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句

“相逢玉兔莫相陪”的全诗出处及翻译赏析


“相逢玉兔莫相陪”出自宋代李曾伯的《癸卯制参黎用之为八仙领客和韵》,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xiāng féng yù tù mò xiāng péi,诗句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相逢玉兔莫相陪”全诗

《癸卯制参黎用之为八仙领客和韵》

相逢玉兔莫相陪

扑面惊埃扫不开,都忘柳色暗章台。
偏饶玳席嘉宾乐,特遣瑶池仙子来。
自分铁心徒自苦,相逢玉兔莫相陪
樽前休讶清香少,待约琼花共一杯。


赏析


《癸卯制参黎用之为八仙领客和韵》是一首宋代李曾伯的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扑面惊埃扫不开,
迎面扑来的尘埃令人无法驱散,

都忘柳色暗章台。
忘却了绿柳的颜色,暗淡了朝廷的荣耀。

偏饶玳席嘉宾乐,
尽管还有华丽的宴席和欢乐的宾客,

特遣瑶池仙子来。
特意派遣了瑶池仙子前来陪客。

自分铁心徒自苦,
自己却身心痛苦,无法改变现状。

相逢玉兔莫相陪。
即便相遇在这美好的时刻,也无法与玉兔共度。

樽前休讶清香少,
无需惊讶酒杯前的芳香渐渐消逝,

待约琼花共一杯。
等待着与琼花一同举杯共饮。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种失落和无奈的情感。作者通过描述尘埃扑面、绿柳暗淡等景象,表达了朝廷的衰败和自己的无奈。尽管有宴席和欢乐的氛围,但作者心中的痛苦无法消散。他期待着与玉兔相遇,享受美好时刻,但却无法实现。最后,他期待着与琼花共饮,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渴望。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凝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的情感。通过对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失落和无奈。尘埃和暗淡的景象象征了朝廷的衰败和作者个人的困境。诗中的玉兔和琼花则具有象征意义,代表着美好和渴望。整首诗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给人一种沉思和怀古的感觉。

“相逢玉兔莫相陪”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guǐ mǎo zhì cān lí yòng zhī wèi bā xiān lǐng kè hé yùn
癸卯制参黎用之为八仙领客和韵

pū miàn jīng āi sǎo bù kāi, dōu wàng liǔ sè àn zhāng tái.
扑面惊埃扫不开,都忘柳色暗章台。
piān ráo dài xí jiā bīn lè, tè qiǎn yáo chí xiān zǐ lái.
偏饶玳席嘉宾乐,特遣瑶池仙子来。
zì fēn tiě xīn tú zì kǔ, xiāng féng yù tù mò xiāng péi.
自分铁心徒自苦,相逢玉兔莫相陪。
zūn qián xiū yà qīng xiāng shǎo, dài yuē qióng huā gòng yī bēi.
樽前休讶清香少,待约琼花共一杯。

“相逢玉兔莫相陪”平仄韵脚


拼音:xiāng féng yù tù mò xiāng péi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上平十灰

作者简介


李曾伯李曾伯(1198~1265至1275间) 南宋词人。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属浙江)。

作者介绍


李曾伯的生平

  曾通判濠州,迁军器监主簿 。淳祐二年(1242),迁太府卿、淮东制置使、知扬州。四年,兼淮西制置使。六年,落职予祠。九年,知静江府、广西经略安抚使兼广西转运使。次年,为京湖安抚制置使知江陵,进龙图阁学士。宝祐元年(1253),拜端明殿学士 。明年,进资政殿学士、四川宣抚使兼京湖制置大使,召赴阙,特赐同进士出身。累官湖南安抚大使兼知潭州,兼节制广南,移治静江 。开庆元年(1259),进观文殿学士。景定五年(1264 ),知庆元府 、沿海制置使 。咸淳元年(1265),为贾似道所嫉 ,褫职。五年,其子李杓刊其所著,时曾伯已卒。曾伯素知兵,所至有治绩,称南渡后名臣 。《宋史》有传。有《可斋杂稿》三十四卷 ,续稿八卷 ,续稿后十二卷。后人合名《可斋类稿》,内有词七卷。《四库总目提要》称其“诗词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

李曾伯的成就

  李曾伯集中有诗、词、文。文多为奏疏表状之类。诗没有显著特色。他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于词。其词今存 200余首,长调占绝大多数。作者是热心事功的用世之臣,自言"要流芳相期千载,肯区区徒恋片时欢?"(〔八声甘州〕《自和》)所以他的词不屑作莺娇燕昵之语,而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他自称"愿学稼轩翁"(〔水调歌头〕《寿刘舍人》),词的风格和内容也多有与稼轩相似之处。如〔沁园春〕《丙午登多景楼和吴履斋韵》:"春去春来,潮生潮落,几度斜阳人倚楼。堪怜处,怅英雄白发,空敝貂裘","淮头虏尚虔刘,谁为把中原一战收",对景抒情,感慨身世,怀念中原,悲愤之意,宛然可见。前人评论他"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四库全书总目》),概括了可斋词的特点。但因不讲含蓄和议论过多,有些篇章流于粗豪,显得枯燥,形象性较差。有《可斋杂稿》34卷,《可斋续稿》前8卷,后12卷,并见于《四库全书珍本初集》。

网友评论



Copyright © 2024 www.suishouch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随手查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沪ICP备20230276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