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为老人回首”出自宋代周紫芝的《好事近》,诗句共6个字,诗句拼音为:yīng wèi lǎo rén huí shǒu,诗句平仄:平仄仄平平仄。
“应为老人回首”全诗:秋意总关愁,那更与君轻别。
从此共谁同醉,恨老来风月。
遥知手板笑看云,江边醉时节。
应为老人回首,记白头如雪。
《好事近》是宋代周紫芝创作的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秋意总关愁,
那更与君轻别。
从此共谁同醉,
恨老来风月。
遥知手板笑看云,
江边醉时节。
应为老人回首,
记白头如雪。
诗意:
这首诗以秋天的意象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离别和岁月流转的感慨。诗中描述了秋天的凄凉氛围,秋意总是让人感到忧愁,而与爱人的分别更加令人心情沉重。诗人询问自己,从此以后将与谁一同陶醉于风月之中,悔恨自己渐渐老去,无法再享受年轻时的浪漫与美好。然而,诗人远远地观察着手执琴板的人,他们在江边迎来醉人的时节,仍能欢笑着观赏云彩。诗人深知这是老人回首时的情景,回忆起头发已经如雪般白的岁月。
赏析:
这首诗以深情的笔触描绘了秋天的凄凉和离别的忧伤,抒发了作者对光阴流逝、青春不再的感慨。秋天往往被视为离别和凋零的象征,诗人通过秋意来表达内心的愁绪。作者既表达了自己的愁苦情绪,又提到与爱人的离别,使诗歌更加富有感情的张力。
诗中的"共谁同醉"表达了诗人对年轻时与爱人共度美好时光的怀念,而"恨老来风月"则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转和年老的懊悔之情。诗人用"手板"形容手执琴板的人,寓意着那些依然能够欢笑、陶醉于风月之中的人,以及他们的晚年回忆。最后一句"记白头如雪"则展示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老去的真实感受,白发如雪成为岁月的见证。
整体而言,这首诗词揭示了人生的无常和岁月的流逝,以及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离别的伤感。通过对秋天景象的描绘,以及对年老和离别的思考,诗人表达了深刻的情感和对生命的思考。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和深邃的意境,展现了宋代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感慨。
hǎo shì jìn
好事近
qiū yì zǒng guān chóu, nà gèng yǔ jūn qīng bié.
秋意总关愁,那更与君轻别。
cóng cǐ gòng shuí tóng zuì, hèn lǎo lái fēng yuè.
从此共谁同醉,恨老来风月。
yáo zhī shǒu bǎn xiào kàn yún, jiāng biān zuì shí jié.
遥知手板笑看云,江边醉时节。
yīng wèi lǎo rén huí shǒu, jì bái tóu rú xuě.
应为老人回首,记白头如雪。
拼音:yīng wèi lǎo rén huí shǒu
平仄:平仄仄平平仄
韵脚:(仄韵) 上声二十五有
周紫芝(1082-1155),南宋文学家。字少隐,号竹坡居士,宣城(今安徽宣州市)人。绍兴进士。高宗绍兴十五年,为礼、兵部架阁文字。高宗绍兴十七年(1147)为右迪功郎敕令所删定官。历任枢密院编修官、右司员外郎。绍兴二十一年(1151)出知兴国军(治今湖北阳新),后退隐庐山。交游的人物主要有李之仪、吕好问吕本中父子、葛立方以及秦桧等,曾向秦桧父子献谀诗。约卒于绍兴末年。著有《太仓稊米集》、《竹坡诗话》、《竹坡词》。有子周畴。
周紫芝,字小隐,号竹坡居士。宣城(今属安徽)人。少时家贫,勤学不辍,绍兴十二年(1142年)进士。历官枢密院编修,绍兴十七年(1147年)为右迪功郎敕令所删定官。二十一年四月出京知兴国军(今湖北阳新县),为政简静,晚年隐居九江庐山。谀颂秦桧父子,为时论所嘲。约卒于绍兴末年。著有《太仓稊米集》、《竹坡诗话》、《竹坡词》。有子周畴。从李之仪、吕好问吕本中父子、葛立方游,往来甚密。
以诗著名,无典故堆砌,自然顺畅。也能词,风格与诗近,清丽婉曲,无刻意雕琢痕迹。譬如《踏莎行》写离人别情:“游丝飞絮,斜阳烟渚,愁情无数。”给人的感觉是情深意切,景物迷离。堪称难得 的上乘之作。其中“泪珠阁定空相觑”一句的用词尤其巧妙,最后这一问更是催人泪下。其他如《生查子》、《西江月》、《菩萨蛮》、《谒金门》、《卜算子》等都是佳作。著有《太仓稊米集》七十卷、《竹坡诗话》一卷、《竹坡词》三卷。存词150首。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云:“其诗在南宋之初特为杰出,无豫章生硬之弊,亦无江湖末派酸饀之习。”《四库全书简明目录》卷十六集部四云:“凡乐府诗二十七卷、文四十三卷,紫芝年过六十始通籍,而集中谀颂秦桧父子者,连篇累牍,殆于日暮途远,倒行逆施。其诗在南渡之初,则特为秀出,足以继眉山之后尘,伯仲于石湖剑南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