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亭有余高”出自宋代赵蕃的《和陶渊明己酉岁九日诗一首》,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tíng tíng yǒu yú gāo,诗句平仄:平平仄平平。
“亭亭有余高”全诗:山中无历日,不知冬已交。
起行视林园,草木如半凋。
黄花独何为,亭亭有余高。
俯不愧转蓬,仰何羡凌霄。
当其杂众芳,开落真谩劳。
岂若稍退步,坐阅枯与焦。
建中方死苏,元嘉乃终陶。
二老盖岿然,所历匪一朝。
《和陶渊明己酉岁九日诗一首》中文译文:
山中无历日,不知冬已交。
起行视林园,草木如半凋。
黄花独何为,亭亭有余高。
俯不愧转蓬,仰何羡凌霄。
当其杂众芳,开落真谩劳。
岂若稍退步,坐阅枯与焦。
建中方死苏,元嘉乃终陶。
二老盖岿然,所历匪一朝。
诗意与赏析:
这首诗是赵蕃在宋代所写,题为《和陶渊明己酉岁九日诗一首》。诗人在山中度过了一段时间,却不知道冬天已经过去。他起身离开山林,看到园中的草木已经有些凋谢。然而,一朵黄花却显得格外高傲俊美。诗人俯视自己,不禁感叹自己像是一片飘荡的蓬花,而向上仰望的他则羡慕那凌霄飞翔的仙鹤。
诗人触景生情,思考起自然界的花草开放和凋谢的过程。他认为这些花朵开放和凋落并不是一种虚耗,而是真实而美丽的表现。与之相比,他感到自己的退步和停滞,坐在那里阅读枯萎焦黄的书籍,显得相形见绌。
在最后两句中,诗人提到了建中和元嘉这两位历史上的人物。建中指的是南朝梁代的宰相苏绾,元嘉指的是东晋时期的文学家陶渊明。他们是两位古老的长者,经历了不同的历史时期,但他们的精神风貌却非常相似,坚韧不拔。他们所经历的岁月并不是一朝一夕间的。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变化的观察和思考,同时也暗示了对自身境况的反思。他以陶渊明为对话对象,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比喻自己的内心世界,表达了对自我成长和进步的渴望,以及对历史长河中坚持不懈的人们的敬佩。
hé táo yuān míng jǐ yǒu suì jiǔ rì shī yī shǒu
和陶渊明己酉岁九日诗一首
shān zhōng wú lì rì, bù zhī dōng yǐ jiāo.
山中无历日,不知冬已交。
qǐ xíng shì lín yuán, cǎo mù rú bàn diāo.
起行视林园,草木如半凋。
huáng huā dú hé wéi, tíng tíng yǒu yú gāo.
黄花独何为,亭亭有余高。
fǔ bù kuì zhuǎn péng, yǎng hé xiàn líng xiāo.
俯不愧转蓬,仰何羡凌霄。
dāng qí zá zhòng fāng, kāi luò zhēn mán láo.
当其杂众芳,开落真谩劳。
qǐ ruò shāo tuì bù, zuò yuè kū yǔ jiāo.
岂若稍退步,坐阅枯与焦。
jiàn zhōng fāng sǐ sū, yuán jiā nǎi zhōng táo.
建中方死苏,元嘉乃终陶。
èr lǎo gài kuī rán, suǒ lì fěi yī zhāo.
二老盖岿然,所历匪一朝。
拼音:tíng tíng yǒu yú gāo
平仄:平平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下平四豪
赵蕃(1143年~1229年),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
赵蕃(诗人,学者)(一一四三~一二一九),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南渡后侨居信州玉山(今属江西)。生于宋高宗绍兴十三年,卒于理宗绍定二年,年八十七岁。早岁从刘清之学,以曾祖旸致仕恩补州文学,调浮梁尉、连江主簿,皆不赴。为太和主簿,调辰州司理参军,因与知州争狱罢。时清之知衡州,求为监安仁赡军酒库以卒业,至衡而清之罢,遂从之归。后奉祠家居三十三年。年五十犹问学于朱熹。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同年卒,年八十七。谥文节。蕃诗宗黄庭坚,与韩淲(涧泉)有二泉先生之称。著作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水乐大典》辑为《乾道稿》二卷、《淳熙稿》二十卷、《章泉稿》五卷(其中诗四卷)。事见《漫塘文集》卷三二,《章泉赵先生墓表》,《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赵蕃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参校清武英殿聚珍版(简称殿本)、《水永大典》残本等。新辑集外诗编为第二十七卷。
赵蕃是南宋中期著名诗人,他和当时居住在上饶的韩淲 (号涧泉),是很要好的朋友,二人齐名,号称“上饶二泉”,同为江西诗派的殿军人物。当时著名学者、弋阳人谢枋得曾提到,江西诗派传至“二泉”,隆昌极致,但此二人死后,江西诗派的气脉也因此而断绝,风华不再。
靖康之变后,居信州玉山(今属江西)。师从刘清之,曾为太和主簿。后居家三十三年,问学于朱熹,能诗,宗黄庭坚,与韩淲合称二泉先生。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宋史》卷四四五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