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句

“曾为沩山作牯牛”的全诗出处及翻译赏析


“曾为沩山作牯牛”出自宋代释印肃的《示众法语》,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céng wèi wéi shān zuò gǔ niú,诗句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曾为沩山作牯牛”全诗

《示众法语》

曾为沩山作牯牛

矿去金存百练周,自从索价没人酬。
腾今耀古非声色,曾为沩山作牯牛
身若浮云心若风,居常不定在虚空。
忽然风卷云无迹,谁人解识主人公。


赏析


《示众法语》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释印肃。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表达了一种超越尘世的境界与追求。

诗词中的译文、诗意和赏析如下:

矿去金存百练周,
自从索价没人酬。
腾今耀古非声色,
曾为沩山作牯牛。

这段意境描绘了一个人的境遇。诗人在此以矿石去除杂质、提炼金子的过程比喻自己的修行之路,表达了他积极奋斗、不断提升自己的决心。然而,他却发现没有人能够理解他的价值与努力,因为他们只关注金子的价格而忽视了百炼之功。作者以此抒发了对于自我价值被忽视的苦闷之情。

身若浮云心若风,
居常不定在虚空。
忽然风卷云无迹,
谁人解识主人公。

这段诗意表达了诗人的超然情怀和追求。他将自己的身体比喻为浮云,心灵比喻为风,意味着他不拘泥于尘世的束缚,追求自由自在的境界。他常常身心飘荡在虚空之中,没有固定的位置和形态。然而,当突然风卷云散,他的存在变得无迹可寻时,却没有人能够真正理解他的内心世界和真实面貌。这里表达了诗人的孤独感和对于他人理解的渴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于修行之路的比喻和表达个人情感,展现了作者追求超越尘世的境界和对于他人理解的无奈。它呈现了一种超越物质欲望和尘埃的境界,强调了个体内心世界的重要性和独立存在的价值。

“曾为沩山作牯牛”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shì zhòng fǎ yǔ
示众法语

kuàng qù jīn cún bǎi liàn zhōu, zì cóng suǒ jià méi rén chóu.
矿去金存百练周,自从索价没人酬。
téng jīn yào gǔ fēi shēng sè, céng wèi wéi shān zuò gǔ niú.
腾今耀古非声色,曾为沩山作牯牛。
shēn ruò fú yún xīn ruò fēng, jū cháng bù dìng zài xū kōng.
身若浮云心若风,居常不定在虚空。
hū rán fēng juǎn yún wú jī, shuí rén jiě shí zhǔ rén gōng.
忽然风卷云无迹,谁人解识主人公。

“曾为沩山作牯牛”平仄韵脚


拼音:céng wèi wéi shān zuò gǔ niú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韵脚:(平韵) 下平十一尤

网友评论



Copyright © 2024 www.suishouch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随手查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沪ICP备20230276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