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句

“有酴醿入手”的全诗出处及翻译赏析


“有酴醿入手”出自宋代程垓的《一落索》,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yǒu tú mí rù shǒu,诗句平仄:仄平平仄仄。

“有酴醿入手”全诗

《一落索》

有酴醿入手

门外莺寒杨柳。
正减欢疏酒。
春阴早是做人愁,更何况、花飞后。
莫倚东风消瘦。
有酴醿入手
尽偎香玉醉何妨,任花落、愁依旧。


赏析


《一落索》是宋代程垓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我为您提供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门外莺寒杨柳。
正减欢疏酒。
春阴早是做人愁,
更何况、花飞后。
莫倚东风消瘦。
有酴醿入手。
尽偎香玉醉何妨,
任花落、愁依旧。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春天的凄凉景象和人们的愁苦情绪。诗中的杨柳已被寒莺所离去,喜庆的气氛也在逐渐消散。春天的阴云早早地给人带来了忧愁,更何况花儿飞落之后。诗人告诫读者不要寄望于东风,因为东风也无法解除人们的消瘦之症。然而,有美酒佳酿在手,就让我们尽情享受美好的时光吧,不必担心花儿的凋零,愁苦依然存在。

赏析:
《一落索》以简洁而凄美的语言描绘了春天的离散和人们的忧愁。诗中的莺寒杨柳和欢疏酒形象犹如一幅凄美的画面,传达出春天的离别和忧伤之感。诗人通过对花飞后的描写,进一步强调了人生的无常和离散的主题。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告诫读者不要寄望于东风,意味着外在的力量无法解决内心的苦闷。然而,诗人也提醒人们,尽情享受手中的美酒佳酿,不必过于纠结于生活的不如意,让花儿的凋零与人们的忧愁共存。整首诗词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人生离散和忧愁的主题,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思考。

“有酴醿入手”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yī luò suǒ
一落索

mén wài yīng hán yáng liǔ.
门外莺寒杨柳。
zhèng jiǎn huān shū jiǔ.
正减欢疏酒。
chūn yīn zǎo shì zuò rén chóu, gèng hé kuàng huā fēi hòu.
春阴早是做人愁,更何况、花飞后。
mò yǐ dōng fēng xiāo shòu.
莫倚东风消瘦。
yǒu tú mí rù shǒu.
有酴醿入手。
jǐn wēi xiāng yù zuì hé fáng, rèn huā luò chóu yī jiù.
尽偎香玉醉何妨,任花落、愁依旧。

“有酴醿入手”平仄韵脚


拼音:yǒu tú mí rù shǒu
平仄:仄平平仄仄
韵脚:(仄韵) 上声二十五有

作者简介


程垓「程垓」字正伯,眉山(今属四川)人。苏轼中表程之才(字正辅)之孙。淳熙十三年(1186)游临安,陆游为其所藏山谷帖作跋,未几归蜀。撰有帝王君臣论及时务利害策五十篇。绍熙三年(1192),已五十许,杨万里荐以应贤良方正科。绍熙五年(1194)乡人王称序其词,谓“程正伯以诗词名,乡之人所知也。余顷岁游都下,数见朝士,往往亦称道正伯佳句”。冯煦《蒿庵论词》:“程正伯凄婉绵丽,与草窗所录《绝妙好词》家法相近。”有《书舟词》(一作《书舟雅词》)一卷。

作者介绍


程垓的著述

  南宋词人。字正伯,号书舟。眉山(今属四川)人。生卒年不详。

  孝宗淳熙间曾游临安。光宗时尚未仕宦。有《书舟词》。存词150余首。杨慎《词品》称程垓为"东坡之中表也"。但程垓成年时,东坡卒已久,其误甚明。毛晋《书舟词跋》及《四库全书总目》亦沿杨慎之误。近人况周颐《蕙风词话》卷四考辨甚详。

  程垓词今存157首。其词作反映生活面较窄,多写羁旅行役、离愁别绪,情意凄婉。如〔满庭芳〕"问故乡何日,重见吾庐";〔酷相思〕"月挂霜林寒欲坠"。不过他的长调很工丽潇洒,如〔摸鱼儿〕"掩凄凉黄昏庭院"。在临安所写的〔凤栖梧〕"蜀客望乡归不去","忧国丹心曾独许",表现了作者的忧国之情与乡思,语浅情深。其词风深受柳永词的影响,所以冯煦《蒿庵论词》称其词"凄婉绵丽,与草窗(周密)所录《绝妙好词》家法相近"。程垓的词在风格情调上,都与柳永词有近似的地方,所以有人将他的词看作是柳词的余绪(薛砺若《宋词通论》)。但柳词虽有“森秀幽畅”的长处,也有“俚艳近俗”的短处。程垓词却能扬其长而避其短,潇洒脱俗,挚婉蕴藉,深为后人所称赏。

Copyright © 2024 www.suishouch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随手查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沪ICP备20230276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