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灵掌上月”出自唐代马戴的《华下逢杨侍御》,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jù líng zhǎng shàng yuè,诗句平仄:仄平仄仄仄。
“巨灵掌上月”全诗:巨灵掌上月,玉女盆中泉。
柱史息车看,孤云心浩然。
《华下逢杨侍御》是唐代马戴创作的一首诗词。诗中描绘了华山下群山巨灵掌上的皎洁月光和玉女盆中的清泉,以及柱史(指刻有山川河流图案的方柱)巡车观赏这美景,表达了孤云(诗人自谦之称)内心无限的宏大情怀。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华山下遇到杨侍御
华山下,遇到负责侍奉杨侍御的官员,
巨灵掌上月光明亮,
玉女盆中泉水清澈。
柱史把车停下来,仰望这美景,
孤云心中充满了豪情。
这首诗词的诗意是表达旷达豪情、推崇壮丽景色和表达诗人自谦之意。
诗词以壮丽的自然景色为背景,展现了华山下一个宏大壮丽的景色。以"巨灵掌上月"、「玉女盆中泉」等形象描写自然景色的美丽,以及"柱史息车看"的场景,将诗人置身其中。诗人以"孤云"自称,表达自己随着美景而感到的宏大和豪情。这是一首通过自然景色表达诗人内心情感以及对壮丽景色向往的诗词。
诗词描写了华山下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壮丽情怀之余,也抒发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之情。同时,通过用自然景色来比喻诗人自身的壮丽情感,展示了诗人的豪情与胸怀。整首诗意丰富,意境美好,给人以自然宏大、豪情万丈之感,这也是唐代诗词的一种典型风格。
huá xià féng yáng shì yù
华下逢杨侍御
jù líng zhǎng shàng yuè, yù nǚ pén zhōng quán.
巨灵掌上月,玉女盆中泉。
zhù shǐ xī chē kàn, gū yún xīn hào rán.
柱史息车看,孤云心浩然。
拼音:jù líng zhǎng shàng yuè
平仄:仄平仄仄仄
韵脚:(仄韵) 入声六月
马戴(799—869),字虞臣,唐定州曲阳(今江苏省东海县)人。晚唐时期著名诗人。
早年屡试落第,困于场屋垂30年,客游所至,南极潇湘,北抵幽燕,西至沂陇,久滞长安及关中一带,并隐居于华山,遨游边关。直至武宗会昌四年(844年)与项斯、赵嘏同榜登第。宣宗大中元年(847年)为太原幕府掌书记,以直言获罪,贬为龙阳(今湖南省汉寿)尉,后得赦还京。懿宗咸通末,佐大同军幕。咸通七年(867年)擢国子太常博士。
工诗属文,其诗凝炼秀朗,含思蕴藉,饶有韵致,无晚唐纤靡僻涩之习。尤以五律见长,深得五言律之三昧。与薛能、顾非熊、殷尧藩等友善,均有诗篇往来;又与贾岛、姚合为诗友,唱酬尤多。善于抒写羁旅之思和失意之慨,蕴藉深婉,秀朗自然。
《落日怅望》、《楚江怀古》、《送人游蜀》、《灞上秋居》等,历来颇为传诵。《出塞词》、《关山曲》等,慷慨激壮,是晚唐较好的边塞诗。乐府诗《征妇叹》哀伤惨恻,最有讽谕。杨慎《升庵诗话》举其《楚江怀古》“猿啼洞庭树,人在木兰舟”一联,谓“虽柳吴兴(柳恽)无以过也”。部分边塞之作,如《陇上独望》、《边将》、《射雕骑》等,也较沉雄激壮。五古《征妇叹》颇能刻画征妇悲痛心情。七言绝句亦有佳作。宋严羽、明杨慎、清王士祯等,均推其成就在晚唐诸人之上。叶矫然则称:“晚唐之马戴,盛唐之摩诘也。”清·纪昀《瀛奎律髓刊误》认为“晚唐诗人,马戴骨格最高”。翁方纲《石洲诗话》更以其五律“直可与盛唐诸贤侪伍,不当以晚唐论矣”。
诗作多为投赠、应酬或写羁旅、山林之作,较少反映社会现实。在《全唐诗》录存其诗172首,编为2卷。生平事迹见《唐诗纪事》、《唐才子传》等有传。
唐咸通九年(869年)病卒于国子太常博士任上,终年约70岁。著有《会昌进士诗集》1卷,《补遗》1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