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句

“莫教红紫放春回”的全诗出处及翻译赏析


“莫教红紫放春回”出自宋代李弥逊的《席上偶成二首》,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mò jiào hóng zǐ fàng chūn huí,诗句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

“莫教红紫放春回”全诗

《席上偶成二首》

莫教红紫放春回

伤春早觉鬓丝垂,谁遣飞花近酒杯。
青翼若能传客恨,莫教红紫放春回


赏析


《席上偶成二首》是宋代李弥逊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伤春早觉鬓丝垂,
谁遣飞花近酒杯。
青翼若能传客恨,
莫教红紫放春回。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伤感之情。诗人在宴席上,感受到春天的来临,却也因此而感到鬓发斑白。他观赏着飞舞的花朵,却又感叹花朵的近在咫尺,却无法将自己的心情传递给其中一朵,使其代替自己表达思念之情。他希望青色的翅膀可以传达客人的忧伤,而不要让红色和紫色的花朵带走了春天。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春天的描绘,展示了诗人内心的情感。诗人在春天的氛围中感受到岁月的流转,自觉年华渐老,而此时的春光却使他更加思念。他在宴席上观赏花朵,花朵似乎近在眼前,但却无法与之亲近,无法将自己内心的伤感传达给它们。他希望能够借助一双青色的翅膀,将客人的忧伤传递给花朵,让它们代替自己表达思念之情。同时,他也表达了对于红色和紫色花朵的警惕,不希望它们把春光带走,因为春天对于诗人来说是那样宝贵而珍贵的。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凝练的表达语言,将诗人内心的情感与对春天的思念融合在一起。通过对花朵、酒杯和宴席的描写,诗人展现了对于时光流转和岁月无情的感叹,同时也表达了对于珍贵时刻的珍视和思念之情。整首诗词情感深沉,意境唯美,给人以深深的思考和共鸣。

“莫教红紫放春回”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xí shàng ǒu chéng èr shǒu
席上偶成二首

shāng chūn zǎo jué bìn sī chuí, shuí qiǎn fēi huā jìn jiǔ bēi.
伤春早觉鬓丝垂,谁遣飞花近酒杯。
qīng yì ruò néng chuán kè hèn, mò jiào hóng zǐ fàng chūn huí.
青翼若能传客恨,莫教红紫放春回。

“莫教红紫放春回”平仄韵脚


拼音:mò jiào hóng zǐ fàng chūn huí
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上平十灰

作者简介


李弥逊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作者介绍


李弥逊的著述名录

  李弥逊和李纲是好朋友,政治主张相同,诗歌酬答也很多。钱钟书认为他的诗不受苏轼和黄庭坚的影响,命意造句都新鲜轻巧,在当时可算独来独往。著有《筠溪集》二十四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又《甘露集》(《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二八),已佚。《宋史》卷三八二有传。

李弥逊的生平

  李弥逊,约生于宋神宗元丰中,卒于高宗绍兴二十三年,年约七十二岁左右。徽宗大观三年(1109)进士,调单州司户。政和四年(1114)除国朝会要所检阅文字。八年,擢起居郎,因上封事剀切,贬知卢山县。宣和七年(1125),知冀州。钦宗靖康元年(1126),召为卫尉少卿,出知瑞州。高宗建炎元年(1127),除淮南路转运副使。绍兴二年(1132),知饶州。五年,知吉州。七年,迁起居郎,试中书舍人。八年,试户部侍郎。九年,因反对议和忤秦桧,出知漳州。十年奉祠,归隐福建连江西山。二十三年卒。

网友评论



Copyright © 2024 www.suishouch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随手查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沪ICP备20230276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