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叔语韶濩”出自宋代刘子翚的《云岩竹源二禅俱与招客三月二十一日遂饭于竹》,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tài shū yǔ sháo huò,诗句平仄:仄平仄平仄。
“太叔语韶濩”全诗:云岩市声中,竹源山色处。
平生几两屐,惟乐取意去。
晨光霁老春,飞盖双溪路。
沙平水漫流,云散天全露。
逶迤经浅坂,窈窕穿崇树。
绿登方怒舒,红竟忽繁雨。
斯焉得小休,境熟来已屡。
徵君常主盟,呼吸名胜聚。
子休心铁石,太叔语韶濩。
鼎鼎吴刘陈,俱有不凡度。
余衰气不华,清遨惭辄与。
未渠推远之,政以枵然故。
九宾既云集,一士乃鸿翥。
毋多溷幽人,蔬茗烦草具。
丛谈杂庄谑,泛阅披黄素。
丰镌辨活笔,始画穷真数。
解衣半日许,万古回胸膆。
西窗引虚明,汛洒延晚步。
懒身厌依随,静若超羁驭。
博山真起予,浮烟一枝鹜。
【原题】:
云岩竹源二禅俱与招客三月二十一日遂饭于竹源庵谋诸野则获也刘奇仲有约不至吴周宝游德华刘致中暨公望刘才仲陈圣叔某会焉从容辩论怀抱甚适因赋诗以纪之
yún yán zhú yuán èr chán jù yǔ zhāo kè sān yuè èr shí yī rì suì fàn yú zhú
云岩竹源二禅俱与招客三月二十一日遂饭于竹
yún yán shì shēng zhōng, zhú yuán shān sè chù.
云岩市声中,竹源山色处。
píng shēng jǐ liǎng jī, wéi lè qǔ yì qù.
平生几两屐,惟乐取意去。
chén guāng jì lǎo chūn, fēi gài shuāng xī lù.
晨光霁老春,飞盖双溪路。
shā píng shuǐ màn liú, yún sàn tiān quán lù.
沙平水漫流,云散天全露。
wēi yí jīng qiǎn bǎn, yǎo tiǎo chuān chóng shù.
逶迤经浅坂,窈窕穿崇树。
lǜ dēng fāng nù shū, hóng jìng hū fán yǔ.
绿登方怒舒,红竟忽繁雨。
sī yān dé xiǎo xiū, jìng shú lái yǐ lǚ.
斯焉得小休,境熟来已屡。
zhēng jūn cháng zhǔ méng, hū xī míng shèng jù.
徵君常主盟,呼吸名胜聚。
zi xiū xīn tiě shí, tài shū yǔ sháo huò.
子休心铁石,太叔语韶濩。
dǐng dǐng wú liú chén, jù yǒu bù fán dù.
鼎鼎吴刘陈,俱有不凡度。
yú shuāi qì bù huá, qīng áo cán zhé yǔ.
余衰气不华,清遨惭辄与。
wèi qú tuī yuǎn zhī, zhèng yǐ xiāo rán gù.
未渠推远之,政以枵然故。
jiǔ bīn jì yún jí, yī shì nǎi hóng zhù.
九宾既云集,一士乃鸿翥。
wú duō hùn yōu rén, shū míng fán cǎo jù.
毋多溷幽人,蔬茗烦草具。
cóng tán zá zhuāng xuè, fàn yuè pī huáng sù.
丛谈杂庄谑,泛阅披黄素。
fēng juān biàn huó bǐ, shǐ huà qióng zhēn shù.
丰镌辨活笔,始画穷真数。
jiě yī bàn rì xǔ, wàn gǔ huí xiōng sù.
解衣半日许,万古回胸膆。
xī chuāng yǐn xū míng, xùn sǎ yán wǎn bù.
西窗引虚明,汛洒延晚步。
lǎn shēn yàn yī suí, jìng ruò chāo jī yù.
懒身厌依随,静若超羁驭。
bó shān zhēn qǐ yǔ, fú yān yī zhī wù.
博山真起予,浮烟一枝鹜。
拼音:tài shū yǔ sháo huò
平仄:仄平仄平仄
韵脚:
刘子翚(huī)(1101~1147)宋代理学家。字彦冲,一作彦仲,号屏山,又号病翁,学者称屏山先生。建州崇安(今属福建)人,刘韐子,刘子羽弟。以荫补承务郎,通判兴化军,因疾辞归武夷山,专事讲学,邃于《周易》,朱熹尝从其学。著有《屏山集》。
刘子翚之父刘韐在靖康之难时奉命出使金营,拒绝金人诱降,自缢而死。刘子翚时年30岁,接到噩耗后,悲愤交集,与其兄刘子羽、刘子翼扶柩返里,守制庐墓三年。服除后,以父荫补承务郎,为兴化军(治今福建莆田)通判,后因体弱多病辞职。辞归武夷山,主管冲佑观,讲学传道,常徘徊涕泗于父兄墓地,累日不返。妻死不再娶,事继母吕氏,教育侄子刘珙,克尽孝友之道。
朱松在建州临终时,以子朱熹托付刘子翚教养,并对朱熹说,“籍溪胡原仲、白水刘致中、屏山刘彦冲,此三人者,吾友也。其学皆有渊源,吾所敬畏。吾即死,汝往父事之,而唯其言之听,则吾死不恨矣。”朱熹向刘子翚请教入道门径和次第,刘子翚告诉朱熹从《易经》中得到入道的门径,并以“不远复”三字告诫朱熹。刘子羽待朱熹如子侄,为朱熹之义父,给朱熹取字元晦,希望他成为一个外表不露、道德内蓄之人。朱熹自认为元者四德之首,愧不敢当,就自己改字仲晦。朱熹后来将儒学发扬光大,成为理学大师,得益于刘子翚的悉心培养。
刘子翚无子,以兄刘子羽最小儿子刘玶为后,47岁时病逝,追谥文靖公。遗著由嗣子刘玶编为《屏山集》20卷,朱熹为之作序。宗杲曾作《刘子翚像赞》,称其“财色功名,一刀两断。立地成佛,须是这汉。”
刘子翚是宋代著名理学家,朱熹就是他的学生。钱钟书先生称朱熹是“道学家中间的大诗人”,而称他是“诗人里的一位道学家”(《宋诗选注》),在宋代诸多道学和诗歌兼习的作家中,他是沾染“讲义语录”习气、“头巾气”最少的一位。与韩驹、吕本中、曾几等交游唱和,故诗歌造诣颇高。风格比较清爽明快,《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其“风格高秀,不袭陈因”。其五言诗感慨含思,“幽淡卓练,及陶、谢之胜,而无康乐繁缛细涩之态”(《宋诗钞·屏山集钞序》)。朱熹在《屏山集跋》中评价说:“先生文辞之伟,固足以惊一世之耳目,然其精微之学、静退之风,形于文墨,有足以发蒙蔽而销鄙吝之心者,尤览者所宜尽心也。”(《屏山集跋》)在他的五言,尤其是五言古诗中可以获得这种印象。他的绝句佳作颇多,写景抒情擅长以明快的笔调表现深细的构思,表现出一个理学家特有的格物和体验工夫。
刘子翚受其父爱国思想影响很深,早年游秦、洛、赵、魏时,就注意搜访古迹,了解历史,以体会国家兴衰规律,南渡后虽隐居乡里,但无时不忧国,唯因病魔缠身,无力请缨,壮志难酬,因而写入诗中,多以长篇或组诗全景式地反映社会时事,如《望京谣》、《谕俗十二首》等。《汴京纪事》二十首前七首纪国都沦陷,后十三首忆往日繁华,以对比见感愤,殆若“诗史”,历来为人瞩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