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句

“静中犹喜读书声”的全诗出处及翻译赏析


“静中犹喜读书声”出自宋代王之道的《寄二儿》,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jìng zhōng yóu xǐ dú shū shēng,诗句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

“静中犹喜读书声”全诗

《寄二儿》

静中犹喜读书声

老懒谁能教子孙,静中犹喜读书声
有如双凤传家学,令我闻风畏后生。


赏析


诗词:《寄二儿》
朝代:宋代
作者:王之道

《寄二儿》是宋代王之道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老懒谁能教子孙,
静中犹喜读书声。
有如双凤传家学,
令我闻风畏后生。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于教育后代的思考和期望。作者表示自己年事已高,懒散的身体已无力教导子孙,但他仍然喜欢静下心来聆听读书的声音。诗中出现了"双凤传家学"的比喻,意味着作者希望自己的子孙能够继承家族的学识传统,成为学术上的佼佼者。作者在诗中表达了对于后代的担忧和对于传统学识的珍视。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于教育价值的思考和对于后代的期望。作者自称"老懒",意味着他年事已高、体力已衰,无法再亲自教导子孙,但他仍然希望他们能够通过读书来获取知识和智慧。"静中犹喜读书声"表达了作者对于阅读的喜爱和对知识的追求。诗中的"双凤传家学"形象地比喻了作者希望子孙能够继承传统学识并且成为文化传承的重要人物。最后一句"令我闻风畏后生"表达了作者对于后代学子的敬重和对他们学识的敬畏之情。

这首诗词通过简短而富有力量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于教育的重视和对后代的期望。它呈现了作者作为长辈的担当和对传统学识的珍视,同时也传递了对于年轻一代学子的鼓励和期许。这首诗词反映了宋代社会对于教育的重视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和人文关怀。

“静中犹喜读书声”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jì èr ér
寄二儿

lǎo lǎn shuí néng jiào zǐ sūn, jìng zhōng yóu xǐ dú shū shēng.
老懒谁能教子孙,静中犹喜读书声。
yǒu rú shuāng fèng chuán jiā xué, lìng wǒ wén fēng wèi hòu shēng.
有如双凤传家学,令我闻风畏后生。

“静中犹喜读书声”平仄韵脚


拼音:jìng zhōng yóu xǐ dú shū shēng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
韵脚:(平韵) 下平八庚

作者简介


王之道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庐州濡须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作者介绍


王之道的生平

  宋徽宗宣和六年(1124年),与兄王之义、弟王之深同登进士第,因对策极言联金伐辽之非,抑置下列。

  宋钦宗靖康元年(1126年),调和州历阳县丞,摄乌江令,以奉亲罢。金兵南侵,率乡人退保胡避山。镇抚使赵霖命摄无为军,朝廷任命为镇抚司参谋官。

  宋高宗赵构(南宋建立者)绍兴年间,判滁州,因上疏反对和议忤秦桧,责监南雄州溪堂镇盐税,会赦不果行,居相山近20年。

  秦桧死后,起知信阳军,历提举湖北常平茶盐、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即退休)。

  宋孝宗乾道五年(1169年),病逝,享年76岁。

  著有《相山集》30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作26卷、《宋史·艺文志》作25卷),已佚。[清]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辑为30卷,其中诗15卷。诗以影印清文溯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网友评论



Copyright © 2024 www.suishouch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随手查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沪ICP备20230276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