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句

“不是湘累餐落英”的全诗出处及翻译赏析


“不是湘累餐落英”出自宋代葛立方的《题卧屏十八花·黄菊》,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bú shì xiāng lèi cān luò yīng,诗句平仄:平仄平仄平仄平。

“不是湘累餐落英”全诗

《题卧屏十八花·黄菊》

不是湘累餐落英

秋入重阳气倍清,东篱采菊眼偏明。
杯中要作茱萸伴,不是湘累餐落英


赏析


《题卧屏十八花·黄菊》是宋代葛立方创作的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秋天进入重阳,气息倍加清新,
东篱上采摘黄色的菊花,眼睛明亮独特。
杯中的酒要与茱萸果一同品尝,
而不是用湘菜餐点落下的花瓣。

诗意:
《题卧屏十八花·黄菊》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独特感受和情感。秋天是金风送爽、硕果累累的季节,这首诗通过描绘重阳节时采摘黄菊的景象,展现了秋天的美丽和清新。诗人用明亮的眼睛观察着菊花,表现出他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感悟。诗人还通过提到茱萸果和湘菜,表达了他对传统文化和正统风味的珍视,与落英相比,他更愿意品味茱萸果和湘菜,体现了他对传统的尊重和追求。

赏析:
这首诗词以清新的笔触描绘了秋天的景象,通过对黄菊的描绘,展现了秋天的美丽和独特之处。诗中的"重阳气倍清"表达了秋天的清新和爽朗之感,给人一种祥和的感觉。诗人提到"东篱采菊眼偏明",这里描写了诗人敏锐的观察力和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感受,使读者仿佛能够亲临其境,感受到菊花的美丽和清新。在最后两句中,诗人通过对茱萸果和湘菜的提及,表达了对传统文化和正统风味的珍视,传递了一种对传统的尊重和承托。

整首诗词以清新的语言、细腻的描写和独特的情感,将秋天的美景和文化内涵融入其中,给人以清新、舒畅之感。它既展示了自然景色的美丽,又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敬仰,使读者在赏诗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秋天的美妙和诗人对传统的热爱。

“不是湘累餐落英”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tí wò píng shí bā huā huáng jú
题卧屏十八花·黄菊

qiū rù chóng yáng qì bèi qīng, dōng lí cǎi jú yǎn piān míng.
秋入重阳气倍清,东篱采菊眼偏明。
bēi zhōng yào zuò zhū yú bàn, bú shì xiāng lèi cān luò yīng.
杯中要作茱萸伴,不是湘累餐落英。

“不是湘累餐落英”平仄韵脚


拼音:bú shì xiāng lèi cān luò yīng
平仄:平仄平仄平仄平
韵脚:(平韵) 下平八庚

作者简介


葛立方葛立方(?~1164), 南宋诗论家、词人。字常之,自号懒真子。丹阳(今属江苏)人,后定居湖州吴兴(今浙江湖州)。

作者介绍


葛立方的生平

  其父葛胜仲也是填词名家,父子齐名于世。葛立方于绍兴八年(1138)举进士。曾任正字、校书郎及考功员外郎等职。后因忤秦桧而得罪,罢吏部侍郎,出知袁州、宣州。二十六年归休于吴兴汛金溪上。隆兴二年卒。宋史》附《葛宫传》。事迹另见于《建炎以来系年要录》。清人缪荃孙撰有《葛立方传》刊于《归愚集》卷末。

  葛立方“博极群书,以文章名一世”(沈洵《韵语阳秋序》)。曾自题草庐:"归愚识夷涂,游宦泯捷径。"所以名其集为《归愚集》。著述除现存《归愚集》、《韵语阳秋》外,还有失传的《西畴笔耕》、《万舆别志》等书。《韵语阳秋》20卷,又名《葛立方诗话》,主要是评论自汉魏至宋代诸家诗歌创作意旨之是非。《四库全书总目》以为"未免舛误","然大旨持论严正,其精确之处,亦未可尽没也"。葛立方词现存40首,多是写景咏物和赠答之作,较少伤时感乱的内容。《四库全书总目》评其词说:"多平实铺叙,少清新宛转之思,然大致不失宋人规格。"他写有数首咏梅词,赞美梅花的"傲霜凌雪"、"高标孤韵",都比较清丽。其〔卜算子〕《席间再作》中共用了18个叠字,新颖、巧妙,很受人们的赞赏,周密称许为"妙手无痕"(《词林纪事》卷九引《梦窗词评》)。

网友评论



Copyright © 2024 www.suishouch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随手查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沪ICP备20230276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