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房谢脁语”出自唐代贯休的《寄杭州灵隐寺宋震使君》,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sēng fáng xiè tiǎo yǔ,诗句平仄:平平仄仄仄。
“僧房谢脁语”全诗:罢郡归侵夏,仍闻灵隐居。
僧房谢脁语,寺额葛洪书。
月树獮猴睡,山池菡萏疏。
吾皇爱清静,莫便结吾庐。
《寄杭州灵隐寺宋震使君》是唐代贯休创作的一首诗词。该诗描绘了灵隐寺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向杭州灵隐寺的游人和住持送去问候和祝福的情感。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罢郡归侵夏,仍闻灵隐居。
僧房谢脁语,寺额葛洪书。
月树獮猴睡,山池菡萏疏。
吾皇爱清静,莫便结吾庐。
诗意和赏析:
诗的开篇,贯休提到自己罢了郡守之职,归来侵夏(指进攻夏州)。然而,即便归来,仍然能听闻到灵隐寺的消息。这里表达了作者对灵隐寺的敬仰和向往。
接着,贯休描述了灵隐寺的景色和氛围。他说道僧房中传来谢脁的话语,寺额上有葛洪的字迹。葛洪是东晋时期的文学家,此处指的可能是葛洪所著的《神仙传》等道教典籍。
接下来的两句描述了灵隐寺内的景色。月光洒在猴子树上,猴子在树上入睡。山池之间,莲藕稀疏地分布着。这里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景象。
诗的结尾,贯休表达了自己对此处的钟爱,他说吾皇(对佛祖的尊称)喜欢清静,我也想在这样的地方结庐安居。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清静、宁静的生活的向往。
《寄杭州灵隐寺宋震使君》通过描绘灵隐寺的景色和氛围,表达了作者对这里的向往和祝福。整首诗清丽而素雅,充满了宁静与美丽的意境,凸显了作者对清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该处的钟爱之情。
jì háng zhōu líng yǐn sì sòng zhèn shǐ jūn
寄杭州灵隐寺宋震使君
bà jùn guī qīn xià, réng wén líng yǐn jū.
罢郡归侵夏,仍闻灵隐居。
sēng fáng xiè tiǎo yǔ, sì é gě hóng shū.
僧房谢脁语,寺额葛洪书。
yuè shù xiǎn hóu shuì, shān chí hàn dàn shū.
月树獮猴睡,山池菡萏疏。
wú huáng ài qīng jìng, mò biàn jié wú lú.
吾皇爱清静,莫便结吾庐。
拼音:sēng fáng xiè tiǎo yǔ
平仄:平平仄仄仄
韵脚:(仄韵) 上声六语 (仄韵) 去声六御
贯休(823~912年),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豁(一说为江西进贤县)人,唐末五代著名画僧。7岁时投兰溪和安寺圆贞禅师出家为童侍。贯休记忆力特好,日诵《法华经》1000字,过目不忘。贯休雅好吟诗,常与僧处默隔篱论诗,或吟寻偶对,或彼此唱和,见者无不惊异。贯休受戒以后,诗名日隆,仍至于远近闻名。乾化二年(915年)终于所居,世寿89。
贯休,是唐末五代著名画僧。他的一生,能诗善书,又擅绘画,尤其是所画罗汉,更是状貌古野,绝俗超群,在中国绘画史上,有着很高的声誉。贯休在唐大中七年(835年)到和安寺出家。他爱憎分明,关心人民疾苦,痛恨贪官污吏。他的《酷吏词》,愤怒谴责了贪官污吏欺压百姓的暴行。他又有不畏权势的傲骨。他在杭州时曾给吴越王钱镠写诗:《献钱尚父》。钱镠读后大喜,但要他把诗中的“十四州”改为“四十州”。贯休断然回答:“州既难添,诗亦难改。”不肯依附权贵。
代表作是关于十六罗汉画像的艺术风貌和进呈经过,《益州名画录》记载:画罗汉十六帧,庞眉大目者,朵颐隆鼻者,倚松石者,坐山水者,胡貌梵相,曲尽其态。或问之,云:“休(贯休自称)自梦中所睹尔”。又画释迦十弟子,亦如此类,人皆异之。颇为门弟子所宝,当时卿相,皆有歌诗。求其笔,唯可见而不可得也。太平兴国(976~983)年初,太宗皇帝搜访古画,日给事中程公羽牧蜀,将贯休罗汉十六帧为古画进呈。
十六帧罗汉像是贯休绘画作品中辉映古今的名作。不管作品的创作风貌,还是笔墨技巧,历来都受到很高的评价。赫赫有名的《宣和书谱》就说:“以至丹青之习,皆怪古不媚,作十六大阿罗汉,笔法略无蹈袭世俗笔墨畦畛,中写己状眉目,亦非人间所有近似者。”
贯休曾至豫章(今江西南昌)传《法华经》、《大乘起信论》,“皆精奥义,讲训且勤”,为郡太守王慥所钦重。王慥离职后,新任太守蒋瓌开洗忏戒坛,也请贯休为监坛。又叫僧贯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