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句

“都把野情消尽”的全诗出处及翻译赏析


“都把野情消尽”出自宋代张炎的《长亭怨(为任次山赋驯鹭)》,诗句共6个字,诗句拼音为:dōu bǎ yě qíng xiāo jǐn,诗句平仄:平仄仄平平仄。

“都把野情消尽”全诗

《长亭怨(为任次山赋驯鹭)》

都把野情消尽

笑海上、白鸥盟冷。
飞过前滩,又顾秋影。
似我知鱼,乱蒲流水动清饮。
岁华空老,犹一缕、柔丝恋顶。
慵忆鸳行,想应是、朝回花径。
人静。
怅离群日暮,都把野情消尽
山中旧隐。
料独树、尚悬苍暝。
引残梦、直上青天,又何处、溪风吹醒。
定莫负、归舟同载,烟波千顷。


赏析


《长亭怨(为任次山赋驯鹭)》是宋代张炎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笑海上、白鸥盟冷。
飞过前滩,又顾秋影。
似我知鱼,乱蒲流水动清饮。
岁华空老,犹一缕、柔丝恋顶。
慵忆鸳行,想应是、朝回花径。
人静。怅离群日暮,都把野情消尽。
山中旧隐。料独树、尚悬苍暝。
引残梦、直上青天,又何处、溪风吹醒。
定莫负、归舟同载,烟波千顷。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在长亭旁的怅然之情。诗的开头以笑海上的白鸥为景,暗喻了作者内心中的孤寂和冷落。白鸥飞过前滩,又回望着秋天的倒影,仿佛诗人自己也能感知到鱼儿在混乱的芦苇丛中游动和清澈的饮水。岁月流逝,时光虚度,唯有柔丝般的思念仍然系在心头。

诗中出现鸳行,指的是鸳鸯游行的景象。诗人慵懒地回忆起过去的美好时光,想象着早晨归来时的花径景色。此时人静寂,怅然离群,而夕阳西下,将野趣全部消尽。山中曾经的避世之地,如今也已经不再,只剩下孤独的一棵树,依然悬挂在苍暝之中。

诗的结尾以引残梦、直上青天来表达诗人想要逃离尘世的愿望,但他又在思考着何处能够被溪风吹醒。最后,作者希望自己不要辜负这一次归舟的机会,与归舟同载,一同驶向烟波千顷的远方。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表达内心情感,展示了作者在长亭的怨愤和离愁别绪。通过对岁月流转、人情冷暖的思考,表达了对逝去时光和失去美好事物的无奈和悲伤。整体上,这首诗词充满了忧郁和对自然与人生的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感慨和情感。

“都把野情消尽”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cháng tíng yuàn wèi rèn cì shān fù xún lù
长亭怨(为任次山赋驯鹭)

xiào hǎi shàng bái ōu méng lěng.
笑海上、白鸥盟冷。
fēi guò qián tān, yòu gù qiū yǐng.
飞过前滩,又顾秋影。
shì wǒ zhī yú, luàn pú liú shuǐ dòng qīng yǐn.
似我知鱼,乱蒲流水动清饮。
suì huá kōng lǎo, yóu yī lǚ róu sī liàn dǐng.
岁华空老,犹一缕、柔丝恋顶。
yōng yì yuān xíng, xiǎng yìng shì cháo huí huā jìng.
慵忆鸳行,想应是、朝回花径。
rén jìng.
人静。
chàng lí qún rì mù, dōu bǎ yě qíng xiāo jǐn.
怅离群日暮,都把野情消尽。
shān zhōng jiù yǐn.
山中旧隐。
liào dú shù shàng xuán cāng míng.
料独树、尚悬苍暝。
yǐn cán mèng zhí shàng qīng tiān, yòu hé chǔ xī fēng chuī xǐng.
引残梦、直上青天,又何处、溪风吹醒。
dìng mò fù guī zhōu tóng zài, yān bō qiān qǐng.
定莫负、归舟同载,烟波千顷。

“都把野情消尽”平仄韵脚


拼音:dōu bǎ yě qíng xiāo jǐn
平仄:平仄仄平平仄
韵脚:(仄韵) 上声十一轸

作者简介


张炎张炎(1248年-1320年),字叔夏,号玉田,晚年号乐笑翁。祖籍陕西凤翔。六世祖张俊,宋朝著名将领。父张枢,“西湖吟社”重要成员,妙解音律,与著名词人周密相交。张炎是勋贵之后,前半生居于临安,生活优裕,而宋亡以后则家道中落,晚年漂泊落拓。著有《山中白云词》,存词302首。张炎另一重要的贡献在于创作了中国最早的词论专著《词源》,总结整理了宋末雅词一派的主要艺术思想与成就,其中以“清空”,“骚雅”为主要主张。

作者介绍


张炎的作品风格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他是宋词的最后一位重要作者,一般选宋词的书,选到最后,就得选张炎,讲到最后,也得讲张炎。可以说,在宋词这支柔丽的长曲中,张炎的词,是最后的一个音节,是最后的一声歌唱。由于他的词寄托了乡国衰亡之痛,备极苍凉,所以也可以说,他的声音,也就是南宋末期的时代之声。张炎为词主张"清空"、"骚雅",倾慕周邦彦、姜夔而贬抑吴文英。他的词多写个人哀怨并长于咏物,常以清空之笔,写沦落之悲,带有鲜明的时代印记。因他精通音律,审音拈韵,细致入微,遣词造句,流丽清畅,时有精警之处。但由于他过分追求局部的诗情画意,在整体构思上不免失之空疏,故境界开阔而又立意甚高者并不多见。 他还是一位著名的词论家,他写的《词源》,在词的形式研上,给后人留下了不少启迪。在论述乐律部分,书中保存了有关乐词的丰富资料,是一部有权威性的理论专著。他的创作主张,强调艺术感受、艺术想象与艺术形式,有许多经验之谈,至今尚可参考,但其观点带有门户之见,难免有偏颇之处。此书分为制曲、句法、字面、虚、清空、意趣、用事、咏物、节序、赋情、令曲、杂论等十三分。其论词的最高标准是“意趣高远”,“雅正”,“清空”。有词集《山中白云》及词学专著《词源》传世。主要代表作品有《南浦》《高阳台》、《月下笛》、《解连环》、《甘州》等。

张炎的生平

  张炎(1248年~1320年?),字叔夏,号玉田,又号乐笑翁。祖籍凤翔成纪(今甘肃天水),寓居临安(今浙江杭州)。他是贵族后裔(循王张俊六世孙),也是南宋著名的格律派词人,父张枢,精音律,与周密为结社词友。张炎前半生在贵族家庭中度过。宋亡以后,家道中落,贫难自给,曾北游燕赵谋官,失意南归,落拓而终。曾从事词学研究,著有《词源》,有《山中白云词》,存词约三百首。文学史上把他和另一著名词人姜夔并称为“姜张”。他与宋末著名词人蒋捷、王沂孙、周密并称“宋末四大家”。

  张炎出身世家,曾在贵公子的生活中悠游多年。1276年元兵攻破临安,张炎祖父张濡被元人磔杀,家财被抄没。即落魄鲜欢,在江南江北纵横千里的地方漂泊。由于不愿意北向俯首事敌,就长期寓居临安。他怀抱空狂,又恃才傲物,几乎日日花前为醉,号呼挥写,以至于郑思肖评价他说:“鼓吹春声于繁华世界,能令后三十年西湖锦秀山水,犹生清响。”

Copyright © 2024 www.suishouch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随手查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沪ICP备20230276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