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诉春归去”出自宋代王炎的《清平乐(越上作)》,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gòng sù chūn guī qù,诗句平仄:仄仄平平仄。
“共诉春归去”全诗:呢喃燕语。
共诉春归去。
春去从他留不住。
落尽枝头红雨。
老翁袖手优游。
闲愁不到眉头。
过了麦黄椹紫,归期只在新秋。
《清平乐(越上作)》是一首宋代王炎创作的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呢喃燕语。共诉春归去。
春天匆匆离去,燕子低声细语,我与它们共同诉说着春天的离去。
春去从他留不住。落尽枝头红雨。
春天离去无法挽留,纷纷扬扬的红花像雨一样落尽了枝头。
老翁袖手优游。闲愁不到眉头。
老年的人静静地游玩,悠闲自在,无忧无虑的愁事没有困扰他的眉头。
过了麦黄椹紫,归期只在新秋。
经过麦田金黄和紫色的山椒果实,归家的时间只能在新的秋天。
诗意:
这首诗词以平和的心境描绘了春天逝去的景象,表达了对春天的怀念和对流逝时光的感慨。诗中通过描绘燕子低语、红花飘落、老年人优游自在的形象,展现了自然和人生的变迁。诗人通过对春天的描述,揭示了人生无常和岁月流转的主题,以及对新的希望和归宿的期待。
赏析:
《清平乐(越上作)》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丰富的意境和情感。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人物形象,融入自己的感慨和思考,使诗词具有了深远的意义。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通过春天的离去和红花的飘落,衬托出老年人优游自在的态度,表达了对生活的豁达和对人生的领悟。最后两句"过了麦黄椹紫,归期只在新秋",以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寄托了对未来希望和归宿的期待。
整首诗词通过简练的语言和意象的运用,展现了宋代诗词的特色,即以自然景物为表达对象,融入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它以恬静的情感和淡泊的态度,引发读者对生命和时光的思考,同时也传达了对美好生活和未来的期许。
qīng píng lè yuè shàng zuò
清平乐(越上作)
ní nán yàn yǔ.
呢喃燕语。
gòng sù chūn guī qù.
共诉春归去。
chūn qù cóng tā liú bú zhù.
春去从他留不住。
luò jǐn zhī tóu hóng yǔ.
落尽枝头红雨。
lǎo wēng xiù shǒu yōu yóu.
老翁袖手优游。
xián chóu bú dào méi tóu.
闲愁不到眉头。
guò le mài huáng shèn zǐ, guī qī zhī zài xīn qiū.
过了麦黄椹紫,归期只在新秋。
拼音:gòng sù chūn guī qù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韵脚:(仄韵) 上声六语 (仄韵) 去声六御
王炎(1137——1218)字晦叔,一字晦仲,号双溪,婺源(今属江西)人。一生著述甚富,有《读易笔记》、《尚书小传》、《礼记解》、《论 语解》、《孝圣解》、《老子解》、《春秋衍义》、《象数稽疑》、《禹贡辨》等,《全宋词》第 三册录其词五十二首。事迹见胡升《王大监传》(《新安文献志》卷六九)、 《宋史翼》卷二四,参《南宋馆阁续 录》卷八、九。
王炎(1137——1218)字晦叔,一字晦仲,号双溪,婺源(今属江西)人。年十五学为文,乾道五年进士,调明州司法参军,丁母忧,再调 鄂州崇阳簿,江陵帅张栻檄入幕府, 议论相得。秩满,授潭州教授,以荐 知临湘县。通判临江军,召除太学博士,庆元三年,迁秘书郎。四年, 除著作佐郎,兼实录院检讨官。五年,迁著作郎兼考功郎,兼礼部员外 郎。六年,除军器少监,迁军器监, 主管武夷山冲佑观。起知饶州,改湖州,不畏豪强,有“为天子臣,正天子法”之语,人多传诵。然终以谤罢,再奉祠。所居有双溪,筑亭寄兴,以白乐天自比。嘉定十一年卒, 年八十二。生平与朱熹交厚,往还之作颇多,又与张栻讲论,故其学为 后人所重。
一生著述甚富,有《读易笔记》、《尚书小传》、《礼记解》、《论 语解》、《孝圣解》、《老子解》、《春秋衍义》、《象数稽疑》、《禹贡辨》等,总 题为《双溪类稿》,早已失传,仅存诗 文二十七卷,题为《双溪类稿》,或称 《双溪集》,有明嘉靖十二年王懋元刻本、万历二十四年王孟达刻本、《四库全书》本。《双溪诗馀》一卷, 有《四印斋所刻词》本。所作诗文博 雅精深,具有根柢,议论醇正,引据典确(《四库全书总目》卷一六○)。 其诗尤为世人称许,而清人则谓其 “多庸调”(《宋诗钞·双溪诗钞 序》) 、“力庸格窘”(《石洲诗话》卷 四)。其论词贵“婉转妩媚”,鄙薄 “豪壮语”(《双溪诗馀自序》),所作 “质实妍雅”(《善本书室藏书志》卷 四○),“虽不甚工,亦一家眷属”(王国维《跋双溪诗馀》)。《全宋词》第 三册录其词五十二首。《全宋诗》卷 二五五九至二五六七录其诗九卷。《全宋文》卷六○九○至六一一二编 其文为二十三卷。事迹见胡升《王大监传》(《新安文献志》卷六九)、 《宋史翼》卷二四,参《南宋馆阁续 录》卷八、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