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句

“千载闻离骚”的全诗出处及翻译赏析


“千载闻离骚”出自唐代刘长卿的《南楚怀古》,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qiān zǎi wén lí sāo,诗句平仄:平仄平平平。

“千载闻离骚”全诗

《南楚怀古》

千载闻离骚

南国久芜没,我来空郁陶。
君看章华宫,处处生蓬蒿。
但见陵与谷,岂知贤与豪。
精魂托古木,宝剑捐江皋。
倚棹下晴景,回舟随晚涛。
碧云暮寥落,湖上秋天高。
往事那堪问,此心徒自劳。
独馀湘水上,千载闻离骚


赏析


《南楚怀古》是唐代诗人刘长卿创作的一首诗词。该诗描绘了诗人怀念南楚的过往荣光和现在的衰颓之景,并表达了对时间的感慨和对自己努力奋斗的无奈。

诗词的中文译文大致为:

南国悠久的历史已经湮灭,
我来到这里却找不到安慰。
你看,曾经的章华宫,到处长满了蓬蒿草。
眼前所见的陵墓和山谷,怎会知晓那些贤臣和豪杰。
我把灵魂托付于古老的树木,把宝剑扔入江皋之中。
倚靠在船杆上,追逐着黄昏的涛声。
碧云渐渐消散,湖面上的秋天更加高远。
过去的事情何必再问,我的心只是白白劳累。
独自留在湘水上,听千载之久的离骚之声。

这首诗词意境深远,通过写南楚的旧景和现实的衰落,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溢于言表。曾经辉煌的南楚如今已经被时间所遗忘,处处长满了荒草,贤臣和豪杰的事迹也逐渐被淡忘。诗人将自己的精魂寄托于古老的树木,放下宝剑,表达了对过去的缅怀和自己无可奈何的心情。最后,诗人独自停留在湘水之上,静静聆听千载闻名的离骚之声,象征着他对过去辉煌的热爱和对现实的无奈。

整首诗词对过去和现实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转的无奈和对曾经辉煌的怀念之情。同时,通过描绘南楚的荒凉景象,诗人也传达了他对现实的无奈和对过去光辉时刻的向往。整个诗词以婉约的语言,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和深邃的思考。

“千载闻离骚”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nán chǔ huái gǔ
南楚怀古

nán guó jiǔ wú méi, wǒ lái kōng yù táo.
南国久芜没,我来空郁陶。
jūn kàn zhāng huá gōng, chǔ chù shēng péng hāo.
君看章华宫,处处生蓬蒿。
dàn jiàn líng yǔ gǔ, qǐ zhī xián yǔ háo.
但见陵与谷,岂知贤与豪。
jīng hún tuō gǔ mù, bǎo jiàn juān jiāng gāo.
精魂托古木,宝剑捐江皋。
yǐ zhào xià qíng jǐng, huí zhōu suí wǎn tāo.
倚棹下晴景,回舟随晚涛。
bì yún mù liáo luò, hú shàng qiū tiān gāo.
碧云暮寥落,湖上秋天高。
wǎng shì nà kān wèn, cǐ xīn tú zì láo.
往事那堪问,此心徒自劳。
dú yú xiāng shuǐ shàng, qiān zǎi wén lí sāo.
独馀湘水上,千载闻离骚。

“千载闻离骚”平仄韵脚


拼音:qiān zǎi wén lí sāo
平仄:平仄平平平
韵脚:(平韵) 下平四豪

作者简介


刘长卿刘长卿(约726 — 约786),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后为长洲县尉,因事下狱,贬南巴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作者介绍


刘长卿的生平

  刘长卿,中国唐代诗人。字文房。因官至随州刺史,亦称刘随州。宣城(今属安徽)人,郡望河间(今属河北)。祖籍宣城,郡望河间,后迁居洛阳。姚合《极玄集》卷下云刘长卿为“宣城人”;又中唐林宝《元和姓纂》卷五分述诸郡刘姓云:“考功郎中刘庆约,宣州人;孙长卿,随州刺史。”林宝稍早于姚合,所记一致,足消人疑。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十九诗集类著录《刘随州集》十卷,并云:“唐随州刺史宣城刘长卿文房撰”,当据林、姚二氏之说。然《新唐书·艺文志》云称刘长卿为河间(今河北河间)人,《唐才子传》袭云:“河间人”,又同卷李季兰条:“知河间刘长卿有阴重之疾”。河间大概指其郡望而言。长卿一族,何时迁洛阳,殆不可考。及观刘集,知洛阳故业萦怀于中,感情甚深,断非居日浅短者可比。刘长卿《旧唐书》、《新唐书》都没有传记,关于他的生卒年,一直未有确考。闻一多认为其生年为公元709年,傅璇琮认为是710年左右或725年左右,还有其它的说法。卒年,一般认为是在789至791年之间;也就是说,刘长卿经历了玄宗、肃宗、代宗和德宗四朝。

  刘长卿为年轻时在嵩山读书,742-746年(唐玄宗天宝)间登进士第。一说755年(唐玄宗开元十四年),刘长卿可能才登进士第,但是还没有揭榜,便爆发安史之乱了。

  756年,唐肃宗即位,刘长卿被任命到苏州下属的长洲县当县尉。不久被诬入狱,遇大赦获释。

  758年(唐肃宗至德三年)正月,摄(代理)海盐令。

  760年(上元元年)春,被贬为潘州南巴(今广东电白)尉,但刘长卿并未到南巴实际任职。

  761年(上元二年)秋天,他又奉命回到苏州接受“重推”,旅居江浙。这时江南刚经历过刘展之乱,本来繁华富庶的吴郡一带变得破败萧条。

  770年(唐代宗大历五年)以后,历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因为性格刚强,得罪了鄂岳观察使吴仲孺,被诬为贪赃,再次贬为睦州(今浙江淳安)司马。在睦州时期,与当时居处浙江的诗人有广泛的接触,如皇甫冉、秦系、严维、章八元等都有诗酬答。

  781年(唐德宗建中二年),又受任随州(今湖北随县)刺史。世称“刘随州”。

  784年(兴元元年)和785年(贞元元年)间,淮西节度使李希烈割据称王,与唐王朝军队在湖北一带激战,刘长卿即在此期间离开随州。

  刘长卿离开随州后,大约流寓江州,晚岁入淮南节度使幕。约卒于790(唐贞元六年)前后。

Copyright © 2024 www.suishouch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随手查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沪ICP备20230276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