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鸣嗷嗷旧枝柯”出自宋代邓剡的《书乌龙山》,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āi míng áo áo jiù zhī kē,诗句平仄:平平平平仄平平。
“哀鸣嗷嗷旧枝柯”全诗:岁云暮矣可奈何,云愁雨湿阴风多。
林壑摧残海惊波,惨淡一色无山河。
哀鸣嗷嗷旧枝柯,飞天不容忧虞罗。
深山短景孤鸟过,会看明午风日和。
《书乌龙山》是宋代诗人邓剡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岁云暮矣可奈何,
云愁雨湿阴风多。
林壑摧残海惊波,
惨淡一色无山河。
哀鸣嗷嗷旧枝柯,
飞天不容忧虞罗。
深山短景孤鸟过,
会看明午风日和。
诗意:
诗人描绘了一个景象凄凉的山景,表达了他对时光流逝和自然景观破坏的感慨。诗中的乌龙山成为了诗人内心的写照,寄托了他对时代的忧虑和对自然环境的关注。
赏析:
这首诗以自然景观为背景,抒发了诗人对时代变迁和自然破坏的愤慨之情。首两句“岁云暮矣可奈何,云愁雨湿阴风多。”揭示了岁月已经过去,无法挽回的无奈感。接着,诗人用“林壑摧残海惊波,惨淡一色无山河”来形容山中景色的凄凉,表达了他对自然环境遭受破坏的痛心之情。
接下来的两句“哀鸣嗷嗷旧枝柯,飞天不容忧虞罗。”展现了枯枝败叶中的生命力,表达了诗人对逆境中坚持不懈的精神的赞叹。诗人将孤鸟过景与自身的心境相映衬,表达了他的孤独和无助。
最后两句“深山短景孤鸟过,会看明午风日和”,展示了诗人对未来的期望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尽管诗中描绘的景象凄凉,但诗人仍然怀抱着对和平与和谐的向往,寄望于明天的风景会更加美好。
整首诗以雄浑而激昂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时代变迁和自然破坏的思考和感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诗人抒发了对社会现实的忧虑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展现出一种豁达而深沉的情感。
shū wū lóng shān
书乌龙山
suì yún mù yǐ kě nài hé, yún chóu yǔ shī yīn fēng duō.
岁云暮矣可奈何,云愁雨湿阴风多。
lín hè cuī cán hǎi jīng bō, cǎn dàn yī sè wú shān hé.
林壑摧残海惊波,惨淡一色无山河。
āi míng áo áo jiù zhī kē, fēi tiān bù róng yōu yú luó.
哀鸣嗷嗷旧枝柯,飞天不容忧虞罗。
shēn shān duǎn jǐng gū niǎo guò, huì kàn míng wǔ fēng rì hé.
深山短景孤鸟过,会看明午风日和。
拼音:āi míng áo áo jiù zhī kē
平仄:平平平平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下平五歌
邓剡(1232-1303),字光荐,又字中甫,号中斋。庐陵人(今江西省吉安县永阳镇邓家村)。南宋末年爱国诗人、词作家,第一个为文天祥作传的人。他与文天祥、刘辰翁是白鹭洲书院的同学。
邓剡 景定三年(1262)进士及第,后隐居在家。左丞相江万里多次要他出来做官,他都谢绝。而文天祥起兵勤王,他却举家参加。后来家中老幼12口死于广东香山兵燹。他抑制家破人亡的个人悲痛,毅然跋山涉水,奔赴抗元前线。祥兴元年(1278),任礼部侍郎,二年(1279),厓山海战时,陆秀夫抱帝赴海死,邓剡也悲愤投海,但两次都被元兵捞起。张弘范劝降,被拒绝,于是将邓剡和文天祥一同押送元都燕京。邓因病重被留在金陵就医。文天祥在柴市英勇就义后,邓剡不忘友人的重托,怀着极其悲痛而又崇敬的心情,撰写了《文信国公墓志铭》、《信国公像赞》、《文丞相传》、《文丞相督府忠义传》,以及《哭文丞相》、《挽文信公》等诗,向人们介绍了文天祥的生平事迹,颂扬了文天祥为国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坚贞不渝的民族气节。
邓剡是庐陵诗派、庐陵词派的代表作家之一。他的诗造诣很深,风格“浑涵有英气,锻炼如自然”。所著《续宋书》、《德祐日记》、《填海录》、《东海集》、《词林纪事》等书,惜已失传。不过在《文山先生全集》中,文天祥保存了邓光荐《驿中言别》、《行宫》、《满江红·和王昭仪题壁》、《浪淘沙·秋旅》、《送行三首》等诗词,今有《中斋词》一卷行世。(李建兰)
景定三年(1262)进士,为文天祥门友。剡以诗名世,江万里屡荐不就,后随天祥赞募勤王。宋末,元兵至,携家入闽。端宗即位,广东制置使赵潽晋辟为斡办官,荐除宣教郎、宗正寺簿。祥兴元年(1278)六月,从驾至硅山,除秘书丞,兼权礼部侍郎,迁直学士。宋亡,投海者再,元兵打捞之,不得死。元将张弘范礼致之,与文天祥同押北上,舟中唱和。有诗集名《东海集》,天祥为序。至建康以病留,天祥赋诗别之。久之,得放归。张弘范卒后,其子张珪袭父职,于至元十九年(1282)迎邓剡师事之二十三年(1286),程钜夫以侍御史行台至金陵,邓剡有《烛影摇红》词贺其得子。
卒于大德七年。
邓光荐撰有《中斋集》、《东海集》、《续宋书》等,不传。有《中斋词》一卷,今人赵万里收入《校辑宋金元人词》中。文散见《文山先生全集》("附录")等书,诗散见《吴礼部诗话》、《天下同文集》、《庐陵县志》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