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句

“唤雨怕鸣鸠”的全诗出处及翻译赏析


“唤雨怕鸣鸠”出自宋代赵蕃的《旧悬道中二首》,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huàn yǔ pà míng jiū,诗句平仄:仄仄仄平平。

“唤雨怕鸣鸠”全诗

《旧悬道中二首》

唤雨怕鸣鸠

昨日风既止,今晨风未收。
浮波羡幽鸟,唤雨怕鸣鸠
遗寺荒村里,贞祠古渡头。
登高谢能赋,物色漫分留。


赏析


《旧悬道中二首》是宋代赵蕃创作的诗词作品。该诗以描绘昨日和今晨的风景为主题,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昨日风既止,今晨风未收。
浮波羡幽鸟,唤雨怕鸣鸠。
遗寺荒村里,贞祠古渡头。
登高谢能赋,物色漫分留。

这首诗以风为线索,描绘了不同时刻的景象。诗人先描述了昨日风停止的情景,随后又表达了今晨风还未完全停歇的状态。通过风的变化,诗人抒发了对时间流转的感慨。

诗中提到的"浮波"指的是在水面上泛起的涟漪,象征着闲适自在的生活。而"幽鸟"则代表了自由飞翔的鸟类,令人羡慕不已。这些形象的描绘,突出了自然界中的宁静与美好。

诗中还出现了"唤雨怕鸣鸠"的描述,表达了对雨水的期待和对鸣鸠声的畏惧。这里的"唤雨"表明诗人对雨水的渴望,而"怕鸣鸠"则传递出对时间流逝的担忧。

接下来,诗人以"遗寺荒村里,贞祠古渡头"的描写,展现了古老寺庙和乡村的景象。这些废弃的建筑物和偏远的渡口,呈现出岁月的沧桑和人事的更迭。

最后两句"登高谢能赋,物色漫分留"表达了诗人对登高远眺的赞美之情,同时也暗示了对过往事物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期望。诗人以此表达了对过去的致谢,同时寄托了对未来的希冀。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过去和现在的风景,通过自然意象与人文景观的交融,传递了诗人对时光流转的思考与感慨。诗词的美在于它抓住了瞬间的情感,通过对细微之处的观察和描绘,唤起读者对生活与时间的共鸣。

“唤雨怕鸣鸠”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jiù xuán dào zhōng èr shǒu
旧悬道中二首

zuó rì fēng jì zhǐ, jīn chén fēng wèi shōu.
昨日风既止,今晨风未收。
fú bō xiàn yōu niǎo, huàn yǔ pà míng jiū.
浮波羡幽鸟,唤雨怕鸣鸠。
yí sì huāng cūn lǐ, zhēn cí gǔ dù tóu.
遗寺荒村里,贞祠古渡头。
dēng gāo xiè néng fù, wù sè màn fēn liú.
登高谢能赋,物色漫分留。

“唤雨怕鸣鸠”平仄韵脚


拼音:huàn yǔ pà míng jiū
平仄:仄仄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下平十一尤

作者简介


赵蕃赵蕃(1143年~1229年),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

作者介绍


赵蕃的介绍

  赵蕃(诗人,学者)(一一四三~一二一九),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南渡后侨居信州玉山(今属江西)。生于宋高宗绍兴十三年,卒于理宗绍定二年,年八十七岁。早岁从刘清之学,以曾祖旸致仕恩补州文学,调浮梁尉、连江主簿,皆不赴。为太和主簿,调辰州司理参军,因与知州争狱罢。时清之知衡州,求为监安仁赡军酒库以卒业,至衡而清之罢,遂从之归。后奉祠家居三十三年。年五十犹问学于朱熹。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同年卒,年八十七。谥文节。蕃诗宗黄庭坚,与韩淲(涧泉)有二泉先生之称。著作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水乐大典》辑为《乾道稿》二卷、《淳熙稿》二十卷、《章泉稿》五卷(其中诗四卷)。事见《漫塘文集》卷三二,《章泉赵先生墓表》,《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赵蕃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参校清武英殿聚珍版(简称殿本)、《水永大典》残本等。新辑集外诗编为第二十七卷。

  赵蕃是南宋中期著名诗人,他和当时居住在上饶的韩淲 (号涧泉),是很要好的朋友,二人齐名,号称“上饶二泉”,同为江西诗派的殿军人物。当时著名学者、弋阳人谢枋得曾提到,江西诗派传至“二泉”,隆昌极致,但此二人死后,江西诗派的气脉也因此而断绝,风华不再。

  靖康之变后,居信州玉山(今属江西)。师从刘清之,曾为太和主簿。后居家三十三年,问学于朱熹,能诗,宗黄庭坚,与韩淲合称二泉先生。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网友评论



Copyright © 2024 www.suishouch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随手查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沪ICP备20230276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