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句

“笔下行看吐黄绢”的全诗出处及翻译赏析


“笔下行看吐黄绢”出自宋代李弥逊的《送陈颖仲赴省闱》,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bǐ xià xíng kàn tǔ huáng juàn,诗句平仄:仄仄平仄仄平仄。

“笔下行看吐黄绢”全诗

《送陈颖仲赴省闱》

笔下行看吐黄绢

木末挥斤玉未镌,清姿直节已飘然。
诗书插架嗤三万,文字撑肠富五千,笔下行看吐黄绢,选中应喜探青钱。
管城自有封侯相,得路功名且着鞭。


赏析


《送陈颖仲赴省闱》是宋代李弥逊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写了陈颖仲的才华和前途远大,同时也表达了对他的送别和祝福之情。

诗意:
这首诗以木匠的手艺为比喻,表达了陈颖仲的才华和潜力尚未完全展现出来,但他的品质高洁正直却已经显露无疑。诗人提到了陈颖仲的学识渊博,他插书架时,嗤笑了三万卷诗书,撑起了肠富五千的文字。陈颖仲的笔下行文如行云流水,看似轻松自如地吐出黄绢,选中应喜探青钱。诗中还提到管城自有封侯相的命运,陈颖仲在得到路途的引领下,必能够获得功名并且乘着马鞭前行。

赏析:
这首诗以木匠的手艺作为隐喻,通过对陈颖仲的赞美,表现了他的才华和潜力。作者运用了质朴的比喻,将陈颖仲的才华比作挥斤镌刻玉石,暗示他的才能尚未完全展现,但已经显示出清秀的姿态和坚持正直的品质。诗中对陈颖仲的学识广博和文字功底给予了极高的评价,揭示了他在文学领域的造诣和潜力。同时,诗中提到的管城自有封侯相和得路功名且着鞭的描述,传递了对陈颖仲前途光明的期许和祝福。

整首诗以简约朴实的语言表达了对陈颖仲的赞美和送别之情,同时展现了作者对他未来的期望。通过对才华和品质的赞美,诗人表达了对陈颖仲前途无限美好的信心和祝福。这首诗既展示了陈颖仲的才华和潜力,也体现了宋代文人对才子佳人的美好祝福和期待。

“笔下行看吐黄绢”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sòng chén yǐng zhòng fù shěng wéi
送陈颖仲赴省闱

mù mò huī jīn yù wèi juān, qīng zī zhí jié yǐ piāo rán.
木末挥斤玉未镌,清姿直节已飘然。
shī shū chā jià chī sān wàn, wén zì chēng cháng fù wǔ qiān,
诗书插架嗤三万,文字撑肠富五千,
bǐ xià xíng kàn tǔ huáng juàn, xuǎn zhòng yīng xǐ tàn qīng qián.
笔下行看吐黄绢,选中应喜探青钱。
guǎn chéng zì yǒu fēng hóu xiāng, dé lù gōng míng qiě zhe biān.
管城自有封侯相,得路功名且着鞭。

“笔下行看吐黄绢”平仄韵脚


拼音:bǐ xià xíng kàn tǔ huáng juàn
平仄:仄仄平仄仄平仄
韵脚:(仄韵) 去声十七霰

作者简介


李弥逊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作者介绍


李弥逊的著述名录

  李弥逊和李纲是好朋友,政治主张相同,诗歌酬答也很多。钱钟书认为他的诗不受苏轼和黄庭坚的影响,命意造句都新鲜轻巧,在当时可算独来独往。著有《筠溪集》二十四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又《甘露集》(《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二八),已佚。《宋史》卷三八二有传。

李弥逊的生平

  李弥逊,约生于宋神宗元丰中,卒于高宗绍兴二十三年,年约七十二岁左右。徽宗大观三年(1109)进士,调单州司户。政和四年(1114)除国朝会要所检阅文字。八年,擢起居郎,因上封事剀切,贬知卢山县。宣和七年(1125),知冀州。钦宗靖康元年(1126),召为卫尉少卿,出知瑞州。高宗建炎元年(1127),除淮南路转运副使。绍兴二年(1132),知饶州。五年,知吉州。七年,迁起居郎,试中书舍人。八年,试户部侍郎。九年,因反对议和忤秦桧,出知漳州。十年奉祠,归隐福建连江西山。二十三年卒。

网友评论



Copyright © 2024 www.suishouch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随手查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沪ICP备20230276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