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从致书以观”出自明代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节选)》,诗句共6个字,诗句拼音为:wú cóng zhì shū yǐ guān,诗句平仄:平平仄平仄平。
“无从致书以观”全诗: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翻译
我年幼时就非常爱好读书。(因为)家里贫穷,(所以)没有办法买书来阅读,常常向藏书的人家去借,亲自抄录,计算着日期按时送还。冬天非常寒冷,砚台里的墨汁像冰一样坚硬,手指(冻得)不能弯曲伸直,也不敢懈怠。抄完后,便马上跑去还书,不敢稍微超过约定的期限。因此有很多人都愿意把书借给我,于是我能够遍观群书。到了成年以后,我更加仰慕古代圣贤的学说,又担心没有才学渊博的人同我来往,曾经跑到百里以外,拿着经书向乡里有道德学问的前辈请教。前辈道德和声望高,门人弟子挤满了他的屋子,他不曾把言辞放委婉些,把脸色放温和些。我站着侍候在他左右,提出疑难,询问道理,俯下身子,侧着耳朵请教;有时遇到他大声斥责,(我的)表情更加恭顺,礼节更加周到,不敢说一个字反驳;等到他高兴了,则又去请教。所以我虽然愚笨,但最终获得学识。
当我外出求师的时候,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行走在深山峡谷之中。隆冬时节,刮着猛烈的寒风,雪有好几尺深,脚上的皮肤都冻裂却不知道。回到旅舍,四肢僵硬动弹不得。服侍的仆人拿着热水(为我)浇洗,用被子裹着我,很久才暖和起来。我寄住在旅舍,旅店老板每天提供两顿伙食,没有新鲜肥美的东西来享用。与我同住别的同学都穿着华丽的衣服,戴着用红色帽带和珠宝装饰的帽子,腰间系着白玉制成的环,左边佩戴宝刀,右边挂着香囊,光鲜亮丽好像神仙一样;我却穿着破破烂烂的衣服和他们生活在一起,但我毫无羡慕的心。因为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情,所以不觉得吃的、穿的享受不如别人。我求学的辛勤和艰苦就是像这个样子啊!
注释
[1]选自《宋学士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浦江(今浙江义乌西北),明初文学家。
东阳,地名,在今浙江东阳。
生,长辈对晚辈的称呼。
序:文体名,这是一篇赠序
[2]余:我。
[3]嗜:喜欢、特别爱好。
[4]无从:没有办法。
[5]致书:得到书。致:得到。
[6]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每:常常。
假借:同义复合词。 借。
假,借。
于:介词,从。
笔:名词作状语,用笔。
手:名词活用为动词,动手。
[7]弗之怠(dài):即弗怠之,不懈怠,不放松读书。
弗:不。之:指代抄书。
[8]走:跑。
[9]逾约:超过约定的期限。
[10]以是:因此。以:以为;是:这样。
[11]加冠(guān):古代男子二十岁举行加冠礼,表示已经成人。
后人常用“冠”或“加冠”表示年已二十。
[12]患:担心。.
[13]硕师:学问渊博的老师。
硕,大。
[14]游:交往。
[15]尝:曾经。
[16]趋:赶到。
[17]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拿着经书向当地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请教。
先达: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叩,请教。
执:拿着
[18]德隆望尊:道德声望高。
望,声望,名望。
隆:高。
[19]门人弟子填其室:学生挤满了他的屋子。
门人、弟子,学生。
填,充。这里是拥挤的意思。
[20]稍降辞色:把言辞放委婉些,把脸色放温和些。
辞色,言语和脸色。色:脸色。
[21]援疑质理:提出疑难,询问道理。
援,提出。
质,询问。
[22]俯身倾耳以请:弯下身子,侧着耳朵(恭敬地)请教(表现尊敬而专心)。
以:连词,而,来。
[23]或:有时。
[24]叱(chì)咄(duō):训斥,呵责。
[25]色愈恭:表情更加恭顺。色:表情。 恭:恭敬
[25]至:周到。
[26]复:这里指辩解,反驳。
[27]俟(sì):等待。
卒:最终。
[28]负箧(qiè)曳屣(yè xǐ):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表示鞋破)。
曳:拖。
箧:书箱。
屣:鞋。
[29]穷冬:隆冬。
[30]皲(jūn)裂:皮肤因寒冷干燥而开裂。
[31]舍:指学舍,书馆。
[32]支:通“肢”,肢体。
[33]媵(yìng)人:这里指服侍的人。
[34]汤:热水。
[35]沃灌:洗浴。沃,浇水洗(四肢)。灌通“盥”。
[36]衾(qīn):被子。
[37]拥:盖着。
[38]而:表承接。
[39]乃:才。
日再食(SI):每天供应两顿饭。再:两次。
[40]寓逆旅:寄居在旅店里。
寓,寄居。
逆,迎。
逆旅,旅店。
[41]被(pī)绮(qǐ)绣:穿着漂亮的丝绸衣服。
被,通“披”,穿着。
[42]朱缨:红色的帽带。
缨:帽带。
[43]腰:腰佩。
腰,名词作动词。
[44]容臭(xiù):香袋。
臭,气味,这里指香气。
[45]烨(yè)然:光彩照人的样子。
[46]缊(yùn)袍敝(bì)衣:破旧的衣服。
缊,旧絮。敝,破旧。
[47]略无慕艳意:毫无羡慕的意思。
略无:毫无。
慕艳,羡慕。
[48]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因为内心有足以快乐的事(指读书),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别人。
中:内心。
口体之奉:指吃的穿的。
[49]盖:句首发音词。
词类活用
腰白玉之环。(腰:名词作动词,这里指挂在腰间,佩戴。)
手自笔录。 (笔:名词作状语,用笔。 手:名词作动词,动手。)
戴朱缨宝饰之帽。(宝:名词作状语,用珠宝;朱缨,名词作状语,用红缨)
主人日再食。(日:名词作状语,每天。再:这里作数词,两次)
不必若余之手录。(手:名词作状语,用手)
寓逆旅。(寓:名词作动词,寄住)
无鲜肥滋味之享。(鲜肥:形容词作名词,鲜鱼和肥肉)
古今异义
余幼时即嗜学(余:古义为我,今义为剩下,余下)
走送之。(走:古义为跑,今义为行走,走路)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是:古义:因此 今义:判断动词,是;假:古义借,今义与真相对)
益慕圣贤之道(益:古义:更加 今义:好处)
尝趋百里外(趋:古义为奔赴,今义为趋势)
门人弟子填其室(填:古义:挤满 今义:填满 填充)
未尝稍降辞色(色:古义:脸色 今义:颜色)
余立侍左右(左右:古义: 身边 今义:大约)
或遇其叱咄(或:古义:有时 今义:或者)
卒获有所闻(卒:古义:终于 今义: 小兵)
穷冬烈风(穷:古义为深,今义为贫穷,穷尽)
寓逆旅(逆:古义为迎,今义为逆向,相反方向)
媵人持汤沃灌 (汤:古义为热水;今义指汤水)
日再食(再:古义为两次,今义为又)
右备容臭(xiù) (臭:古义:香气 今义:(chòu)臭气,气味难闻)
以中有足乐者(中:古义:心中 今义:表界限)
有司业、博士为之师(博士:古义:大儒,博学之士 今义:硕士后的学位)
同义复词
1.假借 :借。
2.叩问 :请教。
3.沃灌:浇洗。
4.叱咄:训斥,呵责。
5.欣悦 :高兴,快乐。
一词多义
1、以:
(1)连词:相当于“而”,译为而,来(俯身倾耳以请;无从致书以观)
(2)介词:把,用 (以衾拥覆;生以乡人子谒余;以书假余;撰长书以为贽)
(3)连词:因为(以中有足乐者)
(4)表修饰,不译(计日以还)
(5)介词,前者译为因为,后者译为把(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2.之:
(1)结构助词:的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2)代词,指书 (走送之)
(3)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当余之从师也)
(4)无实义 (无鲜肥滋味之享)
(5)代词,抄书,宾语前置(弗之怠)
(6)结构助词,的(益慕圣贤之道;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3.患:
(1)担忧,忧虑,动词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2)忧患,名词(无冻馁之患矣)
4.故:
(1)因此,连词(故余虽愚)
(2)特意,故意,副词(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5.道:
(1)学说,名词(益慕圣贤之道)
(2)说,动词(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6.至:
(1)周到,形容词(色愈恭,礼愈至)
(2)到,动词(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
7.质:
(1)询问,动词(援疑质理)
(2)本质,资质,名词(非天质之卑)
8.色:
(1)脸色(未尝稍降辞色)
(2)表情(或遇其叱咄,色愈恭)
(3)颜色(课外)
9.而:
(1)表转折:但,却(足肤皲裂而不知)
(2)表修饰:(久而乃和)
10.卒
(1)同“猝”。仓促,急速 (行西逾陇卒)
(2)突然 (则亡以应卒)
(3)死
(4)完毕
(5)终于
11.慕
(1)仰慕(益慕圣贤之道)
(2)羡慕(略无慕艳意)
12益
(1)更加,越发(益慕圣贤之道)
(2)增加 (增益其所不能)
(3)好处,益处
通假字
(1)四支僵劲不能动(支:通“肢”,肢体)
(2)同舍生皆被绮绣(被:通“披”,穿)
(3)手指不可屈伸(屈:通“曲”,弯曲)
倒装句
1、弗之怠(否定句,代词“之”作宾语,动词后置。“之”代笔录的事。“弗怠之”就是“不懈怠抄书这件事”。)
2、每假借于藏书之家(介词(于)+名词(家)=介宾作状语是状语后置原来应是每于藏书之家假借)
省略句
1.以是人多以书假(于)余。
2.余则缊袍敝衣处(于)其间。
3.撰长书以(之)为挚。
1.求学之路是艰难坎坷的,只有不畏艰难,勇于探索,具有恒心和毅力,才能学有所成,勤奋学习是取得成绩的根源。学习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主观是否努力,与客观学习生活条件关系不大。在学习中我们要有苦中作乐,以苦为乐的思想感情,同时也应该要好好珍惜我们现有的优越的学习环境和条件努力学习。
2.应当尊重老师。在老师面前应当恭敬,谦虚。
3.因从宋濂身上学习他的勤奋刻苦,求教谦虚、诚恳,尊敬老师的品质。
1.对比作用
用太多学生们学习条件的优越和作者自己学习条件低劣形成对比,表明作者精神的富有和志趣的高尚,从对比中得出结论,说明学业能否有成就,取决于主观努力,增强文章感染力和说服力,并且在对比中使文章错综变化,富有波澜。
2.作者写本文的意图是什么?
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劝勉马生珍惜太学优越的学习条件,刻苦读书。
3.结合课文说说现代中学生读书应有怎样的苦乐观?
如果学习条件差,要勤勉治学,不怕吃苦;学习条件好,要珍惜优越的学习条件,努力学习。
4.宋濂的求学经历,告诉马生什么道理?虽然时代不同了,宋濂的求学精神,我们还有哪些值得借鉴?
在这篇文章里,宋濂以他的亲身实践和体会告诉马生:学习必须勤奋刻苦,学习的内容和目的在今天已有很大的差别,但他所讲的道理对我们仍然具有启发和教育意义。作者那种不怕艰苦,勤奋好学,安于贫贱,不慕富贵的精神和对后学的热情关怀和谆谆教导的态度,诚实守信、尊师重教的品质也都是值得肯定和学习的。
5.作者并不因为衣食住行条件比“同舍生”差而稍有自卑,足见其内心充实、志存高远,请结合他的读书生活创作一副对联:
负箧曳屣求师苦,俯身侧耳为学勤。
6.作者为什么从最艰难的严冬季节着笔?
用以说明一年四季天天如此刻苦的学习,有概括作用。
7.“余虽愚,卒或有所闻”的原因?
不因家贫放弃读书的梦想,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坚持学习。虚心向他人请教,态度极其恭敬。
8.写衣食住行之苦的目的?
用衣食与“同舍生”对比,从而表现自己“中有足乐者”,也就是内心的乐趣。突出作者不畏生活艰难,刻苦读书的精神追求。
9.“口体之奉”和“中有足乐”,你赞成怎样的取舍?
我赞成中有足乐,精神上的富足能够战胜物质上的贫困,知识的积累、精神的充实是学生读书的必备条件,精神享受是人生的最大享受,是一种高尚的情趣。
10.读完本文,得到的启示是什么?
学习必须勤奋刻苦,专心致志,不辞辛劳才能取得好成绩。学业的精通,良好品质的形成,主要在于主观努力。
11.作者从哪几方面来写自己创造条件读书的?
借书不失信于人;抄书不畏艰苦;远行万里,向先达虚心请教。
12.具体指出稳重的描写和议论语句,并说说其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描写:“未尝稍降辞色”形象地写出了老师严肃的神态;“俯身倾耳”形象地写出了学生奇案功德姿态;“烨然若神人”形象地写出了同舍生华丽的外表;“缊袍敝衣”形象地写出了作者粗陋的衣着。
议论:“余虽愚,卒或有所闻”点名虚心请教的好处;“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点明不耻恶衣食的原因;“盖余之勤且艰若此”点明段旨;“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表明段旨;“是可谓善学者矣”点明马生的为人;“余故道为送至难以告之”点明段旨。
13.对于刻苦勤奋、执着向学、乐以忘忧的学习态度有什么看法?
这种刻苦向学、乐以忘忧的学习态度在今天仍然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为学者必须有坚韧不拔的毅力,耐于艰难困苦的品格,只有勤勉学习,才能有所成就。
14.本文为什么没有板起面孔,说教之感?
作者现身说法,借事明理,以情感人,让后辈从亲切委婉的故事叙述中领悟要义,要义比单纯议论更感人,更容易被马生接受。(将自己求学之难与太学生优越学习条件形成对比,情真理足),使人折服。
15.写了哪几方面的难?
幼时求学借书抄录之难;成年求师叩问之难;从师求教的跋涉之难;衣食粗劣,生活简朴。
16.怎样看待作者尊师从师的态度?
A.在学习生活中,我们应该尊敬师长,请教问题态度恭敬,认真听取老师的批评教育,不能对老师求全责备。只有尊师重教,才能学有所成。
B.作者在老师面前毕恭毕敬,“不敢出一言”,这是中国旧式教育中最普通的现象,虽包含着尊师重教的积极因素,但也显得过于迂腐。(言之成理即可)
17.“善学者”应有怎样的品质?
善学者必须有坚韧不拔的毅力,敢于吃苦的精神,尊师重教、虚心求学的态度,专心致志、不耻下问的品格。只有勤勉学习,才能有所成就。
18.有关文章主旨的对联?
名闻天下 文称四海 缘于心无旁骛
业有不精 德有不成 只因养尊处优
19.本文作者的学习态度是怎样的?请就其中一点谈谈你的学习体会。
作者的学习态度是嗜学,乐以忘忧,在学习的过程中对老师毕恭毕敬,不敢出言。
20.“余因得遍观群书”的原因是什么?
从他人处借书抄阅,按约定之期归还。所以别人都愿意借书给宋濂。宋濂也得以饱览群书。
这篇文章意在勉励当时的太学生要刻苦读书,说理透彻,文字朴素,很有感动人心的力量。现分几段来谈。
第1段记述自己青少年时期求学的经历,一共有三层。
第一层写少年时代读书的刻苦勤奋。文章一开始就揭示了“嗜学”和“家贫”的尖锐矛盾。“嗜学”就是喜欢读书,家境贫寒却又无法买书来看,只好向别人借书,“手自笔录”,自己亲手抄写,这就成了解决矛盾的办法。“手自笔录”这一情景,初步揭示了他学习的勤奋态度。接着用寒冬天气抄书的情景进一步描写这种刻苦精神。“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砚台里结了很硬的冰,手也冻僵了。这既是指天气,又是指家道贫寒。而“砚冰”“手指”,是围绕着“手自笔录”的抄书方式写的。“弗之怠”,是说不懈怠偷懒。这是用学习态度和学习条件进行对比,进一步突出学习的刻苦。作者从最艰难的严冬季节着笔,用来说明一年四季,天天如此,很有概括作用。“走送之,不敢稍逾约”的“走”字和“稍”字值得注意。“走”是跑的意思,这里指“赶快”。“走送之”,亲自去借,又亲自去送,而且赶紧送去。“不敢稍逾约”,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这个“稍”字强调了他坚守信约,决不耽误,即使困难再大,也是这样。正因为如此,人们才乐于借书给他,他也才有可能“遍观群书”。从“无从致书以观”到“遍观群书”,这中间的原因,表面看来,是“不敢稍逾约”,实际上是“弗之怠”,是他不畏艰苦的学习精神。这一层是写读书刻苦。
第二层一开始,用“既加冠”的“既”字承接上文,“既加冠”就是到了成年。古代男子到了二十岁便举行加冠仪式,束发戴帽,表示已成年。前一层说的是学习刻苦,这一层讲的是求师艰难。写的是“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的情景。所谓“乡之先达”,是指当地有学问的前辈。“执经叩问”,就是带着经书去请教。“百里”,是说路程远,显示了求师欲望的迫切和坚决。这个情景是分三点来写的。第一点写老师的严厉。“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德隆望尊”也就是德高望重,这是概括性的评价,然后用学生挤满屋子这一情景进一步烘托渲染,说明这位老师确实有学问、有知名度。但是,即使是求教的人很多,老师也没有“稍降辞色”,言辞、态度很严肃,丝毫也不随便。这是用的反衬手法。而写老师严厉又是为了突出作者求师的诚恳。于是,接下来的第二点是写平时请教老师的情景,“立侍左右”,“俯身倾耳”,生动地表现了他的虔诚和恭敬的态度。第三点是写老师发怒时他求教的情景,“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态度更加谦和,以至于不敢出声。这里的两个“愈”字,相当传神。“俟其欣悦,则又请焉”,等到老师高兴的时候,又继续请教。这一层是写求师难。
第三层主要写求学的艰苦情况。作者选取了一个特定情景加以描写。“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负箧曳屣”,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表明穷苦;“深山巨谷”,表明路途险恶。穷冬、烈风、大雪,分别从季节、环境、气候的特点上着眼。“足肤皲裂而不知”,“四肢僵劲不能动”,这些又反衬了天气的严寒和行路的凄苦。这是写行,同时写到了衣、食、住,寄居旅舍,穿破旧棉袍,每天只吃两顿饭,没有鲜鱼美肉可供享受。这一切,都表现了一个“苦”字。而着力写苦,有两个目的:一是对比“同舍生”,那些住在同一旅舍里的富家子弟;一是表现自己“中有足乐者”,也就是内心的乐趣。作者连用这样几个动词,“被”“戴”“腰”“佩”“备”,着力写出富家子弟服饰的华美,勾勒出他们的形象,“烨然若神人”,像神那样光彩艳丽。这是个比喻,这一个比喻越是突出,下面的对比就越鲜明。“余则袍敝衣处其间”,一边是服装鲜艳,一边是破衣烂袄。这就进一步突出了作者的寒酸相。在经过这样的对比后,作者的笔墨开始转折,进入对精神境界的揭示,“略无慕艳意”,表明他一点也不羡慕,不自惭形秽。那么,他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中有足乐者”,内心有精神安慰和思想寄托,所以他就不会在吃、穿上和别人比较了。接下来作者用“盖余之勤且艰若此”结束这一层,说明这只是一个例子,是一种特定情景,从而用特定来说明一般,概括了许多类似情形。
这篇文章中心意思明确,但作者不是板着面孔空讲道理,而是用夹叙夹议的方法。而这种夹叙夹议手法的运用,又是通过现身说法的途径,包含着自己亲身的经历和感受,因而显得情意恳切,语重心长,使人感到亲切。文章从叙述入手,表面上看似乎离题,实际上内在的勾连很紧。写年轻时读书、从师、求学的经历,选取的是跟题旨有关的事情,因而在叙述中隐隐地有着议论的意图。写自己的艰苦经历是正面教育,写富家子弟求学的情形是提供反面的教训。这一切又无不是为着勉励马生。因而,全文的结构紧密,最后推出题旨就显得水到渠成。
本文的另一个重要的写作特色是善于运用对比手法。比较明显的是富家子弟的豪华和作者自己的贫寒的对比。本章的结论便是从这些对比中引出的,因而很鲜明,很有说服力。
宋濂少时勤苦好学,元时曾受业于文豪吴莱、柳贯、黄之门,得其薪传。于书无所不窥;自少至老,未尝一日释卷,故学识、文才俱登峰造极。及事明太祖,凡国家祭祀、朝会、诏谕、封赐之文,多出其手。相传明太祖尝以文学之臣问于刘基,基对曰:“当今文章第一,舆论所属,实在翰林学士臣濂,华夷无间言者。其次臣基,不敢他有听让。”(《跋张孟兼文稿序后》)当时日本、高丽使臣来京朝贡者,每问“宋先生安否”,且以重金购其文集而归。著有《宋学士集》《宋文宪全集》并行于世。宋濂文雍容高华,醇厚演迤,而多变化。《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谓:“濂文雍容浑穆,如天闲良骥,鱼鱼雅雅,自中节度。”刘基于其所著《宋景濂学士文集序》中引欧阳玄赞濂之言曰:“先生天分极高,极天下之书无不尽读;以其所蕴,大肆厥辞。其气韵沈雄,如淮阴出师,百战百胜,志不少慑;其神思飘逸,如列子御风,飘然骞举,不沾尘土;其词调清雅,如殷卣周彝,龙纹漫灭,古意独存。其态度多变,如晴霁终南,众驺前陈,应接不暇,非具众长,识迈千古,安能与此!”他在文学上主张崇实务本,“必有其实,而后文随之”;强调“随物赋形”、“人能养气则情深文明,气盛而化神”(《文原》)。著名篇章有《秦士录》《王冕传》《胡长孺传》《李疑传》《环翠亭记》《看松庵记》等,《送东阳马生序》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叙自己“为学之难”,先揭示“嗜学,家贫”的主客观情况。“嗜学”,有强烈的读书愿望,浓烈的读书兴趣,而“家贫”则无力购书,无资聘师,无法结友。在这种处境下,唯有靠自己的“专心”、“劳苦”予以克服。作者先叙无书之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好读书却买不起书,只有走借书之途。再写借书之难,借来的书,不能污损,不可久待,只有“手自笔录,计日以还”。为了不逾约,即使是“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也“弗之怠”,仍要“笔录”。复写求师之艰。先写“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尝趋百里外”求教,不辞劳苦。乡贤因门人弟子众多,对他“未尝稍降辞色”,他不因冷遇而灰心,不因疏淡而反感,相反的却是“俯身倾耳以请”;甚至会遇到“叱咄”,而他却“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乡先达的态度愈差,他的态度却愈敬,可见求知的心诚。再写外出从师的“勤且艰”。“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道路、环境、季节、气候,都极恶劣,而他“足肤皲裂”、“四肢僵劲”,则置天寒地冻于不顾,山高路远而不管。对于衣、食、住也不讲究。寄居旅舍,一天两顿饭,无甘美肥鲜;一身粗布破袍,无光鲜锦绣。作者于前面以环境的恶劣突显其坚苦不移,这里则以“烨然若神人”的纨绔子弟为对比,反衬其独得其乐。正由于如此,不计客观条件的艰苦,执着追求,虚心求教,他才能“遍观群书”,而列于君子之列,居天子之侧,四海称其姓氏。从封建社会的“学而优则仕”的观点看,宋濂可谓学有所成的了。接着写诸生学习条件优裕而懈怠,回应上文,又明揭意图。作者仍然从食、住、书、师四个方面予以对比。太学生无衣食之患,相反的是鲜服美食;高堂大厦,群书毕集,师随左右,不像自己当年的学习,有“冻馁之患”、“奔走之劳”、“求而不得”之苦,可是条件好了,却有“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条件的优裕和效果的不佳又形成对照。作者在充分比照的基础上其理颖然而出:“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显示了不容置辩的力量。最后一节文字写作这篇序的目的:“勉乡人以学”。作者和马君则系同乡关系,又是位勤奋好学的青年,加之以长信为进见礼,言和色夷,是个流辈称其贤的“善学者”,因而才诚恳地以“为学之难以告之”。由于文中是以个人的经历和体会为例证的,因而要申说一下无“夸际遇之盛而骄乡人”的意思。作者在行文中也一直注意防止骄矜之意,写向人请教,说“余虽愚,卒获有所闻”,称自己“今虽耄老,未有所成”,以及“幸预”、“缀”、“谬称”等谦让之辞,纯然是长者之风,学者之范。
作者勖勉后生马君则,语重心长,寓理于事,其事一为己事,一为人事。叙己事,娓娓动听;述人事,头头是道。以己事与人事相比照,其理煜然。人事即为太学生事,马生系太学生中之一员。但又不同于一般的太学生,是个“用心於学甚劳”的“善学者”,因而具有劝勉的基础,否则也不必如此谆谆告诫。这篇劝学篇,因为作者现身说法和严密对比,事繁而不芜。语简而意昭,不愧是宋濂的力作之一,也是明文中的佼佼者。
宋濂不仅学识丰赡,文才彪炳,而且政治经验富足,马生原是个用心于学的人,也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那作者又为何还要如此教诲?作者不说太学使人养尊处优,不求上进,而讲条件优越,要充分运用。这是因为他深知朱元璋登上宝座后一直妒贤嫉能、杀戮功臣,以巩固其统治。他的亲信谋士、开国功臣刘基就死于朱元璋的阴谋,开国元勋徐达、太师韩国公李善长、中丞涂节、吏部尚书詹徽、开国公常升等都被朱元璋以各种借口而杀害。宋濂可谓知时识世,在朱元璋大清洗之前就告老还乡,退居林泉。他这次“朝京师”,马生“撰长书以为贽”,对他加以赞颂,他为了避免朱元璋的疑忌,在赠序中不讲为国为民之类的涉嫌的话,而讲万年百处可说的读书问题。谈读书,还不忘赞扬一下太学,对皇帝主办的学校条件说了一番好话。从这里可见宋濂不仅饱有学识,而且老于世故。宋濂虽然如此小心谨慎,可是后来他的孙子与一案有牵,最后也诛及了他。
点评:欲得真学问,须下苦工夫。
sòng dōng yáng mǎ shēng xù jié xuǎn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yú yòu shí jí shì xué.
余幼时即嗜学。
jiā pín, wú cóng zhì shū yǐ guān, měi jiǎ jiè yú cáng shū zhī jiā, shǒu zì bǐ lù, jì rì yǐ huán.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tiān dà hán, yàn bīng jiān, shǒu zhǐ bù kě qū shēn, fú zhī dài.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lù bì, zǒu sòng zhī, bù gǎn shāo yú yuē.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yǐ shì rén duō yǐ shū jiǎ yú, yú yīn dé biàn guān qún shū.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jì jiā guàn, yì mù shèng xián zhī dào, yòu huàn wú shuò shī míng rén yǔ yóu, cháng qū bǎi lǐ wài, cóng xiāng zhī xiān dá zhí jīng kòu wèn.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xiān dá dé lóng wàng zūn, mén rén dì zǐ tián qí shì, wèi cháng shāo jiàng cí sè.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yú lì shì zuǒ yòu, yuán yí zhì lǐ, fǔ shēn qīng ěr yǐ qǐng huò yù qí chì duō, sè yù gōng, lǐ yù zhì, bù gǎn chū yī yán yǐ fù qí qí xīn yuè, zé yòu qǐng yān.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gù yú suī yú, zú huò yǒu suǒ wén.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dāng yú zhī cóng shī yě, fù qiè yè xǐ, xíng shēn shān jù gǔ zhōng, qióng dōng liè fēng, dà xuě shēn shù chǐ, zú fū jūn liè ér bù zhī.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zhì shě, sì zhī jiāng jìn bù néng dòng, yìng rén chí tāng wò guàn, yǐ qīn yōng fù, jiǔ ér nǎi hé.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yù nì lǚ, zhǔ rén rì zài shí, wú xiān féi zī wèi zhī xiǎng.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tóng shě shēng jiē bèi qǐ xiù, dài zhū yīng bǎo shì zhī mào, yāo bái yù zhī huán, zuǒ pèi dāo, yòu bèi róng chòu, yè rán ruò shén rén yú zé yūn páo bì yī chù qí jiān, lüè wú mù yàn yì, yǐ zhōng yǒu zú lè zhě, bù zhī kǒu tǐ zhī fèng bù ruò rén yě.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gài yú zhī qín qiě jiān ruò cǐ.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拼音:wú cóng zhì shū yǐ guān
平仄:平平仄平仄平
韵脚:(平韵) 上平十四寒 (仄韵) 去声十五翰
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别号玄真子、玄真道士、玄真遁叟。汉族,浦江(今浙江浦江县)人,元末明初文学家,曾被明太祖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学者称太史公。宋濂与高启、刘基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他因长孙宋慎牵连胡惟庸党案而被流放茂州,途中病死于夔州。他的代表作品有《送东阳马生序》、《朱元璋奉天讨元北伐檄文》等。
宋濂生于1310年十月十三日(11月4日),明代散文家,文学家,字景濂,号潜溪,谥号文宪或太史公。浦江(今浙江金华市付村镇上柳村)人。远祖居京兆(今陕西西安),其后裔屡次迁徙,至六世祖始从义乌迁金华潜溪(今金东区傅村上柳家村),后举家迁居浦江青萝山,又谓浦江人。自幼家境贫寒,但聪敏好学,曾受业于元末古文大家吴莱、柳贯、黄溍等。他一生刻 苦学习,“自少至老,未尝一日去书卷,于学无所不通”。元朝末年,元顺帝曾召他为翰林院编修,他以奉养父母为由,辞不应召,修道著书。
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宋濂与刘基,高启并列为明初诗文三大家。散文质朴简洁,或雍容典雅,各有特色。朱元璋称他为“开国文臣之首”,刘基赞许他“当今文章第一”,四方学者称他“太史公”。著有《宋学士文集》。
明初朱元璋称帝,宋濂就任江南儒学提举,与刘基、章溢、叶琛同受朱元璋礼聘,尊为“五经”师,为太子(朱标)讲经。洪武二年(1369年)奉命主修《元史》,累官至翰林院学士承旨、知制诰。洪武十年(1377年)以年老辞官还乡。后因其长孙宋慎牵连胡惟庸党案,朱元璋本欲杀戮,经皇后、太子力劝,改为全家流放茂州(现在四川省茂汶羌族自治县)。1381年五月二十日(6月12日),途中病死于夔州(现在重庆奉节县),后谥文宪。
明初,读书于青萝山中,藏书楼名“青萝山房”,又名“萝山书室”聚书8万余卷,史称“明初藏书家首推宋濂”。多聚善本、孤本。如《长庆集》、《春秋经传集解》、《史记》、《文选》、《群书事林广记》等,为北宋缕版,后经兵火战乱,复本已毁,唯独他藏有小宋版,图记宛然,古香可爱,推稀世珍本。他的藏书流传至清代,钱曾、黄丕烈、潘祖荫等人曾分别递藏过。藏书印有“宋景濂藏书”、“金华宋氏景濂”、“景濂印”、“太史氏”、“玉堂学士之印”等。
宋濂青年时代因元末战乱迁居浦江,于青萝山中筑室读书,因名其楼为“青萝山 房”。兵祸之后,官私藏书毁损严重,而宋濂因隐居山中,仍能坐拥书城。明祁承汉《澹生堂藏书红》说:“胜国兵火之后,宋文宪公读书青萝山中,便已藏书万卷。”清载殿泗《风希堂文集》卷二《宋文宪公全集序》则说宋濂“始自潜溪徒浦江,得卷氏藏书之富,首推宋濂 ”。
宋濂藏书之精华,有少数流入清人之手。如北宋本《长庆集》,先后为钱曾、黄丕烈、潘祖荫所藏。《百宋一廛赋》:“庐山《长庆》,见取六丁;金华太史,独著精灵。”注:“《长庆集》北宋时镂版,所谓‘庐山本’者。庚寅一炬,种子断绝,唯此金华宋氏景濂所藏小宋本,图记宛然,古香可爱,推稀世珍。”又有宋本《春秋经传集解》、《史记》、《文选》等流入清宫内府,《天禄琳琅续编》有记。宋濂还曾藏有宋刊《事林广记》,后归广东丁日昌,《持静斋书目》著录。
道统文学观由来已久,但这里也有区别:以韩愈、欧阳修为代表的唐宋古文家,在理论上主张“文以明道”,强调“文”的工具性,但并不轻视“文”;宋代理学家看到他们的不彻底性,于是提出“文道合一”甚至“作文害道”的论点,以防文人在“道”之外又受“文”的诱惑。宋濂的文学思想便是沿着理学家的极端观点。在《文原》一文中,他强调了文“非专指辞翰之文”,而是道的“象”即显现,文与道相始终,道在哪里,文亦在哪里。在其他文章中,宋濂也反复提出“文非道不立,非道不充,非道不行(《白云稿序》);“文外无道,道外无文”(《徐教授文集序》)。
以这种理论批评古代作家,就显出非常偏狭的态度。如在《徐教授文集序》中,宋濂公然提出孟子死后,“世不复有文”;贾谊、司马迁所得的仅是“皮肤”,韩愈、欧阳修所得的也仅是“骨骼”,只有到了宋代几位大儒,才“得其心髓”,才算得上“六经之文”。至于明显不合“温柔敦厚”标准的各种文章,在宋濂看来,更是“非文也”。 “文道合一”论是一种受官方支持立场,这一点可以由《元史》的体例得到证明。自范晔《后汉书》分立《儒林》、《文苑》两传,以区分经学之士与文学之士,后代官修正史多沿袭之。《元史》却取消了这种区分,单立《儒林传》,认为“经艺文章,不可分而为二”,“文不本于六艺,又乌足谓之文哉!”《元史》是奉朱元璋诏命修撰的,这样做当然迎合了他的意思。在朝廷正式支持下,这种理论必然给文学的发展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宋濂的文集中,大量充斥着美化、歌颂明初统治集团上层人物及表彰贞节妇女的作品,这大概就是他的“道统”文学的集中表现。但历史已经获得的进展,即使用强力去扭转,也还是有困难。所以,就是在宋濂身上,也还是存在两面性。
宋濂在元末与杨维桢交谊甚笃,明初杨氏去世后,他为之作墓志铭,对杨的文学才能和成就推崇备至,甚至以相当宽容的语气描绘其晚年“旷达”和“玩世”的生活情态,这和他的严厉的理论颇不谐调。他另外还有一些散文,对生活实际比较尊重,因而在宣扬某种道德观念的同时,比较接近真实的人性。如《王冕传》,写出一个元末“狂士”的精神面貌,开头描写王冕少年读书情形的一节,颇有情趣:
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或牵牛来责蹊田,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
又如《鹿皮子墓志铭》详细介绍陈樵“屏去传注,独取遗经”而自成一家的思想成就,《竹溪逸民传》写出一个出世高士的形象,由于作者对不同的人物个性能取一种同情的态度,都写得较出色。《送东阳马生 序》自述早年在贫寒中求学的艰苦,也很真实动人。
宋濂的散文文辞简练典雅,少作铺排渲染。但偶尔有些描写的片断,也能写得相当秀美。各种文体往往各具特点,可以看出变化,不是那么僵板。总的说来,他的文章风格具有密吻于道德规范的特征,同时也具有较高的语言修养和纯熟的技巧,所以能够成为明初文学风尚的典范。
对于宋濂来说,非常可悲的是朱元璋根本不承认他是什么“大儒”,而带有侮辱性地称之为“文人”(见《明史·桂彦良传》)。因为在朱元璋的政治体制中,已不能够允许有“大儒”——社会的思想指导者存在,皇帝本人就是思想指导者。宋濂最后其实是死于无辜,也反映出明初政治的严酷。
他的散文清新简洁,行文善于变化,思想也比较深刻。
朱元璋称他是“开国文臣之首”,刘基赞许他“当今文章第一”,四方学者称他“太史公”。宋濂与高启,刘基并列为明初诗文三大家。
故居遗址
宋濂故居遗址位于浙江金华市金东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上柳家与禅定寺中间,潜溪南岸:面积约400多平方米。 在距上柳家东北角约200米处,这座据说始建于南北朝时期(距今1800多年)的古老寺庙——“禅定古寺”,这里香火旺盛,来自义乌和金华本地的香客络绎不绝。据“金东区人民政府网站”记载,禅定寺曾经是金义浦抗日根据地的重要活动场所,是金东区对人民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最好场所。
祠堂
兰溪梅江镇宋宅聚居宋濂后裔三千,建有家庙一处,横溪宋宅村宋濂祠堂离兰溪市区37公里。这位明初文学家的祠堂如今隐没在一片荒草之中,虽然兰溪市政府于2005年11月3日公布宋濂祠堂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但现实是无人照看无人修缮,根据文物保护“分级保护。属地管理”的原则,兰溪市文广局要求宋宅村成立修缮组织。尽快实施修缮保护,目前在宋宅村干部的大力支持下。已筹集资金7万余元,将在近期动工修缮。地方政府也将根据修缮工程量,给予首期2万元的资金补助。
宋濂与高启、刘基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刘基称颂为“一代名儒”和“当今文章第一”。朱元璋赞颂他是“开国文臣之首”。幼英敏强记,就学于闻人梦吉,通《五经》,复往从吴莱学。已,游柳贯、黄溍之门,两人皆亟逊濂,自谓弗如。元至正中,荐授翰林编修,以亲老辞不行,入龙门山著书。
逾十余年,太祖取婺州,召见濂。时已改宁越府,命知府王显宗开郡学,因以濂及叶仪为《五经》师。明年三月,以李善长荐,与刘基、章溢、叶琛并征至应天,除江南儒学提举,命授太子经,寻改起居注。濂长基一岁,皆起东南,负重名。基雄迈有奇气,而濂自命儒者。基佐军中谋议,濂亦首用文学受知,恒侍左右,备顾问。尝召讲《春秋左氏传》,濂进曰:“《春秋》乃孔子褒善贬恶之书,苟能遵行,则赏罚适中,天下可定也。”太祖御端门,口释黄石公《三略》。濂曰:“《尚书》二《典》、三《谟》,帝王大经大法毕具,愿留意讲明之。”已,论赏赉,复曰:“得天下以人心为本。人心不固,虽金帛充牣,将焉用之。”太祖悉称善。乙巳三月,乞归省。太祖与太子并加劳赐。濂上笺谢,并奉书太子,勉以孝友敬恭、进德修业。太祖览书大悦,召太子,为语书意,赐札褒答,并令太子致书报焉。寻丁父忧。服除,召还。
洪武二年诏修元史,命充总裁官。是年八月史成,除翰林院学士。明年二月,儒士欧阳佑等采故元元统以后事迹还朝,仍命濂等续修,六越月再成,赐金帛。是月,以失朝参,降编修。四年迁国子司业,坐考祀孔子礼不以时奏,谪安远知县,旋召为礼部主事。明年迁赞善大夫。是时,帝留意文治,征召四方儒士张唯等数十人,择其年少俊异者,皆擢编修,令入禁中文华堂肄业,命濂为之师。濂傅太子先后十余年,凡一言动,皆以礼法讽劝,使归于道,至有关政教及前代兴亡事,必拱手曰:“当如是,不当如彼。”皇太子每敛容嘉纳,言必称师父云。
濂性诚谨,官内庭久,未尝讦人过。所居室,署“温树”。客问禁中语,即指示之。尝与客饮,帝密使人侦视。翼日,问濂昨饮酒否,坐客为谁,馔何物。濂具以实对。笑曰:“诚然,卿不朕欺。”
濂状貌丰伟,美须髯,视近而明,一黍上能作数字。自少至老,未尝一日去书卷,于学无所不通。为文醇深演迤,与古作者并。在朝,郊社宗庙山川百神之典,朝会宴享律历衣冠之制,四裔贡赋赏劳之仪,旁及元勋巨卿碑记刻石之辞,咸以委濂,屡推为开国文臣之首。士大夫造门乞文者,后先相踵。外国贡使亦知其名,数问宋先生起居无恙否。高丽、安南、日本至出兼金购文集。四方学者悉称为“太史公”,不以姓氏。虽白首侍从,其勋业爵位不逮基,而一代礼乐制作,濂所裁定者居多。
其明年,卒于夔,年七十二。知事叶以从葬之莲花山下。蜀献王慕濂名,复移茔华阳城东。弘治九年,四川巡抚马俊奏:“濂真儒翊运,述作可师,黼黻多功,辅导著绩。久死远戍,幽壤沉沦,乞加恤录。”下礼部议,复其官,春秋祭葬所。正德中,追谥文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