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上西楼倚暮天”出自唐代张继的《冯翊西楼(一作郎士元诗)》,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chéng shàng xī lóu yǐ mù tiān,诗句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城上西楼倚暮天”全诗:城上西楼倚暮天,楼中归望正凄然。
近郭乱山横古渡,野庄乔木带新烟。
北风吹雁声能苦,远客辞家月再圆。
陶令好文常对酒,相招那惜醉为眠。
《冯翊西楼(一作郎士元诗)》中文译文:
城上西楼倚暮天,楼中归望正凄然。
近郭乱山横古渡,野庄乔木带新烟。
北风吹雁声能苦,远客辞家月再圆。
陶令好文常对酒,相招那惜醉为眠。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站在城上的西楼上,倚靠着黄昏的天空,心中充满了凄凉和思念。从楼中望出去,城郊的山峦在古老的渡口旁边纵横交错,野外的庄园上的高大乔木上升起了新的炊烟。北风吹过,雁的叫声很哀婉,离家的旅客月亮再次圆满。诗人引用了唐代文学家陶潜(陶渊明)写作的才华出众,常常和朋友喝酒,不舍得喝醉而安眠。
这首诗通过对城上西楼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凄凉和渴望。城郊古渡旁的乱山以及野庄上的烟火,给人一种离别之感。北风吹雁的声音更是增添了思乡之情,诗人思念远方的亲人和家乡。最后引用陶潜,表达了诗人豪爽坦率的个性,他不舍得喝醉只为了能与朋友们畅谈快乐,不愿为眠和喝醉而错过与朋友的时光。
整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具体的景物描绘,以及诗人的情感表达,展示了唐代文人的豪情和孤独,同时也传达了对亲人和故乡的思念之情。
féng yì xī lóu yī zuò láng shì yuán shī
冯翊西楼(一作郎士元诗)
chéng shàng xī lóu yǐ mù tiān, lóu zhōng guī wàng zhèng qī rán.
城上西楼倚暮天,楼中归望正凄然。
jìn guō luàn shān héng gǔ dù,
近郭乱山横古渡,
yě zhuāng qiáo mù dài xīn yān.
野庄乔木带新烟。
běi fēng chuī yàn shēng néng kǔ, yuǎn kè cí jiā yuè zài yuán.
北风吹雁声能苦,远客辞家月再圆。
táo lìng hǎo wén cháng duì jiǔ, xiāng zhāo nà xī zuì wèi mián.
陶令好文常对酒,相招那惜醉为眠。
拼音:chéng shàng xī lóu yǐ mù tiān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韵脚:(平韵) 下平一先
张继(约715~约779)字懿孙,汉族,襄州人(今湖北襄阳人)。唐代诗人,他的生平不甚可知。据诸家记录,仅知他是天宝十二年(公元七五三年)的进士。大历中,以检校祠部员外郎为洪州(今江西南昌市)盐铁判官。他的诗爽朗激越,不事雕琢,比兴幽深,事理双切,对后世颇有影响。但可惜流传下来的不到50首。他的最著名的诗是《枫桥夜泊》。
张继博览有识,好谈论,知治体。与皇甫冉交,情逾昆弟。天宝十二年,(公元七五三年)登进士。然铨选落第,归乡。唐代宗李豫宝应元年(公元762年)10月,政府军收复两京,张继被录用为员外郎征西府中供差遣,从此弃笔从戎,后入内为检校员外郎又提升检校郎中,最后为盐铁判官。分掌财赋于洪州。大历末年张继上任盐铁判官仅一年多即病逝于任上,其友人刘长卿作悼诗《哭张员外继》曰:“世难愁归路,家贫缓葬期”可见其清廉正直,后来其妻亦殁于其地。张继有诗集《张祠部诗集》一部流传后世,为文不事雕琢,其中以《枫桥夜泊》一首最著名。
高仲武评张继的诗:「事理双切」,「比兴深矣」,「不雕而自饰,丰姿清迥,有道者风。」他的诗不但「有道者风」,也颇有「禅味」,这是当时士大夫崇尚儒、道的普遍风气,他自也不例外。但他并无一般仕宦者的官僚习气,曾作感怀诗:「调与时人背,心将静者论,终年帝城里,不识五侯门」,他不逢迎权贵,与当时同是进士出身的诗人皇甫冉交情很好,时有往来。
刘长卿有《哭张员外继》诗,自注云:“公及夫人忽悠金辉玉洁,都是诗人。高仲武编《中兴间气集》,选录至德元年至大历暮年诗人二十六家的诗一百三十二首,其中有张继诗三首。高仲武评云:“员外累代词伯,积习弓裘。其于为文,不自雕饰。及尔登第,秀发当时。诗体清迥,有道者风。如‘女停襄邑杼,农废汶阳耕’,可谓事理双切。又‘火燎原犹热,风摇海未平’,比兴深矣。”从评语看来,可知他家世代是诗人,现在我们已无法知道他是谁的子孙。他的诗见于《全唐诗》者,只有四十馀首,其中还混入了别人的诗。但宋人叶梦得曾说:“张继诗三十馀篇,余家有之,”(《石林诗话》)可知他的诗,在南宋时已仅存三十馀首了。
在唐代诗人中,张继不是大家,恐怕也算不上名家,《唐诗品汇》把他的七言绝句列入“接武”一级中。如果千年绝唱《枫桥夜泊》诗没有流存下来,可能今天我们已忘记了他的名字。这首诗首先被选入《中兴间气集》,题目是《夜泊松江》。以后历代诗选,都收入此诗,直到《唐诗三百首》,使这首诗成为唐诗三百名篇之一,传诵于众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