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首南朝女”出自唐代皇甫松的《怨回纥歌》,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bái shǒu nán cháo nǚ,诗句平仄:平仄平平仄。
“白首南朝女”全诗:白首南朝女,愁听异域歌。
收兵颉利国,饮马胡芦河。
毳布腥膻久,穹庐岁月多。
雕巢城上宿,吹笛泪滂沱。
怨回纥歌
白首南朝女,愁听异域歌。
收兵颉利国,饮马胡芦河。
毳布腥膻久,穹庐岁月多。
雕巢城上宿,吹笛泪滂沱。
中文译文:
诗人白发苍苍,是南朝的女子,忧愁地听着来自异域的歌声。
她身处在收回颉利国的时刻,一边骑马在胡芦河畔饮酒。
她长久以来一直生活在毛毯的腥膻之中,度过了许多年月。
在雕巢城上住宿时,她吹起笛子,泪水如雨滂沱。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唐代皇甫松写给某位南朝女子的怨曲。诗中描绘了女子在异域生活的孤寂和忧愁。
首先,诗人通过女子的白发形容她的年迈,又用“南朝”来指代她的身份,表明她是南朝的人,置身于远离故乡的异域之地,心中满怀忧愁。
其次,诗中提到了颉利国,这是当时南朝势力占领的一块地方,女子可能是为那个国家战斗,最终收兵时的情景。而饮马胡芦河则暗示了她此时的寂寥和无依。
然后,诗人表达了女子长时间以来都生活在一种严寒和污浊的环境中,用“毳布腥膻久”来形容。而穹庐岁月多则反映了岁月的流逝,她度过了许多年月。
最后,诗人写到女子在雕巢城上宿时吹起笛子,泪水如雨滂沱。这表达了她在异乡的孤独和无奈之情,一种无法释怀的悲伤。
整首诗以简洁而凄凉的语言描绘了南朝女子在异域的苦闷和心情,展现了她身世坎坷的遭遇以及对故乡的思念之情,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yuàn huí hé gē
怨回纥歌
bái shǒu nán cháo nǚ, chóu tīng yì yù gē.
白首南朝女,愁听异域歌。
shōu bīng xié lì guó, yìn mǎ hú lú hé.
收兵颉利国,饮马胡芦河。
cuì bù xīng shān jiǔ, qióng lú suì yuè duō.
毳布腥膻久,穹庐岁月多。
diāo cháo chéng shàng sù, chuī dí lèi pāng tuó.
雕巢城上宿,吹笛泪滂沱。
拼音:bái shǒu nán cháo nǚ
平仄:平仄平平仄
韵脚:(仄韵) 上声六语
皇甫松,字子奇,自号檀栾子,睦州新安(今浙江淳安)人。他是工部侍郎皇甫湜之子,宰相牛僧孺之外甥。《新唐书·艺文志》著录皇甫松《醉乡日月》3卷。其词今存20余首,见于《花间集》、《唐五代词》。事迹见《历代诗馀》。 今有王国维辑《檀栾子词》一卷。
唐代词人。名一作嵩,字子奇,自号檀栾子。睦州(今浙江建德)人。生卒年不详。中唐古文作家皇甫湜之子。《花间集》称他“皇甫先辈”。唐人称进士为“先辈”,大约他中过进士而未任官。
皇甫松词如〔浪淘沙〕、〔杨柳枝〕、〔怨回纥〕等,形式同五、七言诗;〔采莲子〕则用七绝,而句下分别以“举棹”、“年少”和声。其〔采莲子〕、〔摘得新〕等词,为时人所称许。〔梦江南〕二首写灯下月夜遥忆江南生活情景:“夜船吹笛雨潇潇,人语驿边桥”(其一);“桃花柳絮满江城,双髻坐吹笙”(其二)。笔致清灵,情境优美。王国维《人间词话》称其“情味深长,在乐天、梦得上”。陈廷焯《白雨斋词话》也说:“皇甫子奇词,宏丽不及飞卿,而措词闲雅,犹存古诗遗意。唐词于飞卿而外,出其右者鲜矣。五代而后,更不复见此笔墨。”
《新唐书·艺文志》著录皇甫松《醉乡日月》3卷。其词今存20余首,见于《花间集》、《唐五代词》。事迹见《历代诗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