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古雄名”出自宋代周邦彦的《西河》,诗句共4个字,诗句拼音为:wàn gǔ xióng míng,诗句平仄:仄仄平平。
“万古雄名”全诗:长安道,潇洒西风时起。
尘埃车马晚游行,霸陵烟水。
乱鸦栖鸟夕阳中,参差霜树相倚。
到此际。
愁如苇。
冷落关河千里。
追思唐汉昔繁华,断碑残记。
未央宫阙已成灰,终南依旧浓翠。
对此景、无限愁思。
绕天涯、秋蟾如水。
转使客情如醉。
想当时、万古雄名,尽作往来人、凄凉事。
《西河》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周邦彦。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西河》
长安道,潇洒西风时起。
尘埃车马晚游行,霸陵烟水。
乱鸦栖鸟夕阳中,参差霜树相倚。
到此际。愁如苇。
冷落关河千里。
追思唐汉昔繁华,断碑残记。
未央宫阙已成灰,终南依旧浓翠。
对此景、无限愁思。
绕天涯、秋蟾如水。
转使客情如醉。
想当时、万古雄名,尽作往来人、凄凉事。
诗词中文译文:
长安道,西风吹拂时兴起。
尘埃弥漫,车马在傍晚游行,霸陵上烟雾弥漫的水域。
乌鸦和栖息的鸟儿在夕阳中飞舞,霜染的树木互相依倚。
到达此地,忧愁如同芦苇一般。
关河千里间荒凉冷落。
回想唐朝和汉朝昔日的繁华,破碎的碑石上仅存残缺的记载。
未央宫阙已经成为灰烬,而终南山依然郁郁葱葱。
面对这样的景色,无尽的忧思涌上心头。
环绕在天涯边,秋天的明月如水般明亮。
这让客人的情感如醉一般。
想象当年的辉煌,却只剩下往来人的凄凉事迹,成为万古的英名。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长安道上的景色和作者内心的愁思。长安是唐朝的都城,曾经繁华灿烂,而现在已经变得冷落荒凉。诗中通过描绘车马的尘埃、霸陵上的烟水、夕阳下的乌鸦和树木,以及伴随着愁思的景色,表达了对唐汉盛世的追思和对衰落的感叹。
作者通过对未央宫阙已成灰烬的描写,以及终南山依旧郁郁葱葱的描绘,对比了过去的辉煌和现实的荒凉。这种对比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转和盛衰更迭的感慨。
诗的结尾以秋蟾如水的景象来形容天涯之处,暗示着作者的心情如同秋天的明月一样明亮。最后两句中的“往来人”的凄凉事迹,以及“万古雄名”则映衬出作者对过去辉煌的思念和对历史的敬仰之情。
整首诗以忧愁的情绪为主线,通过对景色的描绘和对过去的回忆,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转和人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昔日辉煌的追思之情。同时,诗中运用了独特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如"西河"这首诗词是宋代周邦彦创作的作品。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西河》
长安道上,潇洒的西风吹起。
尘埃弥漫,车马在傍晚游行,霸陵上烟雾弥漫的水域。
乌鸦和鸟儿在夕阳中飞舞,霜染的树木相互倚靠。
来到这里,愁思如同芦苇一般。
关河千里,冷落荒凉。
回忆起唐朝和汉朝昔日的繁华,断碑残碣。
未央宫阙已成灰烬,而终南山依旧郁郁葱葱。
面对这景色,无尽的忧思。
在天涯边缘,秋天的明月如水。
这样的景色让人的情感如醉。
想当年,万古的英名,都变成了来往人的凄凉事。
诗意和赏析:
《西河》这首诗描绘了长安道上的景色和作者内心的愁思。长安是唐朝的都城,曾经繁华灿烂,而现在已经变得冷落荒凉。诗中通过描绘车马的尘埃、霸陵上的烟雾、夕阳下的乌鸦和树木,以及伴随着愁思的景色,表达了对唐汉盛世的追思和对衰落的感叹。
作者通过描述未央宫阙已成灰烬的景象,以及终南山依旧郁郁葱葱的描绘,对比了过去的辉煌和现实的荒凉。这种对比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转和盛衰更迭的感慨。
诗的结尾以秋天的明月如水的景象来形容天涯之处,暗示着作者的心情如同秋天的明月一般明亮。最后两句中的“万古的英名”和“来往人的凄凉事”则体现了作者对过去辉煌的思念和对历史的敬仰之情。
整首诗以忧愁的情绪为主线,通过对景色的描绘和对过去的回忆,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转和人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昔日辉煌的追思之情。同时,诗中运用了独特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如描绘车马的尘埃、夕阳下的乌鸦和树木的形象,以及将情感比喻为醉人等,使诗歌更加丰富和感人。
xī hé
西河
cháng ān dào, xiāo sǎ xī fēng shí qǐ.
长安道,潇洒西风时起。
chén āi chē mǎ wǎn yóu xíng, bà líng yān shuǐ.
尘埃车马晚游行,霸陵烟水。
luàn yā qī niǎo xī yáng zhōng, cēn cī shuāng shù xiāng yǐ.
乱鸦栖鸟夕阳中,参差霜树相倚。
dào cǐ jì.
到此际。
chóu rú wěi.
愁如苇。
lěng luò guān hé qiān lǐ.
冷落关河千里。
zhuī sī táng hàn xī fán huá, duàn bēi cán jì.
追思唐汉昔繁华,断碑残记。
wèi yāng gōng què yǐ chéng huī, zhōng nán yī jiù nóng cuì.
未央宫阙已成灰,终南依旧浓翠。
duì cǐ jǐng wú xiàn chóu sī.
对此景、无限愁思。
rào tiān yá qiū chán rú shuǐ.
绕天涯、秋蟾如水。
zhuǎn shǐ kè qíng rú zuì.
转使客情如醉。
xiǎng dāng shí wàn gǔ xióng míng, jǐn zuò wǎng lái rén qī liáng shì.
想当时、万古雄名,尽作往来人、凄凉事。
拼音:wàn gǔ xióng míng
平仄:仄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下平八庚
周邦彦(1056年-1121年),中国北宋末期著名的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历官太学正、庐州教授、知溧水县等。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谨严。语言典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宗。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有《清真集》传世。
周邦彦神宗时为太学生,因歌颂新法被擢为太学正,累官庐州教授、知溧水县等。他少年时期个性比较疏散,但相当喜欢读书,宋神宗时,他写了一篇《汴都赋》,赞扬新法,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周邦彦晚年与蔡京同党刘昺(注 此字上日下丙 音bǐng) 过从甚密名节有污。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谨严,语言曲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宗。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词中老杜”。有《清真居士集》,后人改名为《片玉集》。
历官太学正,国子主簿,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管理音乐的机构)。诗词文赋,无所不擅。但为词名所掩,诗文多零落不传。其中《汴都赋》为成名之作,长7000字,流传至今。古体诗《天赐白》、《过羊角哀左伯桃墓》风骨凛然,绝无绮罗香泽之气。周邦彦被公认为是“负一代词名”的词人,在宋代影响甚大。邦彦词多写男女恋情,咏物怀古,羁旅行役,内容较窄,境界不高。但在艺术创意上堪称大家,其词善于铺叙,即在写景抒情中渗入述事,造成另一境界,形成曲折回环,开阖动荡,抑扬顿挫之势,发展了柳永、张先的慢词。加之语言工丽,多用典故,形成了浑厚、典雅、缜密的艺术风格。代表作如:〔少年游〕“并刀如水”,在寥寥51字中,不但写故事,重现当时的境界,而且写对话,如见词中之人,且闻其语,生动地描摹出人物的性格、心态,在词中实为独创。另一首〔少年游〕“朝云漠漠散轻丝”,写得更妙。一首小令写了两个故事,中间只用“而今丽日明金屋”一句联起来,将上阕的追忆恋爱与下阕的共同生活、金屋藏娇两种境界进行了比较,感受追忆两个故事中的同一种情调:相聚不如相思,意味深长。另如长调〔花犯〕“粉墙低”,跳跃曲折,照应、收放、开合,十分讲究;〔过秦楼〕“水浴清蟾”,将时间、地点、人物、感情变换数次,构成全部事件、人物感情发展的脉络;〔兰陵王〕《柳》,把将离之情,既去之思,居者与行者,旧恨与新愁,人和物,情和境,浑然融为一气。邦彦词音律严整,格调精工,多创新调。因此他被尊为婉约派的集大成者和格律派的创始人,开南宋姜夔、吴文英格律词派先河。周邦彦的集子有杨泽民、方千里、陈允平三家和词,今存《片玉词》10卷,《彊邨丛书》本;另有《清真集》2卷,集外词1卷,《四印斋所刻词》本。
周邦彦名字取自《诗经》的《国风·郑风·羔裘》“邦之彦兮”,译为国家有才华的人。王国维《人间词话》称:“美成深远之致,不及欧、秦,唯言情体物,穷极工巧,故不失为第一流之作者,但恨创调之才多,创意之才少耳。”可见其也是一位很有才学的人。
王国维认为:“(周)先生于诗文无所不工,然尚未尽脱古人蹊径。平生著述,自以乐府为第一。词人甲乙,宋人早有定论。惟张叔夏(张炎)病其意趣不高远。然宋人如欧、苏、秦、黄,高则高矣,至精工博大,殊不逮先生。故以宋词比唐诗,则东坡似太白,欧、秦似摩诘,耆卿似乐天,方回、叔原则大历十子之流。南宋唯一稼轩可比昌黎,而词中老杜,则非先生不可。昔人以耆卿比少陵,未为犹当也。"意谓周邦彦为北宋词的“集大成者”。
周邦彦词的"集大成",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看,从词的搜求、审定、考证方面来说,他有集成和创制的功劳;就其写作功力之成就而言,他善于体物言情,描绘工巧周至,又善于融化前人诗句,炼字妥帖工整;从创作风格来说,清真词能集北宋词自柳永到秦观、贺铸等人之成就而独具特色。他发展了柳永以赋为词的铺叙手法,兼取秦词的柔婉、贺词的艳丽,综合形成自己善于勾勒,妙于剪裁,精巧工丽的典雅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