中央,为政府增加了一笔财政收入。
太和七年(833年),唐文宗任命王涯为宰相,进封代国公,食邑二千户。九年(835年)九月,王涯“奏致江淮、岭南茶法,增其税”。这项措施加重了人民的负担,遭到人民的反对。同年十一月,“甘露之变”发生,王涯等人仓惶逃出中书,在永昌里茶肆被禁军抓获,腰斩于子城西南隅独柳树下。他的全家遭诛灭,家产被没收,田宅入官,直到唐昭宗天复元年(901年),王涯等人才被平反昭雪,追复其爵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