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念空林下”出自唐代齐己的《寄朱拾遗》,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qǐ niàn kōng lín xià,诗句平仄:仄仄平平仄。
“岂念空林下”全诗:一闻归阙下,几番熟金桃。
沧海期仍晚,清资路渐高。
研冰濡谏笔,赋雪拥朝袍。
岂念空林下,冥心坐石劳。
《寄朱拾遗》是唐代齐己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述了齐己离开朝廷回归家乡的心情和境遇。
此诗的中文译文如下:
一闻归阙下,几番熟金桃。
刚刚听到回乡的消息,心中满是对故乡金桃树的思念。
沧海期仍晚,清资路渐高。
即使经历了沧海变化依旧能够回归家乡,仍然是那个纯洁的自己。
研冰濡谏笔,赋雪拥朝袍。
研磨冰凉的谏言,用雪白的朝袍演绎。
岂念空林下,冥心坐石劳。
不再怀念过往在空荡的林下,冥思苦思坐在石头上。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离开朝廷回归家乡的情感和心情。作者经历了一番艰辛后,终于能够回到家乡,对故土的思念与对荣华富贵的追求产生了矛盾。尽管作者经过了沧海变化,但他依然能够保持自己那纯洁的初心,以冷静和清高的姿态面对世俗。诗中的"研冰濡谏笔,赋雪拥朝袍”表达了作者对追求真理和坚持原则的努力。最后的两句"岂念空林下,冥心坐石劳”则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的回忆,以及他用坚持不懈的努力来推动自己的追求。
整体上,《寄朱拾遗》这首诗词充满着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清高与坚守原则的追求。通过对作者个人心态的描写,突出了对道德的坚持和对真理的追求,展示了作者的追求和智慧。这首诗词通过对内心世界的呈现,让读者感受到了离开繁华世界回归内心的宁静和力量。
jì zhū shí yí
寄朱拾遗
yī wén guī què xià, jǐ fān shú jīn táo.
一闻归阙下,几番熟金桃。
cāng hǎi qī réng wǎn, qīng zī lù jiàn gāo.
沧海期仍晚,清资路渐高。
yán bīng rú jiàn bǐ, fù xuě yōng cháo páo.
研冰濡谏笔,赋雪拥朝袍。
qǐ niàn kōng lín xià, míng xīn zuò shí láo.
岂念空林下,冥心坐石劳。
拼音:qǐ niàn kōng lín xià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韵脚:(仄韵) 上声二十一马 (仄韵) 去声二十二祃
齐己(863年—937年)出家前俗名胡德生,晚年自号衡岳沙门,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人,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齐己(约860~约937)唐诗僧,本姓胡,名得生,潭州益阳(今属湖南宁乡)人。齐己的一生经历了唐朝和五代中的三个朝代。
864年,齐己出生于湖南长沙宁乡大沩山同庆寺的一个佃户家庭,家境贫寒。6岁多就和其他佃户家庭的孩子一起为寺庙放牛,一边放牛时一边学习、作诗,常常用竹枝在牛背上写诗,而且诗句语出天然,同庆寺的和尚们为寺庙声誉,便劝说齐己出家为僧,拜荆南宗教领袖仰山大师慧寂为师傅。
齐己出家后,更加热爱写诗。成年后,齐己出外游学,云游期间曾自号“衡岳沙弥”。登岳阳,望洞庭,又过长安,遍览终南山、华山等风景名胜,还到过江西等地。这段游学生活丰富了他的写作素材。且他的不少名作佳作是在外游历时写的。
齐己云游天下的时候,曾拿他的诗作《早梅》向诗人郑谷请教。诗句是:“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明年犹应律,先发映春台”。郑谷阅读后,笑着说:“数枝”非早,不如“一枝”更佳。齐己听后,对郑谷肃然起敬,顶地膜拜。此后,人们便称郑谷为齐己的“一字之师”。
齐己游历天下回到长沙时,他的名声已经显赫天下,湖南节帅幕府中的诗人徐东野曾评价他说:“我辈所作,皆拘于一途,非所谓通方之士。若齐己,才高思远,无所不通,殆难及矣”。
921年,齐己在去四川途中路过荆州,被荆州节帅高季兴挽留,安置在龙兴寺,并任命为僧正。齐己在荆州,虽然月俸丰厚,但是他并不喜好钱财,于是写作了《渚宫莫问篇》十五章,以表明他的高洁志向。齐己在荆州期间写了许多诗,76岁的齐己圆寂于江陵。死后以《白莲集》传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