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谓恐齐民罹疠疫”出自宋代赵蕃的《次韵签判丈立春日长句》,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wèi kǒng qí mín lí lì yì,诗句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谓恐齐民罹疠疫”全诗:未说麦黄如病人,可堪梅落似残春。
休论北客惊相叹,试问南公见一新。
谓恐齐民罹疠疫,又言汉诏发深淳。
从兹度日能无事,频与传诗慰此贫。
《次韵签判丈立春日长句》是宋代赵蕃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未说麦黄如病人,
可堪梅落似残春。
休论北客惊相叹,
试问南公见一新。
谓恐齐民罹疠疫,
又言汉诏发深淳。
从兹度日能无事,
频与传诗慰此贫。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于时局和社会状况的思考和担忧。诗中提到了麦黄如病人,梅花凋零如残春,暗喻着时局动荡不安、社会动乱的景象。北方的客人惊叹不已,而南方的官员却宣称见到了一些新的变化。作者担心齐民会受到疫病的侵害,但又听说汉朝的法令出台,希望能够解决这些问题。自此以后,作者希望能够安度每一天,频频传诗以慰藉社会的贫困与困苦。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练、寥寥数语的形式,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现状的忧虑和思考。通过对麦黄和梅花的描写,作者巧妙地暗示了社会的困顿和动荡。北方的客人惊叹,南方的官员则看到了一些新的变化,这种对比突出了时局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作者提到齐民可能会受到疫病的影响,呼应了社会中普通百姓所面临的困境。然而,作者也传达了一丝希望,希望通过汉朝的法令能够改善现状。最后,作者表达了自己的渴望,希望能够平安度日,用自己的诗作来慰藉社会上的贫困与困苦。
整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简洁的语言抒发了作者对于社会动荡的忧虑,同时也透露出一丝对希望与改善的期待。它展现了诗人对时代的关注和对社会命运的思考,同时也显露出对人民疾苦的同情之情。这首诗词在抒发情感的同时,也反映了宋代社会的一些特点,具有一定的时代意义。
cì yùn qiān pàn zhàng lì chūn rì cháng jù
次韵签判丈立春日长句
wèi shuō mài huáng rú bìng rén, kě kān méi luò shì cán chūn.
未说麦黄如病人,可堪梅落似残春。
xiū lùn běi kè jīng xiāng tàn, shì wèn nán gōng jiàn yī xīn.
休论北客惊相叹,试问南公见一新。
wèi kǒng qí mín lí lì yì, yòu yán hàn zhào fā shēn chún.
谓恐齐民罹疠疫,又言汉诏发深淳。
cóng zī dù rì néng wú shì, pín yǔ chuán shī wèi cǐ pín.
从兹度日能无事,频与传诗慰此贫。
拼音:wèi kǒng qí mín lí lì yì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韵脚:(仄韵) 入声十一陌
赵蕃(1143年~1229年),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
赵蕃(诗人,学者)(一一四三~一二一九),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南渡后侨居信州玉山(今属江西)。生于宋高宗绍兴十三年,卒于理宗绍定二年,年八十七岁。早岁从刘清之学,以曾祖旸致仕恩补州文学,调浮梁尉、连江主簿,皆不赴。为太和主簿,调辰州司理参军,因与知州争狱罢。时清之知衡州,求为监安仁赡军酒库以卒业,至衡而清之罢,遂从之归。后奉祠家居三十三年。年五十犹问学于朱熹。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同年卒,年八十七。谥文节。蕃诗宗黄庭坚,与韩淲(涧泉)有二泉先生之称。著作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水乐大典》辑为《乾道稿》二卷、《淳熙稿》二十卷、《章泉稿》五卷(其中诗四卷)。事见《漫塘文集》卷三二,《章泉赵先生墓表》,《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赵蕃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参校清武英殿聚珍版(简称殿本)、《水永大典》残本等。新辑集外诗编为第二十七卷。
赵蕃是南宋中期著名诗人,他和当时居住在上饶的韩淲 (号涧泉),是很要好的朋友,二人齐名,号称“上饶二泉”,同为江西诗派的殿军人物。当时著名学者、弋阳人谢枋得曾提到,江西诗派传至“二泉”,隆昌极致,但此二人死后,江西诗派的气脉也因此而断绝,风华不再。
靖康之变后,居信州玉山(今属江西)。师从刘清之,曾为太和主簿。后居家三十三年,问学于朱熹,能诗,宗黄庭坚,与韩淲合称二泉先生。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宋史》卷四四五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