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程江树远”出自宋代林逋的《送越倅杨屯田赴阙》,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yě chéng jiāng shù yuǎn,诗句平仄:仄平平仄仄。
“野程江树远”全诗:越中分治罢,山水别来初。
诗景多留石,船痕半载书。
野程江树远,公宴郡楼虚。
看塞严徐召,清风满直庐。
《送越倅杨屯田赴阙》是宋代诗人林逋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越中分治罢,山水别来初。
诗景多留石,船痕半载书。
野程江树远,公宴郡楼虚。
看塞严徐召,清风满直庐。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诗人送别杨屯田赴阙的情景。越中指的是越州,分治罢表示分治的事务已经结束。诗人在山水之间与杨屯田分别,这是他们初次分别。诗中提到了山石、船痕等景物,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离别的感觉。野程中,江树渐行渐远,公宴上,郡楼虚空,这些描写表达了离别后的孤寂和空虚。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杨屯田在边塞严徐召的期望,以及清风吹满直庐的宁静和安宁。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离别的情景,通过山水、船痕等景物的描写,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离别的感觉。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将自己的情感与离别的主题相结合,使诗词更具意境和情感。诗中的最后两句表达了对杨屯田前程的祝福和对边塞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意。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离别的情感和对未来的期望,给人以深思和共鸣。
sòng yuè cuì yáng tún tián fù quē
送越倅杨屯田赴阙
yuè zhōng fēn zhì bà, shān shuǐ bié lái chū.
越中分治罢,山水别来初。
shī jǐng duō liú shí, chuán hén bàn zǎi shū.
诗景多留石,船痕半载书。
yě chéng jiāng shù yuǎn, gōng yàn jùn lóu xū.
野程江树远,公宴郡楼虚。
kàn sāi yán xú zhào, qīng fēng mǎn zhí lú.
看塞严徐召,清风满直庐。
拼音:yě chéng jiāng shù yuǎn
平仄:仄平平仄仄
韵脚:(仄韵) 上声十三阮 (仄韵) 去声十四愿
林逋(967一1028)字君复,汉族,浙江大里黄贤村人(一说杭州钱塘)。幼时刻苦好学,通晓经史百家。书载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趋荣利。长大后,曾漫游江淮间,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常驾小舟遍游西湖诸寺庙,与高僧诗友相往还。每逢客至,叫门童子纵鹤放飞,林逋见鹤必棹舟归来。作诗随就随弃,从不留存。1028年(天圣六年)卒。其侄林彰(朝散大夫)、林彬(盈州令)同至杭州,治丧尽礼。宋仁宗赐谥“和靖先生”。
林逋(bu一声)被后人称为和靖先生,北宋初年著名隐逸诗人。林逋家谱载,自五代始,世居福建长乐,传至11世,钘、钏、镮、釴兄弟4人迁居奉化、象山,林逋父釴定居大里黄贤村(今奉化市裘村镇黄贤村)。逋系林氏第12世孙,故宅在奉化大脉岙口(今大茅岙)。一说杭州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少孤力学,好古,通经史百家。书载性孤高自好,喜恬淡,自甘贫困,勿趋荣利。及长,漫游江淮,40余岁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常驾小舟遍游西湖诸寺庙,与高僧诗友相往还。以湖山为伴,相传20余年足不及城市,以布衣终身。每逢客至,叫门童子纵鹤放飞,林逋见鹤必棹舟归来。丞相王随、杭州郡守薛映均敬其为人,又爱其诗,时趋孤山与之唱和,并出俸银为之重建新宅。与范仲淹、梅尧臣有诗唱和。
大中祥符五年(1012),真宗闻其名,赐粟帛,并诏告府县存恤之。逋虽感激,但不以此骄人。人多劝其出仕,均被婉言谢绝同,自谓:“然吾志之所适,非室家也,非功名富贵也,只觉青山绿水与我情相宜。”林逋终生不仕不娶,无子,惟喜植梅养鹤,自谓 “以梅为妻,以鹤为子”,人称“梅妻鹤子”。
既老,自为墓于庐侧,作诗云:“湖上青山对结庐,坟前修竹亦萧疏。茂陵他日求遗稿,犹喜曾无封禅书。”作诗随就随弃,从不留存。有人问:“何不录以示后世?”答曰:“我方晦迹林壑,且不欲以诗名一时,况后世乎?”有心人窃记之,得300余首传世。
天圣六年(1028)卒,年六十一,其侄林彰(朝散大夫)、林彬(盈州令)同至杭州,治丧尽礼。州为上闻,仁宗嗟悼,赐谥“和靖先生”,葬孤山故庐侧。事见《宋史》卷四五七《隐逸传》。宋代桑世昌著有《林逋传》。
今存词三首,诗三百余首。后人辑有《林和靖先生诗集》四卷,其中《将归四明夜话别任君》、《送丁秀才归四明》等为思乡之作。故宫绘画馆藏有所书诗卷。
张岱在《西湖梦寻》说,南宋灭亡后,有盗墓贼挖开林逋的坟墓,只找到一个端砚和一支玉簪。现在杭州西湖孤山面对北山路一侧,仍有“放鹤亭”和“林和靖先生墓”,便是纪念林和靖的景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