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人翻得九霞觞”出自宋代阳枋的《寿邓提干母》,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shuí rén fān dé jiǔ xiá shāng,诗句平仄:平平平平仄平平。
“谁人翻得九霞觞”全诗:尝桃不祗似东方,三度浓熏竹院香。
眼底儿孙青琐客,镜中颜色碧琳房。
出屏绣出方壶隐,峡线托余翠水长。
醉问群仙林拍手,谁人翻得九霞觞。
《寿邓提干母》是宋代阳枋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曾经品尝桃子,不仅仅是像东方的味道,三次沉醉于竹院中芬芳的香气。眼中看到的是子孙和青年琐事的客人,镜中映照的是碧绿的丽人房间。绣屏上绣出了方壶的形象,峡谷中的绿水长流。醉酒之际询问群仙,谁能翻转九霞觞。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充满生机和欢乐的场景。作者曾经品尝过桃子,但这里的桃子并不仅仅代表水果的味道,而是象征着年轻的美好和自然的纯洁。桃子的味道让人回味无穷,仿佛能够感受到东方的魅力和神秘。竹院中弥漫着浓烈的香气,使人陶醉其中。
诗中提到的眼底的儿孙青琐客,是指作者看到的一幅家庭场景,孩子们的活泼和琐碎的琐事,让人感受到生活的真实和温暖。而镜中的颜色碧琳房,则是指作者在镜子中看到的美丽的房间,里面有一个美丽的女子。这里通过对家庭和美好女性的描绘,展示了家庭的幸福和美满。
绣屏上绣出的方壶和峡谷中的绿水,给人以视觉上的愉悦和美感。这些景象通过作者的描写,使读者能够想象到一个美丽而宁静的自然环境,体验到大自然的魅力和生命的蓬勃。
最后,作者在醉酒之际询问群仙,谁能翻转九霞觞。这里的九霞觞指的是一种神话中的仙酒,代表了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作者希望能够找到一个能够实现这种美好生活的人或者力量,让自己的生活更加幸福和充实。
整首诗词以描绘自然、家庭和美好生活为主题,通过对景物和人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作者对于生活的热爱和向往。读者在欣赏这首诗词时可以感受到作者内心的喜悦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同时也能够在诗中找到共鸣,体味生活中的点滴幸福。
shòu dèng tí gàn mǔ
寿邓提干母
cháng táo bù zhī shì dōng fāng, sān dù nóng xūn zhú yuàn xiāng.
尝桃不祗似东方,三度浓熏竹院香。
yǎn dǐ ér sūn qīng suǒ kè, jìng zhōng yán sè bì lín fáng.
眼底儿孙青琐客,镜中颜色碧琳房。
chū píng xiù chū fāng hú yǐn, xiá xiàn tuō yú cuì shuǐ zhǎng.
出屏绣出方壶隐,峡线托余翠水长。
zuì wèn qún xiān lín pāi shǒu, shuí rén fān dé jiǔ xiá shāng.
醉问群仙林拍手,谁人翻得九霞觞。
拼音:shuí rén fān dé jiǔ xiá shāng
平仄:平平平平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下平七阳
阳枋(1187-1267),字正父,原名昌朝,字宗骥,合州巴川(今重庆铜梁东南)人。居字溪小龙潭之上,因号字溪。
阳枋(1187-1267),字正父,原名昌朝,字宗骥,合州巴川(今重庆铜梁东南)人。居字溪小龙潭之上,因号字溪。
早年从朱熹门人度正、暖渊游,学者称大阳先生。
理宗端平元年(1234)冠乡选,取得乡试第一。
从嘉熙二年(1238年)起,因蒙古攻蜀所扰,阳枋先后避地南川、清溪、夜郎、泸南等边远地区。
淳祐元年(1241),以蜀难免入对,赐同进士出身。
淳祐四年(1244),阃帅交辟之,应蜀守余玠之请,分教广安,历监昌州酒税,大宁理掾。五年,改大宁监司法参军。八年,为绍庆府学官。
1251年,主教涪陵北岩书院,士子信从者众。
1255年以后,因年老和避蒙古兵锋。先后随子就养于嘉定(今四川乐山)、涪州(今四川涪陵)、荆州(今湖北江陵)白水镇、峡州(今湖北宜昌)至喜亭、桃源(今湖南桃源)广溪。
1265年自夷陵(今湖北宜昌)还蜀。
晚以子炎卯贵,加朝奉大夫。致仕。度宗咸淳三年卒,年八十一。
子阳炎卯,瑞平二年(1247年)进士。
子阳恪,字伯强,号以斋,理宗景定四年(1262年)进士,为蜀举首,治《春秋》,著《易说》、《春秋夏时考正》2卷(均佚)。
族侄阳昂,阳枋叔父阳伯高仲子阳元泽之次子,景定三年(1262)进士,尝辟渝州节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