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句

“千里怀去思”的全诗出处及翻译赏析


“千里怀去思”出自唐代刘长卿的《奉饯郑中丞罢浙西节度还京》,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qiān lǐ huái qù sī,诗句平仄:平仄平仄平。

“千里怀去思”全诗

《奉饯郑中丞罢浙西节度还京》

千里怀去思

天上移将星,元戎罢龙节。
三军含怨慕,横吹声断绝。
五马嘶城隅,万人卧车辙。
沧洲浮云暮,杳杳去帆发。
回首不问家,归心遥向阙。
烟波限吴楚,日夕事淮越。
吊影失所依,侧身随下列。
孤蓬飞不定,长剑光未灭。
绿绮为谁弹,绿芳堪自撷。
怅然江南春,独此湖上月。
千里怀去思,百忧变华发。
颂声满江海,今古流不竭。


赏析


诗词中文译文:

天上移了将星,元戎罢了龙节。
三军都怀念着,横吹声就断绝。
五马在城隅嘶鸣,万人躺在车辙上。
沧洲的浮云暮时,远远地发动了帆船。
回首不问家乡,归心向着遥远的高墙。
烟波限制了吴楚,日落以后忙于事务淮越。
吊影失了所依,侧身随从下列。
孤蓬飞翔不定,长剑的光芒仍然未熄灭。
绿绮为谁演奏,绿芳可供自己采摘。
怅然江南的春天,唯有这湖上的月光陪伴。
千里之外怀念过去的思念,百忧变成了灰白的头发。
颂声满溢江海,流传于今古,永不停止。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刘长卿贺郑中丞罢浙西节度重新回京的诗。诗中表达了刘长卿对郑中丞的赞美和祝福之情,同时也描绘了郑中丞回京的盛况和他的心情。

诗的开头用“天上移将星,元戎罢龙节”来形容郑中丞的崇高地位和荣耀,象征着他的节度使职位的庄重和重要性。接着描绘了他离开浙西的场景,“三军含怨慕,横吹声断绝”,表达了士兵们对郑中丞的怀念和对离别的哀伤。接下来的几句通过描绘车马和人群的情景,进一步强调了郑中丞的威望和影响力。

诗的下半部分则表达了刘长卿内心的复杂情感。他回首不问家乡,归心向往高墙,表达了他对朝廷的眷恋和对政治事务的思考。他描绘了江南和湖上的景色,通过孤蓬飞翔、长剑光芒等意象,表达了自己作为文人的无常和不安定。最后的几句以颂声满江海,流传于今古,永不停止,表达了对郑中丞的赞美和祝福,同时也寄托了对自己文学成果的期望。

整首诗写景描写细腻,用意象和抒发感情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充满了唐代人对官场和人生的思考和感慨。

“千里怀去思”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fèng jiàn zhèng zhōng chéng bà zhè xī jié dù hái jīng
奉饯郑中丞罢浙西节度还京

tiān shàng yí jiāng xīng, yuán róng bà lóng jié.
天上移将星,元戎罢龙节。
sān jūn hán yuàn mù, héng chuī shēng duàn jué.
三军含怨慕,横吹声断绝。
wǔ mǎ sī chéng yú, wàn rén wò chē zhé.
五马嘶城隅,万人卧车辙。
cāng zhōu fú yún mù, yǎo yǎo qù fān fā.
沧洲浮云暮,杳杳去帆发。
huí shǒu bù wèn jiā, guī xīn yáo xiàng quē.
回首不问家,归心遥向阙。
yān bō xiàn wú chǔ, rì xī shì huái yuè.
烟波限吴楚,日夕事淮越。
diào yǐng shī suǒ yī, cè shēn suí xià liè.
吊影失所依,侧身随下列。
gū péng fēi bù dìng, cháng jiàn guāng wèi miè.
孤蓬飞不定,长剑光未灭。
lǜ qǐ wèi shuí dàn, lǜ fāng kān zì xié.
绿绮为谁弹,绿芳堪自撷。
chàng rán jiāng nán chūn, dú cǐ hú shàng yuè.
怅然江南春,独此湖上月。
qiān lǐ huái qù sī, bǎi yōu biàn huá fà.
千里怀去思,百忧变华发。
sòng shēng mǎn jiāng hǎi, jīn gǔ liú bù jié.
颂声满江海,今古流不竭。

“千里怀去思”平仄韵脚


拼音:qiān lǐ huái qù sī
平仄:平仄平仄平
韵脚:(平韵) 上平四支  (仄韵) 去声四寘

作者简介


刘长卿刘长卿(约726 — 约786),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后为长洲县尉,因事下狱,贬南巴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作者介绍


刘长卿的生平

  刘长卿,中国唐代诗人。字文房。因官至随州刺史,亦称刘随州。宣城(今属安徽)人,郡望河间(今属河北)。祖籍宣城,郡望河间,后迁居洛阳。姚合《极玄集》卷下云刘长卿为“宣城人”;又中唐林宝《元和姓纂》卷五分述诸郡刘姓云:“考功郎中刘庆约,宣州人;孙长卿,随州刺史。”林宝稍早于姚合,所记一致,足消人疑。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十九诗集类著录《刘随州集》十卷,并云:“唐随州刺史宣城刘长卿文房撰”,当据林、姚二氏之说。然《新唐书·艺文志》云称刘长卿为河间(今河北河间)人,《唐才子传》袭云:“河间人”,又同卷李季兰条:“知河间刘长卿有阴重之疾”。河间大概指其郡望而言。长卿一族,何时迁洛阳,殆不可考。及观刘集,知洛阳故业萦怀于中,感情甚深,断非居日浅短者可比。刘长卿《旧唐书》、《新唐书》都没有传记,关于他的生卒年,一直未有确考。闻一多认为其生年为公元709年,傅璇琮认为是710年左右或725年左右,还有其它的说法。卒年,一般认为是在789至791年之间;也就是说,刘长卿经历了玄宗、肃宗、代宗和德宗四朝。

  刘长卿为年轻时在嵩山读书,742-746年(唐玄宗天宝)间登进士第。一说755年(唐玄宗开元十四年),刘长卿可能才登进士第,但是还没有揭榜,便爆发安史之乱了。

  756年,唐肃宗即位,刘长卿被任命到苏州下属的长洲县当县尉。不久被诬入狱,遇大赦获释。

  758年(唐肃宗至德三年)正月,摄(代理)海盐令。

  760年(上元元年)春,被贬为潘州南巴(今广东电白)尉,但刘长卿并未到南巴实际任职。

  761年(上元二年)秋天,他又奉命回到苏州接受“重推”,旅居江浙。这时江南刚经历过刘展之乱,本来繁华富庶的吴郡一带变得破败萧条。

  770年(唐代宗大历五年)以后,历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因为性格刚强,得罪了鄂岳观察使吴仲孺,被诬为贪赃,再次贬为睦州(今浙江淳安)司马。在睦州时期,与当时居处浙江的诗人有广泛的接触,如皇甫冉、秦系、严维、章八元等都有诗酬答。

  781年(唐德宗建中二年),又受任随州(今湖北随县)刺史。世称“刘随州”。

  784年(兴元元年)和785年(贞元元年)间,淮西节度使李希烈割据称王,与唐王朝军队在湖北一带激战,刘长卿即在此期间离开随州。

  刘长卿离开随州后,大约流寓江州,晚岁入淮南节度使幕。约卒于790(唐贞元六年)前后。

Copyright © 2024 www.suishouch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随手查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沪ICP备20230276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