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迟速元同致”出自宋代赵蕃的《十三日逆风舟行甚迟》,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shì jiān chí sù yuán tóng zhì,诗句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世间迟速元同致”全诗:昨夜纵风几丧生,今朝溯水颇留行。
细看汹涌收帆脚,孰若夷犹听桨声。
客路了知难数傲,长年谓我勿多惊。
世间迟速元同致,莫问到衢今几程。
诗词:《十三日逆风舟行甚迟》
朝代:宋代
作者:赵蕃
昨夜纵风几丧生,
今朝溯水颇留行。
细看汹涌收帆脚,
孰若夷犹听桨声。
客路了知难数傲,
长年谓我勿多惊。
世间迟速元同致,
莫问到衢今几程。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逆风舟行的旅途中的经历和感慨。诗中的逆风舟行象征着人生中遇到的困难和逆境。作者首先描述了前一晚狂风暴雨的威力,几乎使他丧失了生命。然而,今天他又重新踏上了旅程,艰难地顺着逆流而行。诗中的"昨夜"和"今朝"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作者坚韧不拔的毅力。
诗的下半部分描绘了逆风舟行的细节。作者细致地观察着船只颠簸的情景,船帆在汹涌的水流中摇摆不定。这里的汹涌水流和摇摆的船帆形象地表现了人生困境中的动荡和不稳定。而作者提到"孰若夷犹听桨声",则表达了在逆境中依然坚持前行的决心,尽管船帆不稳,但船桨的声音仍然在耳边回响。
接着,诗人表达了自己作为旅客的心境。他认识到旅途的困难和险阻,但他并不畏惧,以高傲的态度面对。他说长年以来,他一直告诫自己不要过多惊慌,保持镇定和坚定。他认为世间的快慢都是注定的,无论旅途是缓慢还是迅速,都有其自然的规律。因此,他告诫人们不要问他到达目的地还有多久。
整首诗以舟行逆风的旅途为背景,通过描绘水流、船帆和船桨等景物,表达了作者在困境中坚韧不拔的精神和豪情。诗人以镇定和坚定的态度面对人生的艰难和曲折,寄托了对自己和他人的期望。这首诗通过舟行逆风的形象,寄托了作者对人生坎坷旅途中顽强前行的追求和信念,同时也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shí sān rì nì fēng zhōu xíng shén chí
十三日逆风舟行甚迟
zuó yè zòng fēng jǐ sàng shēng, jīn zhāo sù shuǐ pō liú xíng.
昨夜纵风几丧生,今朝溯水颇留行。
xì kàn xiōng yǒng shōu fān jiǎo, shú ruò yí yóu tīng jiǎng shēng.
细看汹涌收帆脚,孰若夷犹听桨声。
kè lù le zhī nán shù ào, cháng nián wèi wǒ wù duō jīng.
客路了知难数傲,长年谓我勿多惊。
shì jiān chí sù yuán tóng zhì, mò wèn dào qú jīn jǐ chéng.
世间迟速元同致,莫问到衢今几程。
拼音:shì jiān chí sù yuán tóng zhì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韵脚:(仄韵) 去声四寘
赵蕃(1143年~1229年),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
赵蕃(诗人,学者)(一一四三~一二一九),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南渡后侨居信州玉山(今属江西)。生于宋高宗绍兴十三年,卒于理宗绍定二年,年八十七岁。早岁从刘清之学,以曾祖旸致仕恩补州文学,调浮梁尉、连江主簿,皆不赴。为太和主簿,调辰州司理参军,因与知州争狱罢。时清之知衡州,求为监安仁赡军酒库以卒业,至衡而清之罢,遂从之归。后奉祠家居三十三年。年五十犹问学于朱熹。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同年卒,年八十七。谥文节。蕃诗宗黄庭坚,与韩淲(涧泉)有二泉先生之称。著作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水乐大典》辑为《乾道稿》二卷、《淳熙稿》二十卷、《章泉稿》五卷(其中诗四卷)。事见《漫塘文集》卷三二,《章泉赵先生墓表》,《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赵蕃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参校清武英殿聚珍版(简称殿本)、《水永大典》残本等。新辑集外诗编为第二十七卷。
赵蕃是南宋中期著名诗人,他和当时居住在上饶的韩淲 (号涧泉),是很要好的朋友,二人齐名,号称“上饶二泉”,同为江西诗派的殿军人物。当时著名学者、弋阳人谢枋得曾提到,江西诗派传至“二泉”,隆昌极致,但此二人死后,江西诗派的气脉也因此而断绝,风华不再。
靖康之变后,居信州玉山(今属江西)。师从刘清之,曾为太和主簿。后居家三十三年,问学于朱熹,能诗,宗黄庭坚,与韩淲合称二泉先生。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宋史》卷四四五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