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句

“何言一不见”的全诗出处及翻译赏析


“何言一不见”出自魏晋徐干的《室思》,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hé yán yī bú jiàn,诗句平仄:平平平平仄。

“何言一不见”全诗

《室思》

何言一不见

思君见巾栉,以益我劳勤。
安得鸿鸾羽,觏此心中人。
诚心亮不遂,搔首立悁悁。
何言一不见,复会无因缘。
故如比目鱼,今隔如参辰。


赏析


《室思》是徐干所作的一首诗词,属于魏晋时期的文学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室思》

思君见巾栉,以益我劳勤。
安得鸿鸾羽,觏此心中人。
诚心亮不遂,搔首立悁悁。
何言一不见,复会无因缘。
故如比目鱼,今隔如参辰。

中文译文:
我思念君子,希望能见到他的巾帽和梳子,以增加我辛勤劳作的动力。
但愿能够拥有鸿鸾的羽毛,觐见心中所思念的人。
诚挚的心意却得不到实现,只能懊恼地抓耳挠腮。
怎么说都不见面,再次相逢却没有缘由。
就像比目鱼一样,现在我们相隔遥远,像参星一样相距遥远。

诗意和赏析:
《室思》是徐干写给思念之人的一首诗词,表达了他对心中人的思念之情以及与心中人相隔遥远的痛苦之感。

诗的前两句“思君见巾栉,以益我劳勤”表达了徐干渴望能亲眼见到心中人的服饰,以此增加自己努力工作的动力。他希望能够亲身感受到心中人的存在,得到他的鼓励和支持。

接下来的两句“安得鸿鸾羽,觏此心中人”表达了徐干的愿望,希望能拥有神鸟鸿鸾的羽毛,通过这一特殊的物品,得以与心中人相见。

然而,徐干的诚挚心意却无法得到实现,他只能懊恼地抓耳挠腮,郁闷不已。下一句“何言一不见,复会无因缘”表达了他对心中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他们再次相见的困难和无法预知的缘由。

最后两句“故如比目鱼,今隔如参辰”通过比喻的手法,形象地表达了他们的相隔遥远。比目鱼是一种双眼分离的鱼类,徐干将自己比作比目鱼,形容自己与心中人的距离遥远。参辰是星宿的一部分,相距极远,也用来形容他们的相隔遥远。

整首诗词以深沉的思念之情贯穿,表达了徐干对心中人的渴望和对重逢的期盼,同时也揭示了他们相隔遥远的现实,无法预知的复会之缘。这首诗词通过简练的语言和比喻的手法,传达了作者内心的情感,给读者带来思考和感受。

“何言一不见”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shì sī
室思

sī jūn jiàn jīn zhì, yǐ yì wǒ láo qín.
思君见巾栉,以益我劳勤。
ān dé hóng luán yǔ, gòu cǐ xīn zhōng rén.
安得鸿鸾羽,觏此心中人。
chéng xīn liàng bù suí, sāo shǒu lì yuān yuān.
诚心亮不遂,搔首立悁悁。
hé yán yī bú jiàn, fù huì wú yīn yuán.
何言一不见,复会无因缘。
gù rú bǐ mù yú, jīn gé rú cān chén.
故如比目鱼,今隔如参辰。

“何言一不见”平仄韵脚


拼音:hé yán yī bú jiàn
平仄:平平平平仄
韵脚:(仄韵) 上声十五潸  (仄韵) 去声十七霰

作者简介


徐干汉末文学家、哲学家。“建安七子”之一。以诗、辞赋、政论著称。其著作《中论》对历朝历代的统治者和文化学者影响深远。

作者介绍


徐干的成就


  徐干一生,以“清玄体道”著称。在创作方面,则以诗、赋、散文见长。诗歌今存3篇,都是五言诗。今存徐干作品,没有《公宴》、《斗鸡》之类酬应之作,这也是他有别于其他建安作家之处。徐干诗歌成就不高,钟嵘《诗品》把他列入下品。虽钟嵘贬抑过甚,而从干今存之诗看,较王粲、刘桢亦稍逊。干诗大部散佚,今存10首(见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上),而以《室思》6首和《答刘桢》较为出色。《室思》设为思妇之词,共六章,写一位妇女对远行不归的丈夫的怀念:“端坐而无为,仿佛君容光”,“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以至“展转不能寐”,幻想乘鸿鸾之羽飞到丈夫身边,与之相会。有时又担心丈夫“重新而忘故”,在外另有新欢。全诗情致缱绻,心理刻画细腻,十分委婉动人。《答刘桢》则语言浑朴,感情真挚,亦为佳作。


  徐干在辞赋方面的名声颇高,他的《玄猿赋》、《漏卮赋》、《橘赋》(以上皆佚)、《圆扇赋》等,曾被曹丕评为“虽张(衡)、蔡(邕)不过也”(《典论·论文》);刘勰也曾把他与王粲一起作为魏之“赋首”而加标举(《<文心雕龙>·诠赋》)。今存作品不足10篇,而且多有残缺。其中《齐都赋》,从残文来看,原先的规模可能相当宏大。

散文
  徐干本人擅长辞赋,能作诗,其五言诗妙绝当时。徐干的存世之作,今只有散文集《中论》。这本书比较全面地反映了他的哲学思想及其文章风貌。当时的人们评价他写《中论》是“欲损世之有余,益俗之不足”,“上求圣人之中,下救流俗之昏者”。当时曹丕称赞此书“成一家之言,辞义典雅,足传于后。”(《与吴质书》)。
  《中论》的写作主旨是:“常欲损世之有□、益俗之不足,见辞人美丽之文并时而作,曾无阐弘大义、敷散道教、上求圣人之中、下救流俗之昏者,故废诗、赋、颂、铭、赞之文,著《中论》之书二十二篇”(《中论序》)。今存辑本分上、下两卷,上卷10篇,多论述处事原则和品德修养,下卷10篇,大部分论述君臣关系和政治机微,因此,它是一部有关伦理及政治的论集。其思想倾向,大体上遵奉儒家旨趣,多祖述先王、孔、孟之言,同时,也受道家、法家的某些影响。《中论》对时弊有所针砭,不过作者持论比较中庸谨慎,一般不指斥时事,所以显得辞旨邈远,较少锋芒。与同时的仲长统《昌言》相比,其揭露现实矛盾的深刻性和批判的尖锐性,都有所逊色。《中论》的语言比较平实,论证讲求逻辑、条理贯通,还不失为一部较好的论说文专著。它是“建安七子”中今存唯一的专著。
  他的著作,除《中论》外已散佚,《隋书·经籍志》著录有集5卷,已佚。明代杨德周辑、清代陈朝辅增《徐伟长集》 6卷,收入《汇刻建安七子集》中。《中论》2卷,《四部丛刊》有影印明嘉靖乙丑青州刊本。旧《寿光县志》载有他的诗8首、《齐都赋》1篇。

徐干的生平

  徐干(170--217):北海郡剧县(今山东寿光)人,东汉末年杰出文学家。

  其少年时,正值汉灵帝末年,宦官专权,朝政腐败,而徐干却专志于学。当时的州郡牧慕徐干才名“礼命蹊躇,连武欲致之”。他“轻官忽禄,不耽世荣”。曹操曾任他为司空军谋祭酒参军、五官将文学,他以病辞官;“潜身穷巷,颐志保真”,虽“并日而食”,过着极贫寒清苦的生活,却从不悲愁。曹操又任命他为上艾长,他仍称疾不就。建安中,看到曹操平定北方,中国统一有望,即应召为司空军谋祭酒掾属,转五官将文学,历五、六年,以疾辞归。“身穷穷巷,颐志保真”,虽“并日而食”,亦“不以为戚”。(引并见《中论序》)后授上艾长,也因病未就。建安二十二年(217)春,瘟疫流行,干亦染疾而卒。后来曹丕论及徐干时说:“观古今文人类不护细行,鲜能以名节自立,而伟长独怀文抱质,恬淡寡欲,有箕山之志,可谓彬彬君子矣!”

网友评论



Copyright © 2024 www.suishouch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随手查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沪ICP备2023027676号