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庭含夕气”出自唐代骆宾王的《夏日夜忆张二》,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guǎng tíng hán xī qì,诗句平仄:仄平平平仄。
“广庭含夕气”全诗:伏枕忧思深,拥膝独长吟。
烹鲤无尺素,筌鱼劳寸心。
疏麻空有折,芳桂湛无斟。
广庭含夕气,闲宇澹虚阴。
织虫垂夜砌,惊鸟栖暝林。
欢娱百年促,羁病一生侵。
讵堪孤月夜,流水入鸣琴。
《夏日夜忆张二》是唐代诗人骆宾王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绘了诗人在夏夜时想念漂泊友人张二的心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
倚在枕头上,忧思深沉,
抱膝独自长吟。
煮鲤鱼不加调料,
捕筌鱼劳神费心。
几根麻线杂乱无序,
美丽的桂花不加采摘。
广阔的庭院充满着夜的气息,
宽敞的房子洒满了虚幻的阴影。
夜晚织虫挂在墙上,
鸟儿害怕黑暗中栖息在树林中。
欢乐享受的时光短暂,
在困苦和疾病中度过的岁月漫长。
如何能忍受孤独的月夜,
小溪的流水进入琴弦发出悲鸣。
诗意和赏析:
诗人在夏夜中思念与张二分离的情怀如泉水般涌动。他感到忧思重重,烦恼在心头徘徊。没有欣赏到美味佳肴的滋味,只是品尝到麻痹和单调。无法得到美好的事物,只能疲于工作,无法得到满足。麻线乱而无章可织,不能得到美好事物的回报,桂花美而无斟可摘,享受不到美好的时光。夜晚的广阔空间没有了繁华,房子的虚幻和冷清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夜晚的虫鸣和鸟鸣都给人带来了一种不寻常的安静和恐怖。快乐和欢乐的时光很短暂,而病痛和忧虑似乎无休止。在孤独和寂寞的夜晚里,他用琴声唤醒了小溪的回响,传达了他内心的苦闷和不安。
这首诗词通过具体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并在其中展示了作者内心的忧郁、寂寞和痛苦,同时也反映了唐代士人漂泊失落的境遇。这首诗词既展示了夏夜的凄凉气息,又唤起了人们对友情、人生意义以及人情冷暖的思考。
xià rì yè yì zhāng èr
夏日夜忆张二
fú zhěn yōu sī shēn, yōng xī dú cháng yín.
伏枕忧思深,拥膝独长吟。
pēng lǐ wú chǐ sù, quán yú láo cùn xīn.
烹鲤无尺素,筌鱼劳寸心。
shū má kōng yǒu zhé, fāng guì zhàn wú zhēn.
疏麻空有折,芳桂湛无斟。
guǎng tíng hán xī qì, xián yǔ dàn xū yīn.
广庭含夕气,闲宇澹虚阴。
zhī chóng chuí yè qì, jīng niǎo qī míng lín.
织虫垂夜砌,惊鸟栖暝林。
huān yú bǎi nián cù, jī bìng yī shēng qīn.
欢娱百年促,羁病一生侵。
jù kān gū yuè yè, liú shuǐ rù míng qín.
讵堪孤月夜,流水入鸣琴。
拼音:guǎng tíng hán xī qì
平仄:仄平平平仄
韵脚:(仄韵) 去声五未
骆宾王(约619—约687年)字观光,汉族,婺州义乌人(今浙江义乌)。唐初诗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又与富嘉谟并称“富骆”。高宗永徽中为道王李元庆府属,历武功、长安主簿,仪凤三年,入为侍御史,因事下狱,次年遇赦,调露二年除临海丞,不得志,辞官。有集。骆宾王于武则天光宅元年,为起兵扬州反武则天的徐敬业作《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敬业败,亡命不知所之,或云被杀,或云为僧。
骆宾王之父官青州博昌县令,死于任所。
父死后,他流寓博山,后移居兖州瑕丘县,在贫 困落拓的生活中度过了早年岁月。
650~655(唐高宗永徽)年间,为道王李元庆府属,道王叫他陈述才能,他耻于自炫,辞不奉命。后拜奉礼郎,为东台详正学士。因事被谪,从军西域,久戍边疆。后入蜀,居姚州道大总管李义军幕,平定蛮族叛乱,文檄多出其手。在蜀时,与卢照邻往还唱酬。
678年(仪凤三年),后调任武功主簿、长安主簿,又由长安主簿入朝为侍御史,武则天当政,骆多次上书讽刺,得罪入狱。骆在狱咏蝉,有云:“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余心?”以抒悲愤。次年,遇赦得释。
680年(调露二年),出任临海县丞,世称骆临海。弃官游广陵,作诗明志:“宝剑思存楚,金椎许报韩。”。
684年(嗣圣元年),武则天废中宗自立,这年9月,徐敬业(即李敬业)在扬州起兵反对。骆宾王为徐府属,被任为艺文令,掌管文书机要。他起草著名的《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班声动而北风起,剑气冲而南斗平,暗鸣则山岳崩颓,叱咤则风云变色。以此制敌,何敌不摧,以此图功,何功不克。……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慷慨激昂,气吞山河。武则天读至“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何托”,皇然问:“谁为之?”或以宾王对,武则天感叹曰:“宰相安得失此人?”11月徐敬业兵败被杀,骆宾王下落不明。《资治通鉴》说他与李同时被杀,《朝野佥载》说是投江而死,《新唐书》本传说他“亡命不知所之”,而孟綮《本事诗》则说:“当敬业之败,与宾王俱逃,捕之不获。将帅虑失大魁,得不测罪。时死者数万人,因求戮类二人者,函首以献。后虽知不死,不敢捕送。故敬业得为衡山僧,年九十余乃卒。宾王亦落发,遍游名山。至灵隐,以周岁卒。”另有一说表示骆宾王跳水逃生,亡命于“邗自白水荡”(今启东吕四一带);而追兵将领怕承担对朝廷重犯追捕不力的罪名,杀了与他们相貌似的两个人交差,骆宾王遂得以隐名活了下来。死后葬于南通。而据《中国名胜词典》记载:“骆宾王墓:在浙江义乌县城东15公里枫塘。墓前石碑为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重建。”也有学者表示南通和义乌两地的骆宾王墓都是衣冠冢。
骆宾王:汉族,字观光,生于义乌(今中国浙江义乌),唐朝著名诗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在四杰中他的诗作最多。
骆宾王出身寒门,七岁能诗,号称“神童”。据说咏鹅诗就是此时所作。骆宾王尤擅七言歌行,名作《帝京篇》为初唐罕有的长篇,当时以为绝唱。他还曾久戍边城,写有不少边塞诗“晚凤迷朔气,新瓜照边秋。灶火通军壁,烽烟上戍楼。”豪情壮志,见闻亲切。唐中宗复位后,诏求骆文,得数百篇。后人收集之骆宾王诗文集颇多,以清陈熙晋之《骆临海集笔注》最为完备。
骆宾王和卢照邻都擅长七言歌行诗,“富有才情,兼深组织”,“得擅长什之誉”(胡震亨《唐音癸签》)。
他的长篇歌行《帝京篇》在当时就己被称为绝唱,《畴昔篇》、《艳情代郭氏赠卢照邻》、《代女道士王灵妃赠道士李荣》等也都具有时代意义,往往以□崎磊落的气息,驱使富艳瑰丽的词华,抒情叙事,间见杂出,形式非常灵活。这种诗体,从六朝小赋变化而来,它吸取了六朝乐府中辘轳辗转的结构形式以及正在发展中的今体诗的对仗和韵律,言词整齐而流利,音节宛转而和谐,声情并茂,感染力强,易于上口成诵。明代何景明说初唐四子“音节往往可歌”(《明月篇序》),所指即此。在骆宾王稍后的刘希夷、张若虚以及盛唐的李颀、王维、高□,中唐的元稹、白居易,晚唐的郑□、韦庄,及至清代吴伟业等人的长篇歌行,都是沿着这条线索发展下来的。
骆宾王的五律也有不少佳作。如《在狱咏蝉》,托物寄兴,感慨深微,是脍炙人口的名篇;《送郑少府入辽》抒写立功报国的乐观战斗精神,格高韵美,词华朗耀,除了全首平仄声调还不协调,律体形式尚未成熟而外,比起杨炯的《从军行》、《紫骝马》并无逊色。绝句小诗,如《于易水送人》、《在军登城楼》,寥寥20字中,壮志豪情,激荡着风云之气,颇能见出诗人的个性风格,在初唐绝句中也是不多见的。
“四杰”齐名,原是诗文并称的。他们的骈文在才华艳发、词采赡富之中,寓有一种清新俊逸的气息。无论抒情、说理或叙事,都能运笔如舌,挥洒自如,比起六朝后期堆花俪叶,一味追求形式之美的文风,有着明显的不同。骆宾王《代徐敬业传檄天下文》,便是最能代表这种时代新风、流传广泛的名作之一。它以封建时代忠义大节作为理论根据,号召人们起来反对正在筹建中的武周王朝,气势充沛,笔端带有情感。其中“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何托”二句,颇能激发唐朝旧臣对故君的怀念。据说武后读到了这两句,矍然为之动容,问:“谁为之?”或以宾王对。后曰:“宰相安得失此人!”(《新唐书》本传)足见他在政治和文学上的才能,连敌对方面目空一世的武则天,也为之折服。其诗,最早为中宗时郗云卿所辑10卷,今已佚。明、清两朝流行的有4卷本、6卷本和10卷本,所收篇目大致相同,均为后人重辑。清人陈熙晋《骆临海集笺注》后出,最为完善,有中华书局排印本。事迹见新、旧《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