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愁人闭草堂”出自唐代戎昱的《成都暮雨秋(一作秋雨)》,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chóu rén bì cǎo táng,诗句平仄:平平仄仄平。
“愁人闭草堂”全诗:九月龟城暮,愁人闭草堂。
地卑多雨润,天暖少秋霜。
纵欲倾新酒,其如忆故乡。
不知更漏意,惟向客边长。
成都暮雨秋(一作秋雨)
九月龟城暮,愁人闭草堂。
地卑多雨润,天暖少秋霜。
纵欲倾新酒,其如忆故乡。
不知更漏意,惟向客边长。
译文:
九月的成都,城池在暮色中渐渐昏暗,令人愁闷地闭上草堂的门。
这片土地低洼,多雨润泽,天空温暖,秋霜却很少。
纵然想要倾倒新酒,也无法与怀念故乡的感觉相比。
不知道更漏的声音是怎样的意味,只能长久地望向远客的方向。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成都的秋天,以及作者在这个季节的心情。诗中通过描写成都的气候和环境,展现出秋天的特点。成都地势低洼,多雨,暖和,秋霜较少,这是成都秋天的特色。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却感到愁闷,闭上了草堂的门。诗人倾诉了自己的思乡之情,新酒虽好,却无法与怀念故乡的感觉相比。最后一句描述了诗人对时间的迷惑,不知道更漏的声音意味着什么,只能长久地望向远客的方向。整首诗以简洁、淡泊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在成都秋天的感受和思考,以及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chéng dū mù yǔ qiū yī zuò qiū yǔ
成都暮雨秋(一作秋雨)
jiǔ yuè guī chéng mù, chóu rén bì cǎo táng.
九月龟城暮,愁人闭草堂。
dì bēi duō yǔ rùn, tiān nuǎn shǎo qiū shuāng.
地卑多雨润,天暖少秋霜。
zòng yù qīng xīn jiǔ, qí rú yì gù xiāng.
纵欲倾新酒,其如忆故乡。
bù zhī gēng lòu yì, wéi xiàng kè biān cháng.
不知更漏意,惟向客边长。
拼音:chóu rén bì cǎo táng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韵脚:(平韵) 下平七阳
戎昱,(744~800)唐代诗人。荆州(今湖北江陵)人,郡望扶风(今属陕西)。少年举进士落第,游名都山川,后中进士。宝应元年(762),从滑州、洛阳西行,经华阴,遇见王季友,同赋《苦哉行》。大历二年(767)秋回故乡,在荆南节度使卫伯玉幕府中任从事。后流寓湖南,为潭州刺史崔瓘、桂州刺史李昌巙幕僚。建中三年(782)居长安,任侍御史。翌年贬为辰州刺史。后又任虔州刺史。晚年在湖南零陵任职,流寓桂州而终。中唐前期比较注重反映现实的诗人之一。名作《苦哉行》写战争给人民带来灾难。羁旅游宦、感伤身世的作品以《桂州腊夜》较有名。
戎昱(约744年一800年),荆南(荆州区)人。年轻时考进士落榜,于是纵情游览天下名城。他飘落导域,十分怀念家乡,曾作《长安秋夕》诗:“昨霄西窗梦,梦入荆南道。远客归去来,在家贫亦好。”又有《云梦故城秋望》:“梦渚鸿声晚,荆门树色秋。片云凝不散,遥挂望乡愁。”以寄托对家乡的思念。
广德元年(763年),颜真卿将节度荆南,邀戎昱为幕宾,后因事未成行。大历三年(768年)杜甫到荆州,戎昱与他在诸宫会见,结为挚友。
戎昱的诗歌创作,对社会矛盾有相当深刻反映。《塞下曲》6首、《苦哉行》5首、《入剑门》等都是情感真挚,充满现实主义的作品。他的诗歌反映了同情人民,忧虑国事的思想感情,传为千古名篇。《苦辛行》、《咏史》、《塞上曲》抨击玩弄权术的贵族和苟且偷安的朝臣,产生了重大影响。他的艺术风格以沉郁为主,兼有雄放、哀婉、清新的特色。《唐音葵签》卷三十六称赞:“戎昱之于杜甫,尤其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