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句

“却收心变归空洞”的全诗出处及翻译赏析


“却收心变归空洞”出自宋代李弥逊的《至花士自宣城归蒋陵求颂书比以赠》,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què shōu xīn biàn guī kōng dòng,诗句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却收心变归空洞”全诗

《至花士自宣城归蒋陵求颂书比以赠》

却收心变归空洞

具足城中了胜缘,毗耶座上供无边。
却收心变归空洞,莫着俱胝一指禅。


赏析


诗词:《至花士自宣城归蒋陵求颂书比以赠》
朝代:宋代
作者:李弥逊

【中文译文】
至花士自宣城归蒋陵求颂书比以赠。
【诗意】
这首诗是李弥逊写给从宣城归来向蒋陵求一首赞美诗的花友。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花友的赞赏和喜爱。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花友从宣城归来的场景,并表达了诗人对花友的赞赏和期待。诗中的“至花士”指的是极为热爱花卉的人,“宣城”是指花友的归属地,“蒋陵”是指诗人的名字。诗人希望花友能够为自己写一首赞美诗,以表达对花友的赞美之情。

诗中的“具足城中了胜缘”表达了花友对花卉的热爱之情,将花卉比作城中的胜景,强调了花友对花卉的深深迷恋。而“毗耶座上供无边”则是在赞美花友的才华和境界,将花友比作座上的佛像,表示他的才华无限。

接着诗人表达了自己的期望,希望花友能够收敛自己的心思,追求内心的空灵和超脱,不要被世俗纷扰所困扰。“却收心变归空洞,莫着俱胝一指禅”这两句表达了一种禅宗的境界,呼唤花友能够放下俗世的执着,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花友的赞美和期待,同时也蕴含了一种超脱尘世的禅意,给人以深思的启示。

“却收心变归空洞”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zhì huā shì zì xuān chéng guī jiǎng líng qiú sòng shū bǐ yǐ zèng
至花士自宣城归蒋陵求颂书比以赠

jù zú chéng zhōng le shèng yuán, pí yé zuò shàng gòng wú biān.
具足城中了胜缘,毗耶座上供无边。
què shōu xīn biàn guī kōng dòng, mò zhe jù zhī yī zhǐ chán.
却收心变归空洞,莫着俱胝一指禅。

“却收心变归空洞”平仄韵脚


拼音:què shōu xīn biàn guī kōng dòng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韵脚:(仄韵) 去声一送

作者简介


李弥逊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作者介绍


李弥逊的著述名录

  李弥逊和李纲是好朋友,政治主张相同,诗歌酬答也很多。钱钟书认为他的诗不受苏轼和黄庭坚的影响,命意造句都新鲜轻巧,在当时可算独来独往。著有《筠溪集》二十四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又《甘露集》(《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二八),已佚。《宋史》卷三八二有传。

李弥逊的生平

  李弥逊,约生于宋神宗元丰中,卒于高宗绍兴二十三年,年约七十二岁左右。徽宗大观三年(1109)进士,调单州司户。政和四年(1114)除国朝会要所检阅文字。八年,擢起居郎,因上封事剀切,贬知卢山县。宣和七年(1125),知冀州。钦宗靖康元年(1126),召为卫尉少卿,出知瑞州。高宗建炎元年(1127),除淮南路转运副使。绍兴二年(1132),知饶州。五年,知吉州。七年,迁起居郎,试中书舍人。八年,试户部侍郎。九年,因反对议和忤秦桧,出知漳州。十年奉祠,归隐福建连江西山。二十三年卒。

网友评论



Copyright © 2024 www.suishouch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随手查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沪ICP备20230276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