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邃林亭指画开”出自唐代方干的《题越州袁秀才林亭》,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qīng suì lín tíng zhǐ huà kāi,诗句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清邃林亭指画开”全诗:清邃林亭指画开,幽岩别派像天台。
坐牵蕉叶题诗句,醉触藤花落酒杯。
白鸟不归山里去,红鳞多自镜中来。
终年此地为吟伴,早起寻君薄暮回。
《题越州袁秀才林亭》是唐代诗人方干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诗词的分析和翻译:
中文译文:
林亭清幽,仿佛是被画开的一般。
幽岩如同离开了天台别派的风景。
坐在那牵引着蕉叶的座椅上题诗写字,
在醉醺醺中不经意地碰触着那飘落的藤花杯。
白鸟不飞回山里去,
而红鱼多是从镜中游过来的。
整年都在这里作为吟唱的伴侣,
早上起来寻找你,傍晚时分你回来。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出越州袁秀才的林亭,诗人通过运用细腻而清新的词句,展现出林亭的清幽和宁静。林亭仿佛被画开一样,幽岩景色犹如离开了天台派别的风光,给人以一种隐逸的感觉。诗人坐在蕉叶座椅上,面对着一杯藤花酒,不经意地碰触到飘落的藤花,也借此情景抒发了自己醉心诗酒的意境。诗中还有白鸟和红鱼的形象,白鸟不再飞回山中,红鱼则多是从镜中游过来的,可以理解为诗人思绪的具象化。最后两句诗则表达了诗人在这个地方吟诵的寂寞和期待,早起寻找你,傍晚时分你回来,寓意着对友人的思念和期待。
这首诗词通过描写清幽的林亭和诗人的心情,展示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抒发了诗人的闲适和隐居意境。整首诗构思巧妙,字词精细,给人一种宁静、淡泊的感受。
tí yuè zhōu yuán xiù cái lín tíng
题越州袁秀才林亭
qīng suì lín tíng zhǐ huà kāi, yōu yán bié pài xiàng tiān tāi.
清邃林亭指画开,幽岩别派像天台。
zuò qiān jiāo yè tí shī jù,
坐牵蕉叶题诗句,
zuì chù téng huā luò jiǔ bēi.
醉触藤花落酒杯。
bái niǎo bù guī shān lǐ qù, hóng lín duō zì jìng zhōng lái.
白鸟不归山里去,红鳞多自镜中来。
zhōng nián cǐ dì wèi yín bàn, zǎo qǐ xún jūn bó mù huí.
终年此地为吟伴,早起寻君薄暮回。
拼音:qīng suì lín tíng zhǐ huà kāi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韵脚:(平韵) 上平十灰
方干(809—888)字雄飞,号玄英,睦州青溪(今淳安)人。擅长律诗,清润小巧,且多警句。其诗有的反映社会动乱,同情人民疾苦;有的抒发怀才不遇,求名未遂的感怀。文德元年(888年),方干客死会稽,归葬桐江。门人相与论德,谥曰“玄英先生”,并搜集他的遗诗370余篇,编成《方干诗集》传世。《全唐诗》编有方干诗6卷348篇。宋景佑年间,范仲淹守睦州,绘方干像于严陵祠配享。
方干(809—888)字雄飞,号玄英,睦州青溪(今淳安)人。为人质野,喜凌侮。每见人设三拜,曰礼数有三,时人呼为“方三拜”。爱吟咏,深得师长徐凝的器重。一次,因偶得佳句,欢喜雀跃,不慎跌破嘴唇,人呼“缺唇先生”。桐庐章八元爱其才,招为过门女婿,遂居家桐江白云源(今桐庐县芦茨乡)。唐宝历中,参加科举考试不第。以诗拜谒钱塘太守姚合。初次见面,因其容貌丑陋,姚合看不起他,待读过方干诗稿后,为其才华所动,于是满心欢喜,一连款待数日。开成年间,常与寓居桐江的喻凫为友,并与同里人李频唱和,诗来歌往,关系甚笃。大中年间,流寓会稽鉴湖。咸通年间,浙东廉访使王龟慕名邀请,一经交谈,觉得方干不仅才华出众,且为人耿直,于是竭力向朝廷推荐。终因朝廷腐败,忌贤妒能,不被起用。后人赞叹他“身无一寸禄,名扬千万里”。
方干擅长律诗,清润小巧,且多警句。其诗有的反映社会动乱,同情人民疾苦;有的抒发怀才不遇,求名未遂的感怀。文德元年(888年),方干客死会稽,归葬桐江。门人相与论德,谥曰“玄英先生”,并搜集他的遗诗370余篇,编成《方干诗集》传世。《全唐诗》编有方干诗6卷348篇。宋景佑年间,范仲淹守睦州,绘方干像于严陵祠配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