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匹似涌金门外看”出自宋代黄公绍的《念奴娇(月)》,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pǐ shì yǒng jīn mén wài kàn,诗句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
“匹似涌金门外看”全诗:山围宽碧,月十分圆满,十分春暮。
匹似涌金门外看,添得绿阴佳树。
野阔星垂,天高云敛,不受红尘污。
徘徊水影,闲中自有佳处。
乘兴著我扁舟,山阴夜色,渺渺流光溯。
望美人兮天一角,我欲凌风飞去。
世事浮沈,人生圆缺,得似烟波趣。
兴怀赤壁,大江千古东注。
《念奴娇(月)》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黄公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山围宽碧,月十分圆满,十分春暮。
匹似涌金门外看,添得绿阴佳树。
野阔星垂,天高云敛,不受红尘污。
徘徊水影,闲中自有佳处。
乘兴著我扁舟,山阴夜色,渺渺流光溯。
望美人兮天一角,我欲凌风飞去。
世事浮沈,人生圆缺,得似烟波趣。
兴怀赤壁,大江千古东注。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的情感和对自然景观的赞美。诗人以山水和月亮为背景,表达了自己的思念之情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诗的开篇以山围宽碧的景象作为背景,描述了一个宁静而广阔的自然环境。月亮圆满,春天即将过去,这里暗示了光阴易逝,时间的流转。
诗中提到的“涌金门外”是指月亮升起的景象,它的光辉照耀在山外,添上了绿荫和美丽的树木。这里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和对生活的向往。
接下来,诗人描述了广袤的野外,闪烁的星星和高耸的天空,它们不受尘世的污染,清澈而纯净。作者的心灵也像水中的倒影一样徘徊,寻找自己内心的宁静和美好。
在这种情境下,诗人乘坐着扁舟,欣赏着山阴下的夜色,眺望着美丽的人儿,希望能凌风飞去,与她相会。这里表达了作者对爱情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展现了对自由自在生活的渴望。
最后几句表达了对世事变迁和人生无常的思考。诗人提到了赤壁,这是指三国时期著名的赤壁之战,它象征了兴盛和辉煌的过去。大江东注则是指长江的流淌,表达了时间的长久和世事的变迁。诗人认为在这个浮沉变幻的世界中,人生如同圆缺的月亮,而能够像烟波一样自由自在地享受生活才是最有趣的。
《念奴娇(月)》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表达情感,展现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诗人以流畅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将情感和思考融入其中,使整首诗词充满诗意和赏析价值。
niàn nú jiāo yuè
念奴娇(月)
shān wéi kuān bì, yuè shí fēn yuán mǎn, shí fēn chūn mù.
山围宽碧,月十分圆满,十分春暮。
pǐ shì yǒng jīn mén wài kàn, tiān dé lǜ yīn jiā shù.
匹似涌金门外看,添得绿阴佳树。
yě kuò xīng chuí, tiān gāo yún liǎn, bù shòu hóng chén wū.
野阔星垂,天高云敛,不受红尘污。
pái huái shuǐ yǐng, xián zhōng zì yǒu jiā chù.
徘徊水影,闲中自有佳处。
chéng xìng zhe wǒ piān zhōu, shān yīn yè sè, miǎo miǎo liú guāng sù.
乘兴著我扁舟,山阴夜色,渺渺流光溯。
wàng měi rén xī tiān yī jiǎo, wǒ yù líng fēng fēi qù.
望美人兮天一角,我欲凌风飞去。
shì shì fú shěn, rén shēng yuán quē, dé shì yān bō qù.
世事浮沈,人生圆缺,得似烟波趣。
xìng huái chì bì, dà jiāng qiān gǔ dōng zhù.
兴怀赤壁,大江千古东注。
拼音:pǐ shì yǒng jīn mén wài kàn
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
韵脚:(平韵) 上平十四寒 (仄韵) 去声十五翰
黄公绍,宋元之际邵武(今属福建)人,字直翁。咸淳进士。入元不仕,隐居樵溪。著《古今韵会》、以《说文》为本,参考宋元以前字书、韵书,集字书训诂之大成,原书已佚,其同时人熊忠所编《古今韵会举要》中,略能见其大概。另有《在轩集》。
黄公绍,生卒年不详。南宋咸淳元年(1265年)中进士,受职架阁官。邵武人李南叔收录严羽的诗和评辑为《沧浪吟》,黄公绍为这本书撰写序言,极力推荐,使这部名著特别是《沧浪诗话》得以广泛流传,蜚声中外。宋亡,他弃官返籍,筑室于今邵武市西樵岚溪畔,并以宋代名儒胡安国“心要在腔子里”为格言,把书室命名为“在轩”,以表明他专心致志于治学的志向。
黄公绍博洽古今,潜心著作。他精通“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六种造字方法),约在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前,以《说文解字》为本,参考宋、元以前的字书、韵书,撰《古今韵会》,成为字书训诂集大成的著作。另与熊忠合编《古今韵会举要》。黄公绍生前著作很多,现仅存《在轩集》1卷,有文30篇,诗约28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