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句

“劝侬归去”的全诗出处及翻译赏析


“劝侬归去”出自清代朱彝尊的《芙蓉月》,诗句共4个字,诗句拼音为:quàn nóng guī qù,诗句平仄:仄平平仄。

“劝侬归去”全诗

《芙蓉月》

劝侬归去

蛮府辍棹时,梅熟处日日阑风吹雨。
无心好梦,早被行云勾住。
难道今番是梦,梦里分明说与。
留不得,翠衾凉,珠泪飘残蜜炬。
啼鹃满山树。
谢多情小鸟,劝侬归去
秋期过了,夜月寒生南浦。
执手枯荷池上,宛种玉。
亭东路。
贪梦好,问柔魂,可曾飞度。


赏析


《芙蓉月·蛮府辍棹时》是清代朱彝尊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蛮府辍棹时,梅熟处日日阑风吹雨。
在蛮府停止划船的时候,每天都到梅熟的地方。夜晚风吹雨打。

无心好梦,早被行云勾住。
无意中做了美梦,却被行云勾住。

难道今番是梦,梦里分明说与。
难道这一次也是梦境,梦中明明白白地说出来。

留不得,翠衾凉,珠泪飘残蜜炬。
留不住,翠绿的被子凉了,眼泪像珍珠飘落在熄灭的蜜炬上。

啼鹃满山树。谢多情小鸟,劝侬归去。
山上啼鹃声响彻。感谢多情的小鸟,劝你回去吧。

秋期过了,夜月寒生南浦。
秋天已经过去了,夜晚的月亮冷冷地升起在南浦。

执手枯荷池上,宛种玉。亭东路。
牵着手在枯荷池边漫步,像是种下了珍贵的玉。亭东的路。

贪梦好,问柔魂,可曾飞度。
贪恋美梦,问问温柔的灵魂,是否曾经飞翔过。

这首诗词以清丽的笔触描绘了一个梦幻般的情境。诗人在梅熟的地方停下划船,感受到了夜晚的微风和雨水。他做了一个美梦,但却被行云勾住,让他怀疑这一切是否只是梦境。他留不住梦中的美好,感受到了失去的痛苦,眼泪像珍珠一样落在熄灭的蜜炬上。

诗中出现了啼鹃声,象征着季节的转换,秋天已经过去,夜晚的月亮寒冷地升起。诗人在枯荷池边与人牵手漫步,给人一种宁静而温馨的画面。最后,诗人贪恋美梦,询问自己温柔的灵魂是否曾经飞翔过。

整首诗词以清新、唯美的语言风格展示了诗人对梦幻与现实的反思,表达了对瞬间美好的感叹和追求。通过对自然景物、情感和意象的描绘,诗人在读者心中勾勒出一幅凄美的画面,唤起人们对生命、爱情和梦想的思考。

“劝侬归去”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fú róng yuè
芙蓉月

mán fǔ chuò zhào shí, méi shú chù rì rì lán fēng chuī yǔ.
蛮府辍棹时,梅熟处日日阑风吹雨。
wú xīn hǎo mèng, zǎo bèi xíng yún gōu zhù.
无心好梦,早被行云勾住。
nán dào jīn fān shì mèng, mèng lǐ fēn míng shuō yǔ.
难道今番是梦,梦里分明说与。
liú bù dé, cuì qīn liáng, zhū lèi piāo cán mì jù.
留不得,翠衾凉,珠泪飘残蜜炬。
tí juān mǎn shān shù.
啼鹃满山树。
xiè duō qíng xiǎo niǎo, quàn nóng guī qù.
谢多情小鸟,劝侬归去。
qiū qī guò le, yè yuè hán shēng nán pǔ.
秋期过了,夜月寒生南浦。
zhí shǒu kū hé chí shàng, wǎn zhǒng yù.
执手枯荷池上,宛种玉。
tíng dōng lù.
亭东路。
tān mèng hǎo, wèn róu hún, kě zēng fēi dù.
贪梦好,问柔魂,可曾飞度。

“劝侬归去”平仄韵脚


拼音:quàn nóng guī qù
平仄:仄平平仄
韵脚:(仄韵) 上声六语  (仄韵) 去声六御

作者简介


朱彝尊朱彝尊(1629~1709),清代诗人、词人、学者、藏书家。字锡鬯,号竹垞,又号驱芳,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又号金风亭长。汉族,秀水(今浙江嘉兴市)人。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科,除检讨。二十二年(1683)入直南书房。曾参加纂修《明史》。博通经史,诗与王士祯称南北两大宗。作词风格清丽,为浙西词派的创始者,与陈维崧并称朱陈。精于金石文史,购藏古籍图书不遗余力,为清初著名藏书家之一。

作者介绍


朱彝尊的介绍

  康熙十八年(1679年)举科博学鸿词,以布衣授翰林院检讨,入直南书房,曾参加纂修《明史》。曾出典江南省试。后因疾未及毕其事而罢归。其学识渊博,通经史,能诗词古文。词推崇姜夔。为浙西词派的创始者。诗与王士祯齐名,时称“南朱北王”。著述甚丰,有《经义考》、《日下旧闻》、《曝书亭集》等。编有《词综》、《明诗综》等。其医著有《食宪鸿秘》三卷,系食物本草之类,现有刊本行世。 先世江苏吴江人,明景泰四年迁于浙江嘉兴府秀水县,遂为秀水人。清顺治六年,彝尊挈家移居嘉兴梅会里(今浙江嘉兴市秀洲区王店镇),其故宅今为王店曝书亭公园。

朱彝尊的纪念场所

  朱彝尊墓在嘉兴塘汇乡百花庄村,今已不存。其故居曝书亭在今王店镇广平路南端,占地6500平方米,系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朱彝尊的藏书故事

  精于金石文史,游大江南北,北出云朔,东泛沧海,经瓯越,所至丛祠荒冢,破炉残碑之文,无不搜剔考证,与史传参校异同。家富藏书,通籍之后,所藏益富,曾收李延昰藏书50柜,2 500卷,达到藏书3 000余卷,后又收项氏“万卷楼”残帙,又到曹溶、徐乾学家,借其藏书传抄,其藏书所好愈笃。又借抄于宛平孙氏、无锡秦氏、昆山徐氏、晋江黄氏、钱唐龚氏等诸家旧藏,合计先后所得自称“拥书8万卷”。藏书处名“曝书亭”、“古藤书屋”,“潜采堂”,聚藏30椟,曾因偷抄史馆藏书而被贬官,遂刻有一藏书铭文称:“夺我七品官,写我万卷书。” 藏书印有“购此书,颇不易,愿子孙,勿轻弃”、“梅会里朱氏”、“潜采堂藏书”、“七品官耳”、“我生之年岁在屠维大荒落月在橘庄十四日癸酋时”、“秀水朱彝尊锡鬯氏”、“南书房镝史记”、“南书房旧讲官”、“小长芦钓鱼师”、“得之有道传之无愧”、“别业在小长芦之南毂山之东东西峡石大小横山之北”等。

  子朱昆田(1652~1699),继承“曝书亭”藏书。长达数十年未减。

  先著有《经义存亡考》,经不断修订,成《经义考》300卷,是第一部统考历代经学的专科目录。以书名为纲,参历代目录所著说经之书,先注卷数、著者、注疏者,其下各注存、佚、阙、未见等附注,自古以来诸家书目所未及。网罗宏富,为两千年来经书总汇,是研究中国古代哲学史、文化史、学术史的必备工具书,毛奇龄称编纂该书“非博极群书,不能有此”。康熙帝南巡时,还亲自为他写了“研经博物”的题词。此目分别在康熙四十年(1701)和乾隆二十年(1755)刊行。乾隆末年,翁方纲撰《经义考补正》12卷。

朱彝尊的生平

  朱彝尊,字锡鬯,秀水(今浙江嘉兴市)人,明朝大学士朱国祚曾孙。天赋异常,读书过目不忘。家里贫穷,四方游学,向南越过岭南,向北到达云朔地区(山西北部靠近内蒙地区,辽有代北云朔诏讨司,后改云内州,辖境约相当于今内蒙固阳县、土右旗、土左旗一带,治所在柔服,今土左旗西北,领柔服、宁仁两县),向东到达大海,登到和陆地相连的之罘岛(在今山东烟台),游历浙江瓯江流域地区。碰到祠堂荒冢、破炉残碣上面的文字,都细细搜索考证,与历史记载参照对比,寻找其中的差异。回到故乡,和李良年、周筼、缪泳辈一起【讲授诗歌】,他的文名逐渐大了起来。

  康熙十八年,应试博学鸿词科考,被授予翰林院检讨职务。当时富平李因笃、吴江潘耒、无锡严绳孙及朱彝尊都是以布衣百姓应试中考的,他们一起参与编修明史。他建议寻访遗留下来的典籍,同时放宽编修的时限,不要效仿元史那样编写的匆匆忙忙的。他辩论了方孝孺之友宋仲珩、王孟缊、郑叔度、林公辅诸人都没有被难,从而知道从亡、致身录说诛九族,并杀戮他的弟子朋友为一族不足为据,所说的九族,其实是本宗一族。又说东林人物不全都是君子,和东林不同道者,也不全都是小人。编写史书的人,不该存有门户偏见,以同道和不同道来分辨正邪。二十年,充当日讲起居注官。担任江南地方主考官,被人们称为能够得到人才。入值南书房,赐紫禁城骑马。数次参与内廷宴会,被赏赐绣花服装、时令水果,他的诗中都有记载。不久因为私自挟带小胥进入内廷写书被弹劾,降官一级,后来有官复原职。三十一年,假归。康熙南巡,在无锡迎驾,御书“研经博物”匾额赏赐给他。当时王士祯工诗,汪琬工文,毛奇龄工考据,只有彝尊兼有众长,著有《经义考》、《日下旧闻》、《曝书亭集》。曾选《明诗综》,或因人录诗,或因诗存人,选择排序最为恰当。八十一岁过世。子朱昆田,也工于诗文,早卒。孙子朱稻孙,举乾隆丙辰博学鸿词科,也能继承先祖家风。

  和朱彝尊一起参与教授诗歌的人中,李良年,字武曹,同乡人。与兄李绳远、弟李符都有诗名。中博学鸿词科考试,被罢官归家。谭吉璁,字舟石,嘉兴人,彝尊姑姑的儿子。年少时遇到强盗,以身体保护父亲,强盗舍之而去。后来以诸生试国子监第一,被授与弘文院撰文中书舍人职务,外派为延安同知。吴三桂叛乱,守榆城独独能够保全,论功加一级。推举应博学鸿词科考试,【报罢】。有《嘉树堂集》。

网友评论



Copyright © 2024 www.suishouch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随手查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沪ICP备20230276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